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七日,黄台吉己经接近长城,他下令,兵分三路,一路由济尔哈朗和岳拖率领攻打大安口,一路由阿巴泰和阿济格率领攻打龙井关,黄台吉亲率一路奔洪山口。
洪山口守关将士虽不足千人,却严守着关隘。
范文程骑马在关隘前转了一转,回到黄台吉的身边。
黄台吉问:“范爱卿,此关如何取之?”
范文程阴险地笑道:“破墙而入。”
黄台吉听取了范文程的主意,不在正面进攻,粗暴地破墙而入,然后给守军一个突然袭击,前后夹攻,守关兵士无险可守,全军阵亡。
黄台吉攻下洪山口,没有过多停留,越过长城之后立刻挥师南下,向着遵化城杀去。
由于事发突然,黄台吉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明军,只是看到不少百姓,他没有去抢劫路途的百姓,一心想杀明军一个措手不及,大军直接来到了遵化城下。
“大汗,我们先安下营寨,等济尔哈朗和阿巴泰的两路人马到齐,便可攻城。”范文程向黄台吉建议道。
黄台吉当即下令,全军就地安营扎寨,并分派各旗军队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同时派出小股部队四下袭掠,夺取遵化附近乡村的粮畜。
第二天,二路人马便来齐了,黄台吉准备向遵化城展开攻击。
黄台吉带来了七八万人的联军,所以他有底气一举拿下遵化。
他令多尔滚、代善、莽古尔泰等人各率所部旗丁,将遵化围个水泄不通,准备四面开花。
黄台吉的弓箭手就在城下,向着城头抛射出一波又一波的箭雨,竟然把城头守军压在的抬不起头。
踌躇满志的黄台吉认为这些不堪一击的明军很快就会开城投降,自己今晚就可以在遵化城过上美好的一晚,不但可以吃饱肚子,还可以左拥右抱。
他趾高气扬地挥了挥手,围城的大军倾巢而出,向遵化展开了总攻击。
黄台吉骑在马上,远远地看到自己的军队跃过了护城河,他只等着明军开城门,他就可以策马进城了。
然而,就在此时,突然间犹如天崩地裂,隆隆的炮声响彻云霄,大地仿佛晃动了起来。
黄台吉差一点从马上栽落地下,陪在旁边的范文程也是惊恐万状。
黄台吉重新坐稳,责问范文程:“范爱卿,这是什么情况?”
范文程答道:“这一点是明军的红夷大炮。”
“红夷大炮!”黄台吉对红夷大炮一点都不陌生,因为几年前他老爹就是被红夷大炮吓病了,回到沈阳没几天就死了。
“收兵!收兵!”黄台吉大喊。
鞑子兵潮水般地退了回来。
多尔滚一身重甲走进黄台吉的大帐。
“大汗,何故收兵?”
黄台吉道:“你眼没瞎耳没聋吧?明军的大炮不是摆设,我们就这样攻城,要填进多少条命去?”
多尔滚愤愤道:“别人怕死我不怕死,请汗王准许我继续攻城。”
黄台吉严厉道:“收拢你的队伍,多多打造攻城器械,来日再攻城。”
“是!”多尔滚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黄台吉向一旁的范文程问计。
范文程道:“首先,我们要知道守城官是谁,然后再派人进城去劝降。若劝降不成功再攻城不迟。”
然也。
黄台吉罢兵一天,第二天派了个使者进城去劝降,使者上午进去的,下午才出来,他精神抖擞地来见黄台吉。
黄台吉问:“怎么样,看你精神抖擞的样子,是不是劝降成功了?”
“成功了!成功了!”史者满脸笑容,且得意洋洋,“他们同意投降。”
范文程插了一句:“他们的主官是谁?”
使者答:“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孩子,叫袁方。”
“袁方?”范文程警觉起来。
黄台吉兴高采烈道:“看来明朝也开始衰败了,竞然让一个毛孩子来做守城官。”
范文程提醒黄台吉:“大汗,这个叫袁方的你可不能小觑,奴才早有耳闻,此人非同一般,他可是孙承宗的高徒。”
黄台吉不听这一套,他嗤之以鼻道:“孙承宗的高徒又如何,还不是个毛孩孑。哈哈哈……”
范文程突然问使者:“袁方答应投降,他可有派使者跟你一起回来?”
黄台吉也问:“就是。他既然答应投降,为何不打开城门迎接我们进城?”
“袁方有一个条件。”
范文程抢在黄台吉的前头问:“袁方有什么条件?”
“是呀,袁方有何条件?”黄台吉也跟着发问。
使者没有回答,看了范文程一眼,对黄台吉道:“请范先生回避一下。”
范文程道:“有什么话直说便是。”
黄台吉首肯道:“直说便是。”
使者道:“袁方说了,只有范先生去谈,他才会投降。”
范文程慌了,对黄台吉道:“大汗,你可别上袁方的当,他是缓兵之计,纯属拖延时间。”
黄台吉问使者:“你以为呢?”
使者信誓旦旦道:“袁方他很有诚意。”
黄台吉对范文程道:“既然如此,就请范爱卿辛苦一趟。”
“大汗,奴才不能去。”
使者强调:“袁方说了,范先生必须去。”
黄台吉问:“袁方都点名要你去,你为何不去?”
范文程道:“大汗,奴才是个汉人,如果奴才去了,必死无疑。”
黄台吉道:“你们汉人是又会杀吏臣的,两军阵前不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