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败在吐蕃人手中的将领多了去了,如果人人都要问责,至少好几十名将领都要被问责。
可是现在不同了,杨天保率领侯君集的旧部,不仅在距离吐蕃腹地更深的地方,而且以少胜多,对比之下,显得他更加无能。
没有办法,侯君集只能睁着眼睛说瞎话,提出让李靖率领大军撤退。
侯君集是李世民秦王府元老,他的态度,也代表着秦王府系的态度。
随着侯君集发声,左骁卫将军、襄武郡公刘师立也道:“对啊,再打下去,吐蕃的援军一到,胜负就很难说了!”
在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看着侯君集向他抛来求救的目光,长孙无忌明白,侯君集的担忧。
长孙无忌也躬身道:“臣以为过犹不及!”
对于侯君集内心中的小九九,李世民心如明镜,刘师立的出言附和,也不能说明什么,然而长孙无忌的份量不同,他代表着李世民的最强大脑。
更何况,从李世民与长孙无垢成婚以来,长孙无忌一路出谋划策,从来没有失误过,李世民心里一慌,觉得这三位都说得很有道理,好不容易才打了一场大胜仗,他已经很满足了。
万一,杨天保杀红了眼,穷追猛打,撞上了吐蕃的生力军,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他把目光投向房玄龄。
房谋杜断,房谋事实上比长孙无忌考虑得更全。
房玄龄正色道:“老臣认为,辅机言之有理。”v首发
他虽然不怎么了解平蕃城前线的情况,却也知道凭李靖身边四万余军队,想一口吞掉那四五十万人马的吐蕃大军是不可能的。
任何进攻都是有极限的,一味的穷追猛打,胜仗都可能变成败仗,这是兵家大忌,不可不重视。
随着房玄龄表态,文武大臣齐声叫:“请陛下下令收兵,让了新军回防关内!”
李世民沉吟良久,轻轻吐出一口气,说:“好,传令新军不可贪功冒进,速速收兵,回防关内……朕要出城十里,迎接这支得胜之师!”
唐俭马上道:“老臣愿意前往平蕃城,督促李大将军收兵!”
唐俭的此举,被认为蹭功劳。
侯君集不甘示弱,说:“唐尚书,你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还是让某家去吧。”
唐俭年龄虽然大,可是人家身体好啊,他急忙头摇得跟个泼浪鼓似的,连声说:“本官腿脚灵活得很,跑一趟平蕃城绝对没问题的!”
一大帮大臣七嘴八舌的叫:“唐尚书,你的腿脚确实不方便,前天还在嚷着风湿骨痛呢!这风波之苦你是吃不消的,还是把机会让给我等后生晚辈吧!唐尚书,你户部一大堆事情都没有理出过头绪,走得开么?还是让下官去吧!”
朝堂里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跟当初突厥兵临长安城下时那噤若寒蝉、大气也不敢喘的情景截然不同了。
原本被视若畏途、避若蛇蝎的吐蕃高原现在成了众人眼中的香饽饽,一只烤得滋滋冒油的肥鹅,无数把叉子从四面八方伸过来,谁都想叉上一家伙,那份积极,都让李世民觉得陌生了。
作为李世民的御用外交大臣,唐俭在民部简直如同坐蜡,度日如年。
李世民笑着说:“唐卿,辛苦一趟好了。”
群臣心里那个酸啊。
李靖打仗一本正经,可是杨天保却非常灵活,无论是前去犒劳军队还是点验军功,都会混得满嘴流油。
这次又便宜唐俭了。
李世民的心情实在太好了,完全欠下利民银行数十万贯给抛到了脑后,草草吩咐了几句,便宣布退朝了。
就在这时,中书侍郎岑文本上前道:“启禀陛下,是否为杨思慎封爵冠军侯?”
冠军侯早在西汉时期,是霍去病的爵位,在东汉时期,又被转封为贾复,贾复虽然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无论名气和功劳,他远远不如冠军侯霍去病,后来刘秀改封贾复为胶东侯。
第三位冠军侯则是窦宪,窦宪为车骑将军,合南匈奴、乌桓、羌胡兵三万余出征。窦宪遣精骑万余大破北匈奴于稽落山,深入瀚海沙漠三千里,大败北匈奴于稽洛山,至达和渠北醍海,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虏无数。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史称燕然勒石。与霍去病封狼居胥同样成为中国古代武将无上的荣耀。永元三年(91年)窦宪派兵再次出击,出塞五千里进攻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大破北匈奴单于主力,斩名王以下五千余人,俘虏北单于皇太后,北单于仓皇逃窜不知所终。
以窦宪的功劳,确实配得上冠军侯这个比较特殊的爵位。
然而,杨天保的问题是,他的功劳确实是足够,无论是参加北讨东突厥之战,还是擒获颉利可汗,然后大败薛延陀部,加上这次大败吐蕃的功劳,确实是足够了。
问题的关键是,汉朝是汉朝,汉朝除了异姓王爵,有名无实之外,侯爵是最高爵位,可是唐朝却不同,唐朝别说侯爵,就算是公爵都已经烂大街了。
在李渊开唐之后,先封十七位开国公爵,还有其他各大世族门阀的爵位,唐朝视情况予以承认,这样以来,在武德朝功爵就五十三位之多,贞观朝又封了四十三位,加上东突厥、吐谷浑的勋贵大臣,这样以来,唐朝在册公爵就多达一百余位,侯爵一百七十七位。
杨天保被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