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唐纵横>第九十七章 至渝州,佳人已离去

冬月二十二,黄昏。

江面暮霭沉沉,长天一片辽阔,李华站在船头,望来时的路,望前方将要去的路,再看右侧的河堤与码头,一种久违的感觉涌上心头。曾经的一幕幕在眼前重演。

“我就是在这坐码头,和太白兄、清歌姐姐连夜出逃的,后面经历了一系列的事,如今都是历历在目。咦!清歌姐姐,我去看看她吧!”

于是李华道:“我们在这里歇息一天吧!”

众人同意下来。

弃船登岸,李华领着众人,照例住在了当日的客栈。

进了客栈,李华当先道:“掌柜的,四间上房。”

说完话,李华又是一阵哑然失笑。

“记得当日,李甲要三间上房,太白兄一间、守心小和尚一间,我只能和李甲一间。我当时多么想自己一间啊!却苦于没有钱......果然,有钱的感觉就是好啊!”

“好呢!”

掌柜回答,忙叫小二去安排。

李华又回头对舟木道:“舟木,你和妹妹一间房没有问题吧!”

舟木感激涕零,道:“没有,多谢少主。”

卸好行礼,李华便领众人去客栈外的小店吃东西。

吃着渝州特色的花椒面片汤,众人直呼味道可口。青源道长这时问道:“李小友,李似乎对此地很是熟悉?”

众人也都好奇看过来。

李华点点头,道:“我对渝州是有些熟悉。四五个月前吧,我当时出蜀途中,在渝州呆过一段时间。”

“哦,原来如此。”

李华这时说道:“我再此地有几个朋友,明天打算在此次耽搁一天,不知两位道长的鹤鸣山之行是否有耽误。如果时间两位道长赶时间的话,咱们就此别过,他日有缘子再会。”

青源道长道:“多亏了李小友建议从均州陨乡直插均州巴东县的长江水道,为我们节省不少时间,我们的鹤鸣山道宗盛会定于腊月一十二日举行,距现在还有二十天。此次到鹤鸣山,只需沿大江而行,一直到蜀州新津县,然后在转道大江支流斜江,沿斜江行100里水路就可到达。我估计十来天应该就可以了,所以,还有些时间。”

说完,青源道长又看着李华道:“李小友似乎也是和我们同路吧!”

李华道:“不错,我们只需要一直沿大江而行就可以了。达到蜀州新津县后,我们将在那里分别。然后,两位道长沿大江支流而行,我们继续前行,穿过蜀州,到达到达临近的彭州导江县。”

青源道长笑了起来,“好,我们就在这渝州停留两天,前面一直乘船,都少有歇息,人也闷得慌。而这渝州古时候是巴国的国都,现在又是巴蜀之地的东部重镇,咱们正可四下转转,感受一番时光的奇迹和岁月的历史。”

......

第二日一早,李华给了舟木和小小各二十文钱,吩咐让他俩自己在附近转转,有什么喜欢的东西,可以买下。

之后,又和青源、张青松两位道长打过了招呼,这才离开了客栈。沿长街行去,走过南面的集市去,走到北边的玄武大街,四下里,街道变得宽敞起来,街道四周房屋一片雕梁画栋,气派异常。

李华也为眼前的景象所震惊,喃喃道:“当日逃亡是在晚上,而且是在客栈附近集合,倒是还没有来过这里。而今,看来,果然不同凡响!”

一路寻问,来到刺史府门前,只见刺史府坐落在玄武大街的东北方向,位置坐北朝南,呈现龙盘虎踞之势,端是气派不凡。

李华有些担心碰上之前捉拿自己一行的刺史府兵,因而不敢贸然上前。

在远处观察一阵子,发现刺史府前的巷口有一个卖蒸饼的小摊,摊主是一个老头。李华当即走到近前,道:“大爷,给我拿两个芝麻蒸饼,两个白面蒸饼。一共是一文钱吧?”

摊主热情的笑着,“是的,客官!”

说着,从蒸笼中取出了四个热气腾腾的蒸饼,递给李华。

李华递给摊主两文钱。

摊主一阵发愣,准备将多的一文钱递回来。李华摆摆手制止,同时看似随意的问了一句,“大爷,听说这里是李公的刺史府,不知李公近日可在府上?”

摊主笑道:“不巧,李使君已于半月前接吏部文书,调任外地去了。”

“啊?调任外地?远吗?”

“听说挺远的,但具体是哪里,我不得而知。”

说完,他继续将那一文钱递还给李华。

李华摆摆手,并未接过,而是再给了他一文钱道:“那就再买三个芝麻饼吧!”

那摊主道:“两文钱,可以买七个芝麻蒸饼,说完,取出一个油纸包,开始装蒸饼。”

他装到四个时候,李华就制止了,道:“大爷,我同伴人不多,吃不了这么多,多了也是浪费。”

李华不让摊主再装,接过油纸包,离去。

回到客栈,舟木和小小准备出门转转,发现李华这么早就回来了,不由一愣,“少主大哥哥,你见友人见完了吗?”

李华道:“已经见了一个,下午我还有安排,所以打算在客栈先歇息会,你俩在附近集市转转,中饭大家各自解决吧!”

“少主大哥哥,你.......”

两人想留下来,被李华催促了出去。

一个人在客栈呆了会,李华突然想到,“李公那不知道调任哪里去了?这么说清歌姐姐也一起跟随了。得弄清楚他们去了那里,以后遇上还可寻找一番。”

“巷口的蒸饼老人似乎


状态提示:第九十七章 至渝州,佳人已离去--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