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回了长安,遂筑郿坞,积谷为三十年储,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与当年初入洛阳时的雄心壮志、目无余子比起来,那可是要消沉得多了。可见诸侯们给董卓带来的压力有多大。
现在关东反董联军还没散呢,凉州系的老大董卓转眼就被朝廷给阴死了。而董卓的直系亲属一个也没能跑掉,全都被一网打尽。这下好了,凉州系连个明面上能服众的代表都没有了,诸将群龙无首,谁也不会服谁。这样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贾诩在牛辅死后,心急火燎的往李傕这边赶,就是怕自己来得晚了,凉州军成了一盘散沙,到时那就真的是连命也要保不住了。
现在李利抢在贾诩之前,把凉州军给捏合成了一块。打算反攻长安。可是你做为朝廷兵马,去攻打朝廷。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无论放在哪个朝代,都是杀头抄家的大罪。现在无非是朝廷控制力不行,才会任你欺负罢了。但这种耻辱,朝廷和天子难道不会牢记在心里吗?这天下就没有忠义之士了吗?一旦朝廷有了反击的力量,第一个清算的只怕就是凉州军了。
看看历史上董卓派系的下场,牛辅、董越、郭汜、樊稠死在自己人手里,张济中流矢而亡,曹操迎天子到许昌后,立马派兵剿灭李傕,并夷其三族。只有张绣在贾诩的劝说下,一起投降了曹操,得以善终。(段煨虽为董卓部将,但他不是董卓派系。他与前太尉段颎是同族,只是名义上受董卓节制罢了。)
要说明哲保身,长袖善舞,汉末三国第一人当推贾诩。你看,提出反攻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他;攻下长安之后,拒绝了李傕等人的封侯之赏,与凉州诸将保持距离,只在朝廷为尚书,专职为国家选贤拔能的也是他。后来见李傕等人不可共事,便去了张绣那里。张绣对他言听计从。最后又带着张绣一起投降了曹操。从此之后,在曹营之中深受重用。不但深得曹操看重,还与接班人曹丕也保持着良好关系。这份本事,也真的只有贾诩能做到了。
所以,李利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要想方设法的把贾诩给捆在身边。有这么个大神在身边出主意,心里踏实啊。
当然,万事不可一蹴而就,一步一步的来,慢慢加深感情吧。努力的往那个方向走,或许最后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