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汉阙>第474章基建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刘询看着谏大夫萧望之所上奏疏,里面引用孝武皇帝求茂才异等诏,说“故马或奔踶而致千里,士或有负俗之累而立功名。”萧望之认为值此百事待兴之际,不能让大才闲置在野,而应该加以任用。

比如先前因小过而辞官的建平候杜延年,如今朝中廷尉之职空缺,而杜延年在家中修《小杜律》献于朝廷,作为官吏学法教材,有大功,当征辟入朝为官。

确实很有道理,但刘询读罢却摇了摇头:“萧望之替人当刀了。”

刘询在做皇帝方面,确实有天赋,虽“垂拱”于建章宫,但未央那边的一举一动,群臣关系远近,谁和谁友善,谁与谁暗暗漂亮,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知道有朝中一个自诩“清流”的群体,以魏相、梁丘贺为首,多为儒吏,政治倾向和孝昭时发盐铁之议的贤良文学差不多,反对开边北伐。

被刘询重视的萧望之也在其中。

刘询还在民间时就听说过萧望之的名声,他在其他人tuō_guāng衣裳受检查入见霍光时断然拒绝,又直谏霍光,为大将军所不喜,结果其他被丙吉举荐的人都封了官,唯独萧望之做了小苑东门的守门人,其乡人出入,随从前呼后拥,风光得很,讥讽萧望之道:“不肯碌碌,反抱关为?”

你不肯屈从平庸,干嘛还当个看门的啊?萧望之只回了句:“各从其志。”

萧望之在霍光主政时期一直不得志,十数年不得施展,青春易逝,等霍光死时,已是四旬中年人,但这性子,竟是一点没改。

刘询倒霍亲政之后,反对大将军成了政治正确,加上萧望之经明持重,论议有余,就让他做了个谏大夫。

作为一名谏官,萧望之确实很称职,遇到以为不妥的事,从不隐瞒,立刻便上奏提出,为此得罪了不少人。

比如刘询任弘宦官弘恭作为中书令,在建章宫和尚书台之间传递文书,萧望之便以为不妥,奏疏内容刘询还接,大致说:“宦者不该参与朝政,更不可在朝廷重职为官,此乃大汉祖制。”

刘询将奏疏留中,萧望之却不甘心,在朝会时竟傻乎乎地又提了一次,这让皇帝身边的得力助手弘恭无比尴尬,暗暗恨上了萧望之。

而正月时,刘询终于立了许平君为皇后,完成了心中夙愿。

旋即封许广汉为平恩侯,其弟许延寿为乐成侯,萧望之又上奏了,认为文皇帝时不曾封窦氏为侯,而孝景欲封王皇后兄王信为侯,也被周亚夫反对,这是正确的。外戚恩泽侯需要减少,一来功勋不可滥发,二来,也恐外戚坐大,霍氏之事复发。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这萧望之也太不会看眼色形势了,许广汉与一般外戚不同,在掖庭对刘询多有照顾,而许延寿的儿子许嘉,更是代刘询而死,以天子念旧的性情,岂能毫无回报?

于是萧望之这一奏疏也没被采纳,一来二去,他竟将皇帝身边的宦官、外戚都得罪了,若非刘询刻意维护,恐怕早被人使绊子弄死。

但越是这样,刘询就越珍惜,他现在不缺甜言谀语,只缺一个“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正如韩非子所言,不用谏臣,则绝世之势也。西安侯偶尔会与刘询说真话,但只谈大体不说小节,于外戚等事上一言不发,他很有分寸,但有时又太有分寸。

苏武在中朝时也会说实话,但他年纪大了,刘询需要一个类似的直臣。像萧望之这样的铁憨憨,都是稀有动物,有一个算一个,必须珍惜。

但刘询又有些遗憾:“君之直臣,父之暴子,只可惜萧望之太直,不通人情,昧于大理,难堪大用。”

反倒是这次将萧望之当刀使用的魏相,让刘询更重视些。

魏相曾倒过桑弘羊,斥退过车千秋之子,又参与了倒霍,弹劾杜延年,如今反对任弘……除了谏西域之事翻车那次,每一次节都有挑得十分巧妙,也不知是真的能辨奸邪,还是善于站队。

有花花心思没问题,政见与西安侯要做的事相左更没问题——刘询其实很需要这样的人,能时不时站出来反对任弘几声。

如今征辟杜延年的奏疏已上,该如何处置呢?

霍光有两延年为左膀右臂,风格相反,政见不同,但能力都极强,霍光执政期间,杜延年才是真正的丞相。后来田延年自杀而死,杜延年急流勇退,谁更聪明不必多言。

但杜延年可不是墙头草,十多年前,他发起盐铁之议,进贤良文学,十多年后,哪怕大将军霍光一意孤行想灭匈奴,杜延年也态度坚决地表示反对,最后竟让霍光改变了想法。

但这个人奇就奇在,倘若谏言不成,却也能尽力办事,为国事排忧解难,所以霍光才爱而信之,纳其忠言。

“杜幼公宰辅之才也,只可惜,是大将军的人。”

刘询颇为遗憾,他在用刘贺故吏王吉、龚遂时毫不担心,但对杜延年,多少有点膈应。虽然杜延年之子杜佗与他是好友,但杜幼公本人态度暧昧,若能在朝中留到倒霍之际,和丙吉一样明确站队,插霍氏一刀就好了,你提前跑了算几个意思?是要学伯夷叔齐,不食周粟么?

这点让刘询有些生气。

而且现在召回杜延年加以重用的话,等到来年,“竟宁”的真正用意暴露时,杜延年恐将成为朝中清流领袖,以其能力和威望,连西安侯任弘也不得不正视。

虽然异论相搅是好事,


状态提示:第474章基建--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