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的天气,变化无常。饶是宫人们一千一万个小心,体弱多病的二公主还是染了风寒,有点低烧,加腹泻。
病了四五日,直到今日才好了些。
苏嫔这几日总往坤宁宫来,看望二公主。
自从张淑妃入了冷宫,皇帝便令大公主搬了出去。
二公主不知是舍不得姐姐,还是一个人寂寞,也或者仅仅是生病,没什么精神,苏嫔很担心她。
此刻,二公主正依偎在太后怀里。
才四岁的二公主,继承了苏嫔的美貌和纤柔。因为瘦,脸色苍白,叫人心疼。
太后搂着孙女儿,问顾瑾之和朱仲钧:“……亲家老爷和夫人都好?”
顾瑾之忙上前,回答了太后的话,说顾延臻和宋盼儿都很好,谢太后挂念。
太后含笑,道:“累了一天,回去歇了吧。哀家这里不用你们服侍。”
朱仲钧和顾瑾之都道是。
苏嫔来得时间也有点长了,见二公主和太后亲昵,没有打断她们,趁机对太后道:“臣妾也告退了……”
太后摆手,道:“去吧。无需担心,延平有哀家照顾,好着呢。”
二公主的封号是延平公主。
苏嫔又道是。
她也从坤宁宫出来,赶上了顾瑾之和朱仲钧。
他们顺路,就一起走了。
顾瑾之和苏嫔闲聊,问了问二公主的身体。
“时常如此。”苏嫔提到女儿。就心疼不已,“每每一点小病,都要折腾一回,二公主越发瘦了。”
二公主只要生病,总是所有的毛病一起来,从来没有单单生一种病的。
孩子原本就单薄,抵抗力差。
病又多,身子就更加差了。
苏嫔总提心吊胆的,怕孩子养不活。
“她还小。用心调养。”顾瑾之道,“我瞧着二公主脸色有点苍白,不单单是身子虚。娘娘若是听得进去,我有一言。”
“您说!”苏嫔连忙道。
她对顾瑾之的医术很信任,自然对她的话奉若神旨。
“……像二公主那么大的小孩子,脏腑尚未长全。不管是补药还是旁的药,最好少吃。多活动,多吃饭,气血才足。若是能每日带着她到御花园走上半刻钟,有益无害。”顾瑾之道。
从前顾瑾之没说这话,是因为二公主太小了。
一两岁的孩子。才学会走路,腿脚软。让她每日多走路,肯定是不现实的,也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如今二公主已经满四岁了。
如果活动量大起来,她的身子可能有些益处,顾瑾之才有如此一提。
“我明日就告诉太后娘娘。”苏嫔道,“谢王妃指点……”
顾瑾之笑:“举手之劳,有没有用。还两说呢”。
苏嫔忙说,一定有用的。而后。她轻轻咳了咳,咽了口吐沫。她已经这样好几次了。
咽喉不舒服的人才会经常这般。
顾瑾之就趁势问她:“娘娘是嗓子不好么?”
苏嫔笑了笑,道:“您这都看得出来?这两日天气燥,嗓子干涩,有点不舒服。”
“那应该请个太医把把脉,认真吃副药。”顾瑾之道。
“明日就请。”苏嫔笑道,“炖了冰糖雪梨水喝,早晚喝着,已经好得差不离了……”
这两日,宫里忙着庐阳王的大婚,哪有功夫给苏嫔请太医?
况且嗓子不舒服只是小疾,苏嫔也不甚在意。
她身子骨弱,向来就大病小病一堆,无需大惊小怪。
像这种小毛病,很快就好了。
顾瑾之和苏嫔说话,走得很慢,朱仲钧有点不耐烦了。
他的衮衣和头冕都很重,想赶紧回去换了,轻松轻松。
他频频给顾瑾之使眼色。
顾瑾之却像是看不到,继续和苏嫔说话。
她们说完了苏嫔和二公主,又说到了苏家。
“……如清姐姐怎样?”顾瑾之笑着问苏嫔,“自从我家里守孝,不怎么出门,好些时候没看到她。”
提到苏嫔的胞妹苏如清,苏家上下都对顾瑾之感恩戴德。
“中秋的时候,她和我娘亲进宫,我还见了她一回。她脸上的伤疤,如今不用施粉,不仔细瞧都瞧不出来。”苏嫔感激道,“已经好了,您是她的救命恩人。”
顾瑾之笑,也不谦虚。
想了想,顾瑾之问苏嫔:“如清姐姐原本就美若天仙,要不是因为那病,脸不至于现今未嫁。有人求亲么?”
苏嫔心里一顿,疑惑顾瑾之怎么好好的问这话?
难道顾瑾之想做媒人?
顾家的男儿都娶亲了,没有和苏如清年纪相配的,那顾瑾之要给谁做媒?
“求亲的倒也不多。”苏嫔委婉道,“如清虽然年纪大了,到底也是我妹妹,空担了侯府千金的虚名。门当户对的亲事,越发难挑了……”
求亲的人家,大概是门庭都配不上苏家。
顾瑾之笑道:“……怎么不招婿在家?”
“没有合适的。若是有了合适的,招婿在家也无妨的。”苏嫔更委婉了。
听这个意思,苏家是不可能招婿的。
建宁侯虽然没有儿子,却也不打算降低身份,学什么招婿入赘。估计要从苏家族里过继儿子吧。
苏嫔不知道顾瑾之问这话,是单单的闲聊,还是别有用意,她回答得越发谨慎。
“我们家的德妃娘娘,也没有胞兄弟,只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顾瑾之笑着道,“您也没有胞兄弟,倒是同病相怜。如今这世道。没有胞兄弟撑腰,总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