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王者降临>第二百四十六章 关东乱象(三)

关东偌大的地面上,北方袁绍和公孙瓒在对峙;中原腹地,曹操和袁术两家盯着徐州;孙策在江东搅动风云;真正平静的,也只有极南之地的交州和刘表治下的荆州了。

而刘表,其实也并没有真正闲着。这会的刘表,还是个比较有想法的人。对朝廷,他从不间断朝贡,对袁绍,他也与之相交结。正所谓内不负朝贡,外不背盟主是也。又刘表与刘焉同为鲁恭王之后,各以宗室之重而镇牧一方。这本来是一段佳话,但刘表因为刘焉在益州频繁搞些动作而对刘焉极为厌恶。

这会下虽乱,但不管是刘表这样的宗室重臣还是袁绍这样的一方诸侯,不管心里面怎么想,但表面上还是非常尊重子的。因为时机未到,他们都得需要长安子暂时坐住那个位置。可是刘焉在益州,不臣之心已经显露无疑了。先派张鲁在汉中隔断道路在前,后在绵竹造作乘舆车具千辆在后。史书记载刘焉(称帝之)意渐盛。然后刘表就果断的把自己的好邻居、好亲戚给揭发举报了,上表朝廷刘焉意图不轨。刘焉一听刘表实名举报自己,立马就装病,然后四方动静。

当时董卓还在,他自己都顾不过来,哪里姑上偏安一隅的益州?朝廷接到刘表的奏章之后,也拿隔着秦岭大山缩在益州的刘焉毫无办法,只好把刘焉的儿子奉车都尉刘璋给喊了来,派他回益州,晓谕其父以大义。

刘焉见朝廷派了他儿子来,心中不禁大喜,知道朝廷暂时是没能力收拾他了,于是胆气一粗,腰杆一挺,竟然擅自把刘璋给留了下来不让他再回长安去了。刘璋虽是他儿子,但好歹也是朝廷使者,刘焉擅留使者,这无疑是告诉朝廷,我就是不鸟你,你能奈我何?当然,四个儿子能回来一半,刘焉心中也是极为欢喜的。

后来董卓死后,刘焉之子刘范、刘诞等和种劭、马宇一道勾结郭汜、樊稠等欲攻灭李傕,结果却被李、张、马三大军阀联手反剿了。郭汜、樊稠、种劭、马宇等身死,刘范和刘诞被拿去当筹码敲刘焉竹杠去了。

前脚被长安敲了一笔钱财,后脚益州绵竹又发生大火,刘焉损失无数,他以为这是上对他的惩罚,忧心之下,竟然一病不起,直到如今才稍稍好转。

原本历史上刘焉早就病死了,但因为现在刘范、刘诞两儿子没死的原因,刘焉竟然也挺了下来,只是精神却是大不如前了。之前的种种想法,终于烟消云散。

只是刘焉消停了,刘表却仍然不肯放过他。你道为何?那是刘表举报在前,生怕刘焉报复在后。刘表心想,既然结了仇,干脆就往死里得罪算了。于是又派了许多细作潜入益州,暗中活动。

当年下大乱时,南阳、司隶等地,有数万百姓为了躲避战乱而涌入益州。刘焉收留了这些人,然后在这些人中间招募士卒,号称东州兵。这也是刘表的细作能够潜入益州的原因。益州那里,荆州老乡很多啊。

刘焉在益州的仇人还是很多的。先使张鲁与张修杀汉中太守苏固,后又以张鲁反叛、阻隔交通为名,干脆就再也不与长安朝廷联系了。然后刘焉为了收权,立威刑以自尊大,于是就开始收拾益州豪强了,前后杀州中豪强十余家。其他人一看,这不对啊,刘焉这是想在益州搞独裁啊。于是犍为太守任歧、以及之前亲自迎刘焉入益州的益州从事贾龙纷纷起兵,反抗刘焉。只是这些人力量相对刘焉来,还是相对于薄弱,又没有外援。竖起反抗大旗没多久,就被刘焉给一一收拾了。

刘焉在益州使出血腥手段,益州那些豪强又岂能不恨?奈何手里实力不够只能暗自忍耐罢了。这却是给了刘表可趁之机,于是刘表所遣之人,暗中沟通往来各方。一一许下承诺,只要他们在益州起兵,荆州这边必定配合。就算万一不成,荆州刘使君也必扫榻相待。

益州这群人被刘表的细作一鼓动,顿时就来了精神。他们本来就痛恨刘焉,现在得了刘表这边的财力物力,又得刘表承诺后路无忧。那这还怕什么,干了!

正要动手的时候,忽然朝廷的细作也登门了。提出的条件,和刘表的一样。不过长安来人却不像刘表空口白牙的许下些空头承诺,而是实打实的支持。钱粮兵刃全都有指定的仓库存储,任益州起事者去取。然后又郑重其事的道:“诸位若是忧心,我等可先护诸位家往长安居住。事若不谐,诸位可荆州,亦可往长安。去了荆州若在刘使君那里待不惯,亦可来长安。我家将军在关中,扫榻相待。”

大家被都要扫榻相待的这两家给弄懵了。什么时候我们变得这么吃香了。仔细一想,这鼓动叛乱的事,朝廷可做不出来。于是便心翼翼的问道:“不知贵使所言的将军,乃是朝中何人?”

长安使者也不避讳,哂然一笑,朝北方一拱手,道:“我家将军,乃是并州刺史兼度辽将军、兴义侯是也。”

益州虽然闭塞,但众人也是听过李利的名号的。毕竟赶走袁绍和胡虏,收回并州这个消息太让人震惊了。众人听得李利也把手伸进了益州,心中精神一振的同时,却也顾虑重重,两位大人物都想来益州搞事,这别不是要发生什么大事了吧,要是自己两眼一摸黑陷了进去,这可如何是好?

长安使者看出了诸饶疑虑,他笑道:“诸位不必多心。我家将军别无他意,只是与益州刘使君家两位公子有些许旧怨而已,既然恰逢其会,我家将军自然也愿助


状态提示:第二百四十六章 关东乱象(三)--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