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认命吧。”刘永珍眼里含着泪,还是说出了这句话。
林启铭低着头没有说话,昏暗的烛光下,看不清表情,地面上一滴滴水珠滴下,消散开渗进土里。
窗外寒风呼啸,屋里气氛压抑。
床边角落里,林启风裹着被子,蜷缩成一团,愣愣的看着这一幕,怎么都不敢相信,他居然重生了。
前世时,他是一名大学物理老师,一辈子普普通通,没什么大的成就,教书育人三十多年,临退休终于熬到了副教授。
和同事们庆祝了一下,心情不错,他喝得有点多,一觉醒来就看到了眼前这一幕。
难以形容的错愕与震惊,让他一度以为是在做梦,牟足了劲狠狠掐了一下大腿,身体上传来的疼痛是那么清晰,又如此剧烈,嘴角因为疼痛抽搐到变形,无论他心里如何翻江倒海,可不管是屋里的环境,还是母亲明显年轻的身形,都在清楚的告诉他,眼前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他19岁那年,大一寒假的第一天。
墙上的日历也清楚的印证了他的记忆,现在就是1981年1月16日,农历腊月十一。
“老二,你千万别怪娘,娘也是实在没有办法了。”刘永珍说着,已经成了泪人,没再多待,转身走了出去。
林启铭呆呆的站在原地,眼泪像线一样滑落,摔在地上,不大会儿就洇湿了一大片地方。
不知道过了多久,林启铭才吹灭了蜡烛,爬到床上将自己包裹起来。
屋里漆黑安静下来。
黑暗中,林启风睁着双眼躺在床上,记忆中关于老家的画面在脑海中一一闪过,原本已经遥远到模糊的记忆,此刻却历历在目。
老宅依然如记忆中一样狭**仄,一间屋子五十多平,被两堵墙隔开,中间充当客厅,母亲住在左边较小的房间,林启风兄弟四个挤在右边较大的房间。
老家是个矿区,不大的县城,分布着大大小小十多个矿,村子旁边就有一个。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煤矿……当然不能吃煤了,吃不成那就只能挖了。
十里八村的壮劳力几乎都进了煤矿当了矿工,父亲林书堂也一样。
一个月38块钱的工资,在农村算得上是高薪了,再加上工作之余和母亲刘永珍一起下地挣工分,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直到前些年,父亲下井之后,井下发了水,没有来得及上来。
事后矿上给了1000块的抚恤金,并且承诺可以让大哥接父亲的班,待遇跟父亲一样,只是母亲心里有了阴影,直接回绝了。抗日之铁血军工
这才有了刚才那一幕。
事实上,前世时二哥也确实因此分了手,从此之后,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了很多,直到几年后,母亲托人说媒,二哥才算成了个家,婚后过得如何,二哥从来没说,可林启风看得出来,二哥并不开心。
老四林启新,今年15岁,正在上初二,是家里第二个大学生,毕业后进了粮站,本以为是个铁饭碗,谁承想粮站还有倒闭的一天,老四也跟着失了业,后来靠着在粮站时赞的一点积蓄,做起了小生意,日子也还过得去。
夜色已深。
安静的屋子里传来一阵微弱低闷的哭泣,把林启风从回忆中拉回到了现实,叹了口气,为二哥的遭遇感到同情,同时心里盘算着,既然重活一世,怎么着也不能看着二哥走上前世时的老路。
想要改变,还是得拿钱说话。
现在已经是1981年,如果林启风没记错的话,今年秋天,村里已经重新分了地,开始实行大包干了。
他记得前世时在报纸上看到过,胆子大的农民,就靠着在地里种植棉花等经济作物,很快就成了新中国第一批万元户。
现在的万元户,还是相当坚挺的。
只是老家这边,却没有听到过有谁不种粮食,去改种其它东西的人,说到底还是被前些年的自然灾害给闹的,毕竟饿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手里有粮,心里才能不慌。
手里虽然有了地,可林启铭的事却是迫在眉睫,现在种啥都来不及了。
林启风想着,还是得进城里找找门路,哪怕做个二道贩子也成,挣笔快钱,先把二哥的事解决了再说。
无非就是200块钱的事,二世为人的林启风对此信心满满。
想到这里,他心里轻松很多。
说来也怪,刚才心里想着事,没有觉得,现在思绪回到现实,顿时觉得浑身冰冷。
明明已经盖了两条被子,边角压的严实,可他还是觉得总有股邪风直往身子里钻。
打了个哆嗦,林启风紧了紧被子,准备睡觉。
“咚。”
一声闷响,旁边老四翻了个身,好巧不巧一脚直接命中林启风屁股。
林启风郁闷的撇撇嘴,怎么就能这么准,同时又有点庆幸,好在是背对着老四,这要是面对面,这一脚下来,简直不敢想象。
迷迷糊糊中,也不知什么时候,林启风才睡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