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奴悬壶海外,大隋若要举大军征伐,首先要有承受得了海浪的战船和运输船,还要有比较详细的航海图,以及安全可靠的导航工具,其次则需要强大水军、强大运输能力,林林总总加起来,要付出巨大的前期投入。而大隋就算能够成功跨海,并一举灭了倭奴,也不能从穷兮兮的倭奴那儿得到太多利益,倭奴固然盛产黄金白银,可这玩意大量拥入大隋市场,也不得见是好事;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倭奴没有多少战略价值,赢了得不到多少好处,甚至还会亏本;
如果像文帝征高句丽那般,遇到大风浪,浩浩荡荡的舰队摸不到四岛的边边角角就葬送海底,大隋忽然损失这么大的一支舰队,轻则动摇国本,重则精锐尽丧,域外之敌入寇,内部造反四起。拥有一个完整国家的皇帝尚且不能这么任性的玩,更不要说还有诸多敌人未平的杨侗了。
杨侗因个人关系,对倭奴拥有一天二地仇,三江四海恨,但大隋尚未一统,不可能贸然去打风险极大、且没有太多回报的仗。等天下一统,各种条件成熟了,再跨海远征也不迟。
通过从新罗、百济获得的消息来看,倭奴现在的日子并不好过,高句丽被大隋打得俯首称臣之后,使半岛上的三个国家有了两三年时间的平静,这期间,新罗、百济的主要敌人从高句丽变成了向半岛扩张的倭奴,在两国的拼死还击之下,倭奴扩张受挫,在半岛南部陷于入不敷出、进退两难的窘境。
而在国内,倭奴皇室统一国土后,不断霸占贵族领地,扩大自己的屯仓,并将侵略朝鲜的军事负担强加在贵族身上,皇室和贵族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侵犯半岛的战争给倭奴百姓带来灾难,引发百姓纷纷反抗,除此以外,倭奴朝堂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也日益加剧,社会动荡不堪。
总体而言,倭奴的社会,正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蜕变,这种社会大变革会死很多人,也需要大量人口与各种先进制度去支持…而倭奴没有正统的制度根基,想要完成跨时代转变,必须向先进国家取经,从而完成变革,之前赴隋学习的遣隋使便是带着这个使命而来,只不过倭奴天皇妄自尊大,杨广一怒之下,不再接纳倭奴留学生,导致倭奴失去了学习之源。
杨侗现在虽然没办法灭倭奴,但如果依照孔颖达之法,利用海军将倭奴孤立在大海之中,不仅让倭奴在经济方面有巨大损失,还斩断了他们获得先进制度、治国经验、治国律法的渠道;使倭奴陷入进退两难、长期混乱的悲催局面,从而为以后灭掉倭奴打下基础。往不好方面去想,即便海军遇到大风浪,落得全军覆没的下场,但是对大隋也没影响,说得难听一点,大隋海军哪怕死绝,也不会在国内掀起一点风浪,因为在内战之中,海军始终是一个局外看客,导致许多臣子认为海军没必要,从孔颖达这句‘我大隋海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即可看出海军在大隋的尴尬地位,若非杨侗独断专行,大隋海军的处境恐怕不只是尴尬,而是直接被裁得干净。
“孔尚书言之有理!我大隋有海纳百川之气,朕也有心将大隋文明向周边各族推广,但这倭奴在新罗、百济不顺之后,居然包藏祸心进犯大隋,干涉大隋内政,着实可恨可恶!只不过天下尚未一统,且跨海作战风险太大,暂时不能大规模发动灭国之战,可尽管如今,却也不能容许这个卑鄙国度过得逍遥快活。朕决定依照孔尚书之法,先让海军第二舰队打击倭奴渔船、商船、农田耕地、沿海村镇,令其与外界的联系彻底中断,令其在饥饿中疯狂绝望。”
“圣上英明!”
杨侗的认可,让从未在军事上动嘴的孔颖达很有成就感,心满意足退了下去。
“凌尚书,以朕之名,向长山群岛发布作战命令,令我大隋海军第二舰队出击,务必给倭奴一个鲜血淋漓的教训!”
“喏!”
“凌尚书且慢行!”一直默默沉思房玄龄忽然出声,拦下了凌敬。
杨侗笑问:“玄龄有何见解?”
“圣上!”房玄龄起身道:“新罗、百济虽然令倭奴无法寸进,却也无力将之赶下海,如今半岛三国战事再起,对倭奴更加无力。新罗和百济多次请我大隋海军出手,助其铲除倭奴。也就是说,我大隋海军劳师动众、跨海远征倭奴,完全是应盟友的请求所致。新罗和百济理应承担军费粮食、战后抚恤。还有我军若是出现伤亡,将士家眷的赡养费应该谁出?自然是新罗和百济……我们出兵出力,会造成武器、铠甲、箭矢、战船的损失,这费用更不该由我们来承担。”
众人听得双眼贼亮。
“玄龄说得太,有道理了,朕也觉得大隋出人出力,还要出钱,这实在太不公平!要是天下有这么好说话的人,朕也愿遵他为盟主,请他帮大隋荡平各路反贼。”杨侗一本正经的说到这里,忽然诡异一笑:“玄龄,你的好朋友金德曼又来了!她的船队已经到达清河一带!而今,裴尚书执掌武部、军务繁忙;礼部尚书暂时无人,你……”
房玄龄闻言一个激灵,赶紧把头摇的像是拨浪鼓:“臣这几日腹胀干燥,清肠药水一罐一罐的喝,孰料过犹不及,一天得上十几次茅房……哎呦,这说来就来,圣上,臣先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