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国家意志>812 强行推进

新德里城内,亚希他在白天站稳了脚跟,现在轮到他借助夜幕还手的时候了。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内,利用夜视仪方面的优势,在夜间打通与其他部队的通道,是重要的一环。让敌人陷入两面夹攻的恐惧中。目前中巴军队从东南方向夹攻,亚希尼的位置极为有利,在任何一个方向打通吗,都能很快就能将敌人的防御分割开来。不过,在他得到阿米尔提前参战的消息后,突然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他的另外两个营在至少2个团的步兵掩护下向前推进,一下午推进了仅仅400米,且武器损失非常大。而退出战斗2天的阿米尔集群也出现在了侧翼,发起了咄咄逼人、不计伤亡的进攻。

豹坦克在城市攻坚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优越性,其顶部遥控武器站具备不留死角的射击能力,而夜视仪方面的优势使得印度部队很难偷偷摸到附近。但是这只是阿米尔的一个优势,他已经通过集团军高层,间师部能够机动的大部分炮兵控制到手中,他觉得这些炮兵留在朱木拿河东面无法直接发挥威力,下午起,他陆续下令让牵引炮营和卡车炮营通过浮桥渡河。他希望这些炮兵能在近距离战斗中发挥威力,为自己的部队砸开一条笔直的通道。

无人机贴着建筑物,静悄悄地飞过,搜索着敌人逃跑的防空火力,夜幕为敌人隐藏带来了很好的掩护,夜间发起进攻并非明智之举。但是巴基斯坦陆军已经等不及空军支援,大量坦克部队已经渡过河,并在仓促间投入到战斗中。攻克印度政中央政府大楼,活捉全国上下的仇敌卡汗,是任何一名指挥官不可抗拒的诱惑。

为了防止在夜间作战的己方误伤,巴基斯坦坦克强制划分了严格的进攻通道,相邻部队战车之间留出一定空间由步兵控制,不过由于阿米尔集群强行回到战场,强行向师部要求了一条,夹在展览馆与新德里体育馆之间的进攻通道,完全破坏了原定的战区划分,这势必给后续的进攻带来巨大的混乱。

阿米尔争取到的进攻出发地,本来是亚希尼留在外围的部队和第2师之间的结合地带,背靠老堡制高点,正对印度门广场以及国家博物馆,是非常理想的进攻通道。

按照一般常识,阿米尔集群应该留在2支进攻部队后方,担任预备队,但是阿米尔以及他背后的人,对荣誉的渴望近乎病态,他们实在等不及要在夜间下手了。整个下午,他都在努力将沉重的火炮搬到制高点上,同时充实弹药。对阿米尔来说,任何阻碍都应该用炮弹清楚掉,除了几座清真寺,他不惜破坏任何平民区和古代遗迹。

进攻发起后,阿米尔的部队迅速暴露出了在城市战中的不适应,他的坦克连续摧毁了数辆友邻部队坦克,那些紧张的坦克手,很难在热像电视仪中分辨出己方的59式或者96式坦克与印度t55、t72的不同。更别提印度的b1战车与中国提供的86式步兵战车之间的细微差别了。

亚希尼得到自己的3营连遭己方误伤的消息,立即向尤尼斯要求让阿米尔退出非常狭窄的进攻正面,阿米尔的存在,必然对周围进攻部队造成很大的压力,但是尤尼斯已经无法控制阿米尔的集群,自从阿米尔带伤从野战医院回到前线后,他已经直接与军部进行沟通,并得到修改师部方案的高层认可,第1装甲师已经没有人能约束他的行动了。

混乱还在继续,帕斯阿德趁着夜色将更多的部队投入战斗中,中国方面空中侦察的优势被减弱到最小,无人机也很难在夜间分辨双方的坦克。

亚希尼仍然可以通过数据链掌握分割在几条街外的己方2个营坦克位置,但是他无法看到任何友邻坦克的位置,也不相信上级可以随时掌握自己的位置,他也必须精确地控制自己的行动,限制在事先通报上级的范围内,以免落入己方炮火。

热像仪中,可以看到一列坦克从眼前500米外快速通过,这些坦克不在他的数字地图显示上,但是他仍然约束手下不要开火,继续通过外形判别坦克的阵营。附近争先恐后的自己人太多,尤其还混杂了第6师的59d型和t84坦克,制造了诸多识别的困难。集团军原本对这些坦克的进攻区域进行了分割,但是渡河时全乱套了,随后都在各自为战的状态下投入了战斗。

他和他的车长们肩负巨大的压力,经过反复确认后,认定那是一对t72,而非t84。

这些印度坦克,正准备从东西夹击的两股巴基斯坦部队中间溜过去,向北方转移。亚希尼下决心发起攻击。塔西姆率先开火摧毁了队伍中间的坦克,挡住了后面半个连的坦克去路,如果有可能,他应该袭击第一辆,确保所有敌人落网,但是确认目标浪费了关键的30秒,使之错失了全歼敌人的机会。

战斗在几分钟内结束,亚希尼呼叫拉贾尼向自己靠拢,拉贾尼的两个营如果能够迅速与自己会和,可以堵住阿米尔的去路,从事实上破坏阿米尔进攻的可能性。他意识到,如果让阿米尔抢到前面,也许到了白天他的豹会占据更大的优势。

拉贾尼的正面推进十分艰难,敌人装满炸药的卡车不断冲出来撞击前方坦克。亚希尼隔着几条街,不时看到不远处巨大的爆炸火光,随即传来隆隆的爆炸声。拉贾尼报告,敌人的反击十分凶狠,另外阿米尔的炮火不时打到了他的前面,将他的进攻路线打成一堆瓦砾,使得他无法快速地通过,目前只能步步为营地前进。


状态提示:812 强行推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