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三国之旌旗战八方>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战 (下)

当曹昂和曹安民在听完赵俨的一番话后,惊得两人差点坐在了地上。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刘赟与他的大军是如何渡过官渡镇来的,不过此时已不是争论的时候,曹昂和曹安民两人向赵俨行了一个礼后,就带上他们的侍卫营朝左侧的营寨跑去。

而赵俨见曹昂他们离开大帐后,不由得苦笑了一声,说道“不愧是百战名将的刘子安,能输在你手上我赵伯然还真是无话可说,只希望你能看在曹公的面上,放大公子和曹将军一马吧。”

其实在赵俨的内心里并不看好曹昂他们的突围,因为他知道那位大将军一向都是算无遗策的,所以他才希望刘赟能对曹操的儿子及侄儿手下留情。

当赵俨指挥着其他的曹军们并抵挡着汉军的进攻时,刘赟派出的重骑军在典韦的带领下,很快就冲进了曹营里。而此时的轻骑兵早已控制住了曹营的大半,只留下了还在负隅顽抗的赵俨等人。

此时的太史慈在冷眼地看了看赵俨那群人后,便果断地下令道“来人,命弓箭手准备,凡是顽抗到底的人一律格杀勿论。”

太史慈的命令才刚发出去没多久,就见一群弓箭手将赵俨等人是团团地围了起来。而这时候的太史慈只是冷哼了一声,便用力一挥手就发出了攻击的指令来。瞬间无数的箭羽就朝赵俨等人是发射了过去,并且在经过了五轮的射击后,已经没有一个人还能站起来了,就连赵俨的身上也插着好几支羽箭。

当太史慈与典韦、于禁等人控制住整个曹营后,投降的曹兵竟达到了一万多人。而曹昂和曹安民在逃出营寨后,便朝兖州的方向遁去。可是当他们才刚逃出去没多远就被一支汉军给拦截了下来,而那支汉军的领头人正是刘赟。

刘赟早就算到有人会从营寨中逃出,所以他便带着郝昭、刘勇等人在这里是恭候多时了。刘勇自小就跟着刘赟一起征战沙场,现在的他也早就练出了一身不俗的武技出来,就连徐盛、于禁等人也未必能打得过他。

当刘赟在看到曹昂和曹安民时,不由得就笑了起来说道“我是刘赟刘子安,你们俩谁是曹子修,还不快快过来见礼。”

曹昂字子修,当他在听到刘赟的话后,顿时是羞红了脸就低下了头去。而这时的曹安民一咬牙就说道“我是曹子修,不过现在你我双方正在交战,还请恕小侄无礼了。”说着曹安民是挥舞着双q就朝刘赟冲了过去。

而一旁的刘勇在冷哼了一声后,并挺q就截住了曹安民的攻势,很快两人就在刘赟的面前是战在了一起。而刘赟在看了一会儿他们的战斗后,不由得就对刘勇说道“大勇,不要伤他的性命,把他生擒活捉过来就好。”

听到刘赟的吩咐,刘勇是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果然两人战了十几个回合后,刘勇一q在挑飞了曹安民手中的双q后,并一用力就把他是拽下了马来。紧跟着冲上来的其他侍卫,是手脚麻利地就将曹安民是捆绑了起来。

看着自己的堂兄被俘后,曹昂大喊了一声,道“我才是曹子修,请不要伤害我的堂兄。”说着曹昂也挥舞着手里的大刀就朝刘勇是冲了过来。

而刘勇在听到此人才是曹子修时,便大吼了一声就迎上了曹昂的攻击。曹昂的武技并不是很出色,而在曹操众多的儿子中,要论武技最好的就属曹彰曹子文了。他是曹操与卜氏所生的第二子,上面的那位大哥就是魏文帝曹丕,因其胡须为黄色,所以又被曹操称做是“黄须儿”。

此时的曹昂同样不是刘勇的对手,两人才交手了不到十个回合,就被刘勇给生擒活捉了过来。当刘勇押着曹昂来到刘赟的面前时,刘赟呵呵一笑,道“当年你父亲从雒阳城逃出时,同样是在中牟被陈宫所擒。好在公台感念你父亲的大义,所以才与他一起叛出了朝廷。

现在你曹子修走上了同你父亲一样的道路,可惜你的运气却没有你父亲那么好,因为我是绝不会就这么轻易地放你离开的。”说完后,刘赟便让人将曹昂和曹安民是押解了下去,至于曹昂的那些侍卫,那么降了刘赟,要么成了郝昭等人的q下亡魂。

就在刘赟完成了官渡之战时,郭嘉利用霹雳车的威力还真攻破了高干把守的安邑城。当许褚在干掉了高干,并生擒了辛评时,也正式宣布了安邑城的易手。

而郭嘉在攻下了安邑城后,便留下了满宠、廖化、裴元绍三人驻守在了安邑城中。而他自己则带着五万大军与张绣、张燕等人向函谷关驶去,在那里他将与徐盛会合后,再图谋如何夺取潼关来。

而就在郭嘉拿下安邑城时,由夏侯渊率领的三千先锋军也已到达了吕县城外,这三千先锋军可都是骑兵,而且也是由夏侯渊亲手训练出来的游骑军,其战斗力绝不再公孙瓒的白马义从之下。

同时夏侯渊很擅长使用来去如风的战斗方式,所以当他赶到吕县之后,就对吕县发起了骑射的进攻方式来。而吕县并不是什么大县,其城墙也只有五六米高,而且在城墙的四周也没有护城河和拒马等障碍物,所以汉军在抵挡了数个时辰后,才在徐晃的安排下,是悄然地撤离了城墙并离开了吕县县城。

而当夏侯渊率领的游骑军攻进吕县后,才发现汉军早已撤离了县城,并且连县城里的百姓们也撤得是无影无踪,这顿时就引起了夏侯渊的疑惑来。

当夏侯渊率领游骑军们冲进县衙时,忽然看到县衙四周堆满的谷草和木柴后,夏侯渊


状态提示:第二百一十四章 官渡之战 (下)--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