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正德崛起>第二百一十四章 书生

京师的大道上。

夏灵儿因为躲闪之前碰到那人的缘故,向前小跑了很远,等她停下来的时候,才发觉自己已经离开廊房四条很远了,就在夏灵儿纠结是不是再折返回去继续等待的时候,突然看见远处竟然有一个不大的人群朝着这边走了过来。

为什么夏灵儿会注意到他们呢,因为他们在这个人流涌动的街道上实在是太显眼了,尤其是那两条占了半个街道的条幅,巨大的字体在远处看来更是显眼。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绵薄之力,积沙成塔。携手同心,抗震救灾。”

识字的夏灵儿站在街上,抱着板凳的她,喃喃的念出声来。

顺着条幅往下望去,看那穿着应该是一些生员,正举个两个写满字的条幅在街上慢慢的行走着,后面零零散散的跟着一些人,穿着各色的衣服,像是胡乱拼凑起来的人群一般,在这个人群的最前面,是一个书生,身旁还跟随着一个壮汉和一个青年,走的近了,夏灵儿隐隐听到那个书生,正在撕心裂肺的狂吼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他刚喊完,身后那些举着条幅的生员和跟随的那些百姓,同样的一脸严肃,学着前面生员的模样,一字一句的重复高声喊道。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然后后面人群话音刚落,前面的书生继续带头喊道。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绵薄之力,积沙成塔。”

“绵薄之力,积沙成塔。”

“携手同心,抗震救灾。”

“携手同心,抗震救灾。”

……

开始还是二十多个人的样子,举着两个条幅在大街上游走,打头的那个书生带头在前面呼喊着,后面的那二十来人个人稀稀落落的跟随着,路过的夏灵儿和大明的百姓们何时见识过这种阵仗,于是一群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百姓在四周不停的围观着,跟随着,渐渐有人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心,走上前去对着打头喊话的那个书生高声喊道。

“敢问兄台,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啊?”

四周那些看热闹同样不明所以的百姓,见有人询问,也纷纷凑上前来,打算听听到底是怎么回事,夏灵儿也抱着板凳,跟着人群混在了一起,朝着书生走去。

而书生听到有人问询,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样子,再看到周围聚集过来的众多百姓后,于是干脆停下呼喊,找了一块台阶,站在高处开始对着这些围过来的百姓解释起来。

“你们有没有听到地震的消息?”

书生见到有人点头,有人摇头,更有人不关心世事,一脸茫然后,继续解释道。

“头几天的驿卒纷纷进京你们难道没看见吗?告诉你们,就在几日之前,杭、嘉、绍、宁四府连同南直隶、苏、松、常、镇、淮、扬、宁七府、通、和二州日地震。”

“要知道灾情刻不容缓,朝廷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就已经开始往灾区那边运送赈灾的粮食和药品了。”

听到书生这么解释,众人有些明白起来,可大多数人还是不明白这个书生这么做的意义和理由,书生也看出了众人的疑惑,继续解释道。

“可是此次地震覆盖的面积极广,受灾的百姓甚重,就是朝廷的太仓中也也没有这么多的粮食和药材,所以这就需要花钱去购买,可是现在朝廷一面要维持边关,还有之前年初的旱灾,国库里哪有那么多的钱银用来赈灾啊。”

“而我的家乡也在那里附近,背井离乡,我都不知道家里面是什么样子了,妻儿老小是否还在,我恨不得立刻飞回家去,可是倘若等我返回到家里,估计已经为时已晚,所以与其我奔波在路上,于事无补,还不如留在京师,为我的家乡,和那些受灾的灾民们做点什么。”

“于是听到有人起头,我就站了出来,在这里,号召同为大明子民的你们,一起站出来,为自己的国家和那些受灾的灾民,来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此话说完,众人这才彻底明白了这些人在街上举着条幅游走的目的,原来是号召大家捐款的,而书生的话语没停,继续对着四周的人群高声喊道。

“都说国家如船,百姓如水,水涨则船高,水落则船搁浅,哪怕是为了我们的平安生活,我们也不能见着自己的国家搁浅在这里,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所有的人都站出来,帮这条大船一把,即是帮船,也是帮自己,谁能保证哪天同样的事情就不发生在自己身上呢?”

“今日你袖手旁观,他日别人袖手旁观,终有一日,这个苦头会落到我们自己的身上,还不如趁着能帮助他人的时候,进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许你的仁爱之心,你的点滴之恩,就有可能拯救一个受灾的家庭。”

“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善举不分先后.贵在有份爱心,有份互帮互助的决心。”

“滴水汇成大江,碎石堆成海岛,哪怕就是一文钱,只要您献出爱心,他们就多了一份生存的希望,如此这般下去,大明还不会越来越好?”

书生说的口干舌燥,声嘶力竭,身边的那些百姓,开始还有些疑惑,听到中间开始明白起来,原来是号召大家捐款的,有些人就想离去,不过看着大家都站在这里,也没好意思,干脆就继续听了下去,可是听到后来,众人突然觉得,这个书生说的好像也有点那个意思,万一哪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四章 书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