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相忘于江湖>第94章 各怀私心

“师父,师兄”金霞洞门前孙悟空一身灰色道服,身背布袋,难得露出恭敬的表情,对着送他出门的玉鼎真人和杨戬作了一揖,朗声说到:“徒儿要走了,多谢这些年师父教导俺老孙,也谢谢师兄。以后即便没有了师徒之名,天南海北,俺老孙也会把师父放在心上的。”

“嗯”玉鼎真人最受不了离别的场面,声音哽咽,马上抬起手用宽大的袖子遮住脸,同时脚步微动侧过身去,似乎不愿意让两个徒弟看到他感情的失控“你回去吧”

孙悟空虽然不喜杨戬的刻板,平时也曾和玉鼎真人没大没小的,但几年下来他同他们也是有感情的,他对玉鼎真人更是十足的恭敬爱戴。见到向来大大咧咧的师父如此感伤,不禁红了眼眶,扑通一声猛的跪在地上,低着头面向地面,声音嘶哑而颤抖:“师父,最后受俺老孙三个头”说完不等玉鼎真人发话,自顾自咚咚咚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抹了把脸,利落的起身驾筋斗云飞走了……

玉鼎真人直到这时才移开袍袖,看着孙悟空方才站过的位置出神,只见地上青石碎裂成末,留下一个明显的圆油两道膝盖跪过的痕迹。他附身伸出手摇椅晃摸了摸地面上的盂,感觉上面还留有小徒弟留下的力道,心中万般感慨都化作嘴边一声长长的叹息,飘荡在金霞洞门前的山谷里,经久不去。

杨戬望着玉鼎真人突然变得寂寥的身影,实在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话来劝慰,过去没同孙悟空深交的他也许能说些不痛不痒的,可如今只得静静的站在玉鼎真人身后陪着。

其实孙悟空学成归家,杨戬也算卸下一份责任,玉鼎真人行事随性,对于细节之处不甚在意,他学的礼fǎ_lún常都是杨戬一点点教授的。如今在杨戬的辅助管制下,一时间虽不能扭转他任意妄为的本性,却也使其对宗门礼数有了一点敬畏之心。此时此刻杨戬心中自有百转千回,对命运无常的感叹不比玉鼎真人少一分。

杨戬回头凝望金霞洞古朴的石门,再向上看到三个鎏金大字,回忆起前世今生在这里发生的点点滴滴:拜师学艺、逼退敌人、炼化神斧、再度修行自己恐怕也无意间推动过什么,毕竟师父一直觉得自己身世可怜过得凄苦,也想要让他变得豁达一些,可惜总不能如愿……难保他对新收的徒弟有移情作用,想必前世玉鼎真人也乐得有这么一个开心果守在座下,否则以孙悟空的资质何至于学了二十余载才得返傲来?估计当初玉鼎真人也是有意放纵于他,也难怪孙悟空前世那般不受礼教管束。

太阳逐渐西落,杨戬的目光追随着夕阳移动,除却孙悟空的胆大惊人,自己也算害了天蓬元帅和西海三太子。如果他当年处理问题不那么张扬,天蓬元帅就算被贬也不至于打入畜生道投入猪胎。

至于西海三太子,前几日去华山听杨婵说起西海对天山提亲,摩昂太子和敖烈即将迎娶天山龙穴族长的孙女敖寄心、敖盈心,杨戬心中就有了计量。这其中固有寸心的推动,但仔细比较一下他也知道前世敖烈的婚事来得蹊跷。四海龙王是龙族的皇帝,除了他们以外地位稍高的便是四渎龙神和天山族长,无论如何想那碧波潭龙王的地位也太低了些。从寸心前世的一些待人做法来看,四海不像是不注重门第高下的家庭,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西海是故意让三太子触犯天条,为的就是加入取经队伍。

越想下去杨戬越是自责,西海龙王再不济何至于让儿子受这分罪,看来过去自己一直认为没有拖累西海的想法彻底错了。当年知道敖烈加入西行队伍时寸心便开始在灌江口日日催促自己到天庭做官,说起来某些方面寸心也很别扭,很多事她自己不问出口,自己如何体察她的心思?他现在才猜到她应该是想亲自回家问个究竟,毕竟听心向来对她是报喜不报忧的……

隔着衣服摸到怀中的玉佩,杨戬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寸心有句话说的对,还是应该活在当下,现在他该想的不是自己曾经犯过什么错,而是如何筹划后面的布局。时间不等人,距离孙悟空受到天庭招安还有三百余年,他计划在协助天庭捉拿孙悟空时接受王母的邀请,那么他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便只剩下这三百多年了。他还想趁着自己还是地界散仙时多了解下地界神仙的实力,这样他就可以单依靠天庭玄门的帮助。

在玉泉山继续修行的这几年,杨戬也认识到过去的不足,凭借单打独斗实在太过吃力。前世闹到最后他几乎是在孤军奋战,只不过是因为他性格有些自负对谁也不敢全心信任。可并不是人人都要真心相交的,很多时候为了暂时共同的利益,大家也可以团结在一起,这种情况下如何同几大势力周旋,让其和自己达到一种双赢的状态,就是一门学问。除了借助龙族翼族的势力外,他还有很多资源没能挖掘。神仙虽大致出自几个派系,但细分下来流派众多,有些事情是自己想的偏激了,刨去天庭的神仙不论,地界是有许多大能神仙可以成为他的助力,可他却白白浪费许多机会,真是不该。

这几年单看玉鼎真人的人情往来,杨戬就觉得受教颇多。别看玉鼎真人法力低微,可他博闻强识,对许多玄门经典的理解和认识说出来总能让人眼前一亮,因此在地界散仙中极富盛名,而这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网正是杨戬需要的。通过修行杨戬觉得自己之前急着拉拢龙族和翼族的行为,还是过于草率,明


状态提示:第94章 各怀私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