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都市现代>重回狂野时代>215,惊喜

李梦洁充满了自豪,道:“就是他。”

“哇!英雄啊。”众人恍然大悟。

一名女生急忙从包里掏出一本书,道:“这部诗集《睫毛上的蝴蝶》就是杨可写的,该不会真是你男友吧。”

说着,把诗集递给李梦洁,李梦洁大为惊喜,道:“是啊,还有两部诗集也陆续出版,真没想到这么快就出版了,你在新华书店买的吗?”

“我们这里应该没有卖呢吧,这是我哥去首都开会,昨天下午到新华书店给我买的,刚刚给我,我还没来得及读呢。梦洁,你不会是在跟我们开玩笑吧。”

同学们大多将信将疑杨可是李梦洁的男友。

李梦洁把书递给这名女生,道:“你随便说一首诗的诗名,看我能不能背下来。”

这名女生连续说了两首短诗的诗名,李梦洁都背诵了出来,一字不差。

有同学道:“他写的东西你都能背下来呀?”

“他写了很多诗歌,我只能背下来他选出来的诗歌。”

郝国强坐在对面,脸色难看,手中一直握着一张稿纸,这是他写的一首诗,准备在酒桌上邀请李梦洁与自己朗诵。

当听到李梦洁的背诵后,想了想,自己这水平根本拿不上桌面。于是把稿纸揣进了兜里……

……

杨可随便吃了晚饭,便骑着摩托车兜风,速度依旧不快。

深秋的晚风已经很凉了,骑了一会儿,便又回到酒店对面,倚着车想着心事。

最近忙,没去新房子看看,也不知道装修咋样了,按理已经装修完,现在应该是买家具的时候,应该快了。

革新成功,下月开资后,工人的干劲肯定更大,这一点杨可很欣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现在杨可想到的是5万套工作服做完,下一个单子还没有着落,得抓紧了。

其实,这个问题不归他管,一把厂长和供销厂长负责找活的,只是他感觉分厂的供销厂长简直就是一个废物,他的工作好像只局限于采购工厂需要的一些零部件、生产用品等等,没听过他接触过外商或者省服。

陈志虽然与省服有联系,但感觉路子好像也不够宽。杨可不得不多想了。

因为他的近期目标不是生产厂长,而是总厂一把厂长!

只有抓住货源,才有竞争力!

就在这时,李梦洁出来了,郝国强跟着出来,劝阻道:“梦洁,同学都正在兴头上,你这一走,散的就快了。”

“你们玩你们的,我定好了两小时,不能再呆了。”

郝国强见杨可倚着摩托车,只好停住脚步,道:“好吧,那以后再联系。”

“嗯,好的,你回吧。”

郝国强想多看几眼李梦洁,但杨可在旁边,只好转身回去。

杨可让李梦洁上车,李梦洁并没有上车,盯着杨可道:“恭喜你,我的大诗人,你的书出版了!”

“是吗?”

李梦洁说了一遍,道:“过段日子我们这里也能有你的书了。”

杨可非常兴奋,喊道:“新房的第一块砖到手啦!”

因为杨可承诺用出版诗集赚到的钱买新房,所以才如此地大声说道。

来往的行人莫名其妙地看着杨可。

李梦洁笑道:“小点儿声,也不怕被人家笑话。”

……

十一月初,服装分厂开工资的这一天,就像过大年一样,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缝制车间工人十月份的平均工资为170元,是很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而且还休息了两天。

其中高素娟工资最高,为400元,成了工人学习榜样、追赶的目标。

其他车间和科室也是水涨船高。

沈燕和刘婉欣实地采访,职工们纷纷称颂杨可的革新,并且强烈要求不能再回到以前大锅饭的生产模式,工人的想法第二天就报道出去了。

杨可的革新宣告成功!

因为是辽东日报头版头条报道杨可的革新,市里更加重视,当天与纺织局领导开会,会议一致肯定杨可的革新成果,是对改革开放思想的最好理解,为生产革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市里和局里全力支持杨可的革新,同时要求这项革新要深入下去,并且号召全市企业要向杨可、服装二厂学习。

有人提出:“目前杨可只是生产厂长,级别太低,以后工作恐怕掣肘,会对深化革新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如何给各个企业领导上课。”

也正好赶上纺织局的领导班子在明年初要进行换届、调整,市领导当场决定,要贯彻干部选拔年轻化的精神,不要等到年后了,提前任命。

上午开会,下午市领导便分别找徐枢记等人谈话。

第二天一早,杨可刚进工厂,就听见广播李梦洁的声音:“通知,通知,8点半召开全厂干部扩大会议。通知,通知,8点半召开全厂扩大会议。”

因为昨天快下班的时候,徐枢记已经找杨可谈过话,所以杨可知道今天的会议内容。

杨可与王霞在车间转了一圈,一切正常,便来到总厂会议室。

依然是三百多人。

唯一不同的是,今天大圆桌周围坐着五六个陌生人。

杨可认识其中三人,市里主抓轻工企业的副市长,市宣传科长,纺织局的郝枢记。

副市长是给杨可颁奖时认识的。

宣传科长也见过几面,最后一次是诗刊社发表杨可的诗,宣传科长和市文联、作协一起来见杨可的。

郝枢记也见过几面,最后一次是因为


状态提示:215,惊喜--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