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言情总裁>南繁纪事>第十二章 家乡飞鸿传佳音

第十二章家乡飞鸿传佳音

第一节佳人无约而至

海南岛的冬季,气温依然很高,至少跟马林西家乡的初夏差不多,正常他们都穿一件衬衣和一件背心。

气温高地温也高,在这里育秧,不用像家乡那么担心烂种、烂秧问题,落谷以后个把星期,秧池里就是一片碧绿莹莹的了。

秧苗展开真叶以后,育种队员也开始忙碌了。马林西每天都要定时到秧池里去转悠,除了看水,防止牲畜糟塌,还要按时到点上去观察记载叶龄。

记载叶龄,就是观察记录秧苗的生长发育情况。

根据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秧苗的叶片生长速度与幼穂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因而,叶龄成为各个育种单位预测杂交水稻制种花期最重要也是最直观的科学手段。

根据花期预测的情况,可以通过施肥、浇灌等方法去调节叶龄的生长速度。比如大量施肥、大水灌溉,可以促进秧苗的发育,加快叶片生长速度;反之,则会相对延缓叶片生长。这是由于水稻一生中的叶片数目是固定的。

观察记载叶龄生长发育进度,也是一项技术活。

移栽之前,秧苗的叶龄观察起来比较方便,移栽到大田以后,秧苗逐渐茂密,观察起来就相当地困难。现在是在秧田期,比较简单。在所有的秧板上,马林西按统计学原理随机取定了十个观察点,每个点固定了十棵秧苗,在秧苗的单数叶片上做上记号。

做记号用的是削尖了的火柴棍,醮少许红漆,轻轻地点在叶片正面靠近叶尖处。

所谓轻,就是像青蜓点水那般点一点儿,以能看得出印记为佳。太重,油漆在叶片上的面积太大会形成堆积,那样看上去固然醒目,便于识别读数,但是会灼伤叶片,影响秧苗的正常生长,就达不到科学观测的目的。

每棵秧苗都按照方位和顺序分别编上号,并在田间观测的记载本上记下它们的起至顺序,每次观测的结果填写在对应的序号后面,然后将一百棵秧苗的叶龄相加,再除以一百,就得出单株叶龄的算术平均值。

跟其它体力劳动比较起来,记载叶龄是个巧活,雅活。

所谓雅活,记秧龄这项工作其实也是一种农活,相较于其它农活,显得高雅、文雅。除了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以动脑为主,辅助于较轻的力气便可以完成。海南春季的秧田,没有前茬作物,除了耕翻准备栽插的大田,就是数量不多的秧苗池。远远看去,长方形的秧苗池上水以后,在蓝天白云和周围高大的椰子树衬映下,令人赏心悦目。从秧池旁边经过,总能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精神愉悦。若是秧池中间再有一个身穿白衬衣的人,头戴一顶淡黄的草帽,随着埋头弯腰在薄本上写写画画的肢体动作,就使得原本靓丽的田园作有了如画般的动感,那是多么富有诗意的高雅情境?原本的普通劳动者,也成为了高雅的画中之人。

观察记载秧龄虽然是个雅活,但时间久了也是蛮累人的。

在秧田期,秧苗幼小,容易观测,眼睛稍稍定睛观看就可以确认。这样的目测一般是一个人,边观察,边记录。但一百棵秧苗,一一地看清楚,再分别记载下来,然后再计算出结果,也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不得不经常直腰,捶背,或是揉眼。否则,也是容易出差错的。

马林西是专门负责叶龄观察和记载的,自感肩头责任重大,但感到很枯燥,又害怕出差错,老是觉得视觉和精神疲劳。越是觉得疲劳,越是容易花眼。

今天,才观测不到五十棵呢,就错了两次。于是,马林西站在秧池里就打起了哈欠,双目微闭,两手叉腰,身体后仰,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减压,提神明目。

然而,不知是什么原因,越是这样,越感觉枯燥无味的累。心里感到失落和期盼,并有一种莫名的惆怅。

累呢,是因为它非常简单。简单的工作,可以让人不假思索地完成。要是这种简单工作需要不断重复,并且每天都要重复数以百次,那就乏味。再有耐心的人,也会感到枯燥。在这种情境里工作,往往会使人走神。人非草木,一旦走神就会想入非非。

张爱玲说,人生的最大幸福,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

可是眼下,马林西所爱的人和爱他的人却相隔千山万水,至今音信全无。一个多月了,没有关于家人的丝毫信息。对于新婚燕尔的青年男人来说,这种思念是一种精神上折磨,带来负面效应是情绪的燥动。

唐代的诗人崔郊曾赠诗与家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是说,有一种爱情叫情深缘浅。因而,佛说:每个人所见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统统都是缘。缘起缘灭,缘聚缘散,统统都是天意。

在每天期盼亲人来信无望的思念中,马林西此刻是无情无缘的心累体累。

当他直起身子来的时候,下意识地朝村口看了一眼,一种无以言状期望油然而升,多么希望有某个奇迹出现。

他特别希望见到的那个人能在那里出现。

但他转念一想,这真是奇思怪想,滑天下之大稽啊。她怎么可能会出现呢?人家有自己的工作,即便不忙,她所想的也不一定与自己所想的是一样啊?

然而,世界上有很多事情,看似不可能,但往往就意味着可能。是天意,还是前世的缘分?因为,就在马林西的无聊


状态提示:第十二章 家乡飞鸿传佳音--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