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王者降临>第三十二章 职位变动

李利听说马腾驻军在郿县,心中就是一动。马腾麾下,也是人才济济啊。马超就不说了,还有马岱和庞德。这两个,可都是凉州猛将。只是,看着这些人就在眼前,自己却勾搭不到,真是烦恼啊。

李利心痒得不行,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干瞪眼。没办法,以他现在的地位,哪里有什么资格去招募别人?麾下就一个徐晃,还三心二意的,想着什么时候跳槽呢。

初平三年(192年)八月,李傕等上表,以左冯翊宋翼、右扶风王宏皆逆臣王允之党,请槛车征。

王宏闻信大怒,遂传信宋翼道:“今日就征,明日俱族,计将安出?”

宋翼回道:“虽祸福难量,然王命,所不得避也!”

王宏就劝道:“关东义兵鼎沸,欲诛董卓,今卓已死,其党与易制耳。若举兵共讨傕等,与关东相应,此转祸为福之计也。”

宋翼不听。王宏一人也干不了这事,只大骂道:“竖儒不足与之谋。”

李利闻信,心道两个龙套,何苦要害了他们性命。于是暗遣人往王宏、宋翼处,说之:“公若就征,必死无疑。莫如称病还家,可保宗族。若有为难者,可持此令,前来寻我家将军。”

王宏与宋翼疑而奇之,遂问:“你家将军,为何要保我?”

叔父要杀,侄儿要保,这事放谁身上,都会觉得奇怪。李利知道王宏和宋翼必有此一问,早就教好了说辞:“自黄巾以来,天下播乱,海内不宁。我随叔父起兵,反攻长安,亦只求活命罢了。今长安已平,诸事不求,只愿天下早日太平。公何辜,我不忍也。”

这话说得王宏与宋翼动容不已。又道:“今日你家将军保我,若李、郭诸将军欲为难你家将军,如何是好?”王宏和宋翼心想,要是以自己脱身活命为代价,害了李利,这事他们坚决不干。此非义士所为也。

使者对道:“公且放心,我家将军乃李将军亲侄,岂有叔父为难侄儿的道理。”

二人一想也是,遂听李利之言。称病辞官。长安这边都要派槛车去抓人了,李傕等人又岂肯放过。这时李利就劝道:“叔父不过是为左冯翊、右扶风之位而已。王宏、宋翼,一介腐儒,失此名位,一亭长便可系之。若收系于狱,恐天下人以为叔父无容人之量,何不纵之,以全叔父名声。”

李傕听了,觉得李利说的也没错。自己无非也就是想要这二人屁股下的位置,之前杀了黄琬,朝廷虽然上下震慑,但坊间也是传言不断,使人探之,无不是说自己等人残暴嗜杀,比董卓只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世上,既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的人多得很,李傕等人自然也不例外。他们又想让朝廷上下敬畏,又想自己的名声好听。当年董卓进了洛阳城,又是给党人翻案,又是征召天下名士,为的啥?还不是想收天下人望,为自己扬名。只是董卓擅行废立,太败人品,惹了天下人一起反对,这才招致失败。

李利觉得,李傕等人要是安分守己,好生拉拢亲近士人。还是能够抢救一下的。毕竟董卓是董卓,董卓的部将是董卓的部将。军队是刀剑,刀剑是没有过错的,有错的只是使刀的人罢了。这一点,还是有很多人能够明白的。

在李利的劝说下,李催只夺了王宏、宋翼二人官职,就不再追究了。只是王允的妻儿老小,李利却是无论如何,也保不住了。

站在胜利者和仇敌的立场上,李利没有办法去同情王允。毕竟他们打的就是为董卓报仇的旗号。

另外,在汉朝尤其是东汉这个年代。为血亲、为朋友、为故主报仇,那是天经地义。董卓被王允诛了满门,要是李傕不杀王允满门,那才叫奇怪呢。搞不好还会被人骂。

举个年代比较近的例子。史书上东汉有名的酷吏,前卫尉阳球年轻时,因为郡吏侮辱了他的母亲,他就带了一帮人把这郡吏的全家老少杀了个一干二净。因为这事,他不但没有被官府追究,反而因此出了名,从此仕途一帆风顺。

由此就可见这会的风气了。民间和官府,都提倡并鼓励复仇。从汉武帝听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这种风潮就渐渐开始流行了。因为这会的儒家主流是公羊派系,这个派系的士子,从来都是睚耻必报的。把孔夫子说的以直报怨体现得淋漓尽致。

春秋时公羊说”

孔子的回答是:“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但公羊传里,人家更直接:“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这就是有仇不报非君子的最早出处。

看到没有,这就是汉朝的儒,你杀我一人,我杀你全家。我杀不了你,我就挖你祖坟。真有这事。扶风苏不韦,因前司隶校尉李暠以旧怨杀其父苏谦。苏不韦就挖地道到李暠家里,杀其小妾与儿子,刚好李暠上厕所而避过一劫。李暠害怕,从此经常搬家。苏不韦见寻不到李暠,就把李暠之父的坟给挖了,取其父尸身首级,悬挂于市。李暠因此活生生而被气死了。

当然,苏不韦也没有落到什么好下场。因为名将段颎和李暠关系好,他想给李暠报仇,先征苏不韦为官,苏不韦害怕,称病不去。段颎就逼从事张贤去苏不韦家,把他一家满门给杀光了。

当然,这种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互相仇杀,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思考。但总体而言,大复仇在此时,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所以李傕、郭汜要给故主董卓报仇,谁


状态提示:第三十二章 职位变动--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