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穿越重生>妖清>第125章 闪击智利(中)

利纳雷斯,智利中部城市,智利马乌莱区利纳雷斯省首府,位于中央谷地,西距太平洋岸97公里。

6月14日,经过长达8天的长途奔袭,中途顺便攻克了利纳雷斯南面的奇廉防线,陆战第二旅迅速向着利纳雷斯城挺进。坐落于智利中部中央谷底的利纳雷斯,算不得什么大城市,据说仅有人口不到两万。原本以为攻取利纳雷斯不会有什么悬念,不过利纳雷斯却是给了张家军一个不小的惊喜。而且这个惊喜,差一点就演变成为了惊吓。

抵达利纳雷斯城十里之外的一处平坦开阔地,杨勇当即下令全军就地休整,并做好攻城准备。

而就在全军就地休整,战士们自行补充食物和淡水的时候,利纳雷斯方向却是出现了动静。

“报告,利纳雷斯城门大开,无数骑兵正从城中奔腾而出,目前这支骑兵队伍正向我军飞奔而来。”侦查兵以最快速度将前线情况汇报给了指挥官杨勇。

“骑兵?”杨勇当即皱起了眉头,“有多少骑兵?”

“距离太远,再加上地势平坦,故而无法详细探知这支骑兵的具体数量。但是从扬起的尘埃可以断定这支骑兵的规模不小,而且正源源不断地从城中涌出。”侦察兵如实汇报。

“传令,马上架炮,炮轰敌军骑兵部队。”杨勇当即下达作战命令。

“旅长,因道路崎岖,我军的炮兵还在后方,一时半会根本掉不过来。”副官当即一脸难色。

听到这,杨勇冷不由皱起眉头,他抬头望向利纳雷斯的方向,发现已经能够看到七八里外的千骑奔腾时所扬起的漫天灰尘。现在军队正在一处平坦开阔地休整,周围几乎没有任何遮拦物,在没有火炮支援的情况下,部队很容易被敌军骑兵冲散。

“传令,立即在营地正前方组建阻击线,把所有重机枪和机关炮都放到阻击线的最前面。”当机立断,杨勇当即做出了新的作战部署。部队眼下正位于地势平坦的开阔地,非常适合骑兵冲锋。为避免部队被冲散,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阻击防线。在没有火炮支援的情况下,机枪、机关炮这类重火力便成为了阻击防线的守护神。

杨勇的一声令下,第二旅的六个陆战营当即行动了起来,一道长达五百多米的弧形阻击线瞬间成型,一个个机枪班更是迅速挺到了阻击线的最前端。通过简单布防,有大概两个陆战营的兵力被布防在了阻击防线上。长达五百多米的阻击防线上,每5到8米就有一挺重机枪,每20至30米则有一门机关炮,一千余名张家陆战营战士则是手持1892式直接密布于阻击线上。这条长达五百米的阻击线上,共计有着80多挺重机枪,30多门机关炮,还有一千余支1892式半自动步枪。整条阻击线呈现出内陷的偃月形状,类似半包围的口袋形状,直接成为陆战第二旅的生命线。若是防线被破,陆战第二旅便会直接暴露在敌军骑兵的马蹄之下,整个第二旅,将会被骑兵洪流所冲散,而后极可能出现大溃败。

从利纳雷斯奔出的骑兵数量不少,目测之下起码超过了五千。七八里的距离,对这些轻骑兵而言算不得什么长距离。在大概五六分钟之后,这支智利骑兵的先头部队便是已然奔袭至距离阻击线仅有2里的位置上。

在两里外稍稍一顿,前军等一下后军,五千多骑兵当即对着张家军所处的方向继续奔腾而来。

五千多骑兵集体冲锋,五千多匹战马呼啸奔腾,场面相当震撼,同时也相当吓人。五千多匹战马奔腾而来,有如洪流猛兽,恍若要吞噬一切,又似乎要踏破这如画的山河,战马奔腾爆发出了一股浩瀚的气势,而这股强大的气势,足以震慑天地。

五千多智利骑兵奔腾前行,随后更是开始加速冲刺。骑兵们不断吆喝,战马也已在奔腾中发出了嘶叫。

马蹄声越来越近,骑兵们的吆喝和战马的嘶叫声也越来越清晰,而张家军战士所能感受到的压迫感同样是越来越强烈。大地开始微微颤抖,而阻击线上的张家军战士的脸色也已经稍稍发现了变化,变得凝重,甚至直接变得煞白,不少士兵那握着枪的手更是微微出现了抖动,手心开始出汗,后背也开始渗出了冷汗。张家军没有对阵骑兵的经验,故而在面对前方成千上万匹战马向自己冲刺飞奔这般震撼人心的场景之时,阻击线上的很多士兵,萌生了畏惧心理。

害怕,是每一个正常人都会萌生的正常生理反应。

很多张家士兵在战后回忆,都说曾一度以为自己即将战死,脑海中更是出现了被马刀斩杀或是被马蹄踏破身躯的恐怖画面。

“我以为我即将战死在利纳雷斯城外,当时很害怕,手心和后背都是汗,不过当我握紧我手中的枪,眼角余光瞄到依旧坚守在阵地上的同伴,我开始变得从容与镇静。当时的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当我吐出这口气的时候,我打开了爱枪的保险,并将枪口瞄向了前方奔腾而来敌人,等待着连长下达开枪的命令。”这是爱吹牛的老油头在战后回忆时对同伴们说过的话。而同样经历过利纳雷斯一战的同伴,这一次没有再嘲笑老油头。

前方的骑兵已经开始加速冲刺,骑兵的前锋与阻击阵地的距离越来越小。 米,500米,400米,300米……

骑兵们开始全速冲刺了,他们停止了吆喝呐喊,变得沉默无言了起来,他们一手抓着缰绳,一手紧握马刀,而身体则是已经前倾并贴在了马颈上,


状态提示:第125章 闪击智利(中)--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