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光从城中回来以后第二天,尹浩就特地跟他说了今天去校场,是时候学新东西了。
武光大悦,早早就去了校场。
尹浩和他说:"姬夫子说,拳法不过八字就可概括,此八字是起,落,进,退,反,侧,收,纵。"
"你之前学的只是进退的皮毛,现在可以更深入了。"
"走盘入身的动作既然已经熟练,那么就可以学'劈'和'裹'了。"
说完,尹浩就示范了动作,劈是前臂劈下,同时身体上挺。
尹浩解释说,此势有些人又叫"披",进边盘时,可用此势直接将对方手臂劈下,劈下后身体自然就贴上他了,然后看法打摔。
又或者走外盘或中盘,直接将对方手臂劈下,一劈下就打到对方身上,这样又名斩手炮。
但不论怎么使用,都要有劈物之意,如同樵夫劈柴,斧落柴断。干净利落,如同用劈拳时,手一劈下身即至,毫无间断。
尹浩又解释:"不但劈拳不能有间断,什么动作都不能有间断。什么东西都要一气呵成,如虎扑物。"
武光先自己练习,再和同学对练,感觉得心应手。原因是他身法略有小成,再练习这个方法自然水到渠成。
于是他又询问尹浩,"裹"是什么?
尹浩回道:"架势抱住就是'裹'了,出架两手内抱,手背朝外,这样有包物托物之意。就是说好像抱着东西一样,所以叫'裹',就是裹着东西的意思。"
武光一看自己的架势,确实如此。
"姬夫子的拳以裹势为母,所有方法都可由裹势变出。。。。。。"
"就是说所有动作,不管打摔,都可以从抱架的动作里变化出来?"
"对,裹是护法也是手法,有些人又叫掩肘。对方想进你盘,你可用手臂外侧抵住裹推,把他的手带偏。如果你进别人盘,被对方手抵住,你也可以裹推他。"
说着说着,尹浩示意让武光注意具体动作。
裹推是近身和敌人互相抵住时用的手法,首先要看对方力度,对方力小,我则用身势把他手贴在他自己身上。
对方力大,则要用手臂顺势往自己的身内或身外拨出。
身内就是自己的内盘,身外是自己的边盘。
武光问了一个问题:"裹手抱架,手的活动范围本身很小了,这样总觉得不好拨。"
尹浩跟他解释说:"这是练习的难点,也是这个技法的妙处。"
"拨手不是目的,入身才是目的。假如我一个入身对方就败了,那干嘛要拨手。但如果我低身打入时,他也低身,用手抵住我,此时我不得进,才要拨开他手。"
"不需要拨到天边去,只要拨开到自己能入身就可以了。"
"所以拨手时,手不能离开自己中线,往里(身内)拨,只旋手腕,身体跟着动就可以了,最多拔到手腕小指朝天。往身外拨,也是如此,最多拨到齐肩,多则无益。"
"如果拨了还进不去怎么办?"
尹浩听到这句话,一下兴致就上来了,他说:"拨不动了就可以变劈了啊,或者。。。。。。"
他找人做了个示范,先是用裹,然后劈下,再后手一掌直出,击打对手的脸,速度极快。
"这就叫探马,一般长拳起手都用探马。探马不是直着打的,而是拧旋着打出去的,所谓'似直非直,似曲非曲',或说'看斜是正,看正是斜'。我们的拳里,使用探马是顺裹势打出的,尤其凶猛。"
"探马传说传自宋太祖,但是不光太祖长拳有探马,长拳都用探马起手。因为探马变化多端,有探马接中四平拳,有探马后起各种腿的,有连发三探马的。"
"探马这个动作本身也是有各种变化的,例如探马出手后,异侧腿踢起,叫高探马。"
"低身打探马叫窝探马,斜着打探马叫分闪探马。"
"因为探马变化多端,所以戚少保的《纪效新书》里,说探马可以变诸势,又可以降诸势。"
"长拳里除了用手,也有非常多用腿的技法,而姬夫子的拳虽然有长拳技法,但出腿很谨慎。"
尹浩说着说着,感觉自己有些偏题,于是停了一下。刚想重回正题,没想到武光开口问道:"尹师兄,韩师兄之前跟我说,'短打就是贴身格斗,长拳就是放远击人'这种说法是有疏忽的,这是什么意思?"
"啊?哦,是这样的。"尹浩回答道:"短打是手法助身法,长拳是身法助手法。"
武光听了疑惑不解,尹浩也觉得解释得费力,于是他对另一个学生说:"拿棍子来!"
不一会儿,那个学生就小跑着从兵器架上带来了两根齐眉棍。
尹浩自己拿起一根棍子,又让一个学生也持棍配合示范。
两人各摆出中平的棍势,尹浩先用棍在对方棍上一拿,然后往前轻进一步,两手几乎同时送出一扎,说:"这是身法助手法。"
然后尹浩又示范一个动作,也是一拿,但拿下后棍子压住对方棍子不动,而自己的身体趁势前移,将对方棍子更进一步压下。
武光恍然大悟:"这是手法助身法!"
尹浩不好意思的说:"对,虽然这两个例子不是最好的,但就是这么回事。"
他继续说道:"所以说长拳和短打,区别本就那么多,不过是一个身法助手,一个手法助身。但是在以前,却有长拳和短打之争。"
不光武光,连在场的很多学生都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