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未回家的萧裕,决定回家看看祖母,于是他先去各个哨岗转了一番,准备安排好诸事便回家。
再说,安棋一家,今日刚好来京,他们到了京城门口的时候,正是早市刚开的时候。这一日风和日丽,天气晴好,刘安平早早在城门口等候。
见到自家的马车载着亲人而来,他激动的跑了过去。
刘安修先跳下马车和自己的哥哥来了个热情的拥抱,接着安棋和安修也跳了下来。
安平松开安修,和安治和安安也依次抱了抱:“二弟,小妹”
那二人都异口同声的喊着:“大哥”一家人甚是和睦。
安平这才往后面看了看,疑惑的问道:“爹和娘呢?不是说趁机来京中走一趟吗?”安治道:“此事说来话长,此处不便多说,回家后我们再细说,爹娘送我们到幽州后便折返回去了。”
安平点点头,随即招呼到:“那咱们先回家,你嫂子在家都准备好了,回去我们边休息边聊。”随即众人便跟着安平一齐进城。
刘安平的宅子在京中城南靠近城中的地段,是个三进的院子,因为弟弟妹妹们要来,所以他刚刚托人换的新宅。此处位置好,离工作的官衙也近,当然和勋贵们住的接近全仰仗家里这几个能干的弟弟妹妹,否则光靠他的薪水在京都是没可能住上这样的房子的。
一路上,刘安棋打开帘子东张西望,似乎对这古代的京都非常稀罕,她悄悄的想象着清明上河图和眼前的景象做着对比。一切都是那么活灵活现。安治和安修也时不时打量着外面,毕竟从偏远的小城而来,虽说这一路见闻有所增长,但是看到京城的这番气派繁华,二人也不禁被折服。
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到了刘家的府邸,门口早有仆人等候,见安平来了,赶忙通知夫人,不一会儿刘安平的妻子便带着一双儿女出来迎接,她热情的招呼了弟弟妹妹,又教孩子说:“快,这位是二叔,这位是三叔,这位是姑姑”孩子们则乖巧的学着母亲叫自己的叔叔姑姑。
安修是个热闹的赶紧抱起了侄子道:“浩儿乖,叔叔给你准备了礼物,等会拿给你好不好?”
安棋则抱了侄女:“捏捏她的笑脸道,语儿也很棒,语儿也有礼物哦!”一家人好不热闹。
众人在门口寒暄了一阵,刘安平吩咐众人把带的行李归置好,大家便往门里走去。可是走到一半的安安突然想起什么,便又折回来,从正在卸下的行李中拿了一个小箱子,一边喊道:“找到了,就是这个,三哥等等我。”又匆匆的进去了。
刚好从城防哨岗转回来,准备去城南的点心铺给祖母带点心的萧裕打马经过。他突然又听到一声:“三哥等等我’似乎很熟悉的声音,又有些不确定,向四周看看,只有忙碌的家丁和一座没有匾额的府邸。遂打马离去。殊不知这个往后要陪伴他一生的姑娘已经离他越来越近了!快穿之专职男二[gl]
听了妻子的话,安平便道:“好,我叫人带你们看看房间,有不满意的哥哥再让人添置。”说罢,大嫂便先行打开房门,朝远处挥挥手,立即有丫头过来,大嫂吩咐了几句,便见那丫头跑走了。
大嫂回过头来说:“大家稍等。”
不一会儿那丫头便带了几个仆人和三位的跟班过来,于是大家便分头回房休息了。
安平又嘱托了妻子几句,二人也分头忙碌起来。
那边,萧裕几日当值未曾着家,一进门,便拎着点心去给祖母请安,祖母看着自己的孙儿,自打回京每日都是披星戴月,说不出的心疼。想让他早日成家,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伺候着,可这亲事又一时没有着落,于是好几日没有见萧裕的老人家终于坐不住了。一见孙儿来,她老人家便迫不及待的开口了:“你若真想哄祖母开心,光这点心可不行。”
萧裕一脸不解的看着祖母:“祖母可是有别的想吃的?孙儿改日给您买来。”
老夫人看着这楞头青,慈爱的拍拍他的手“你身边,该有个知冷知热的人伺候着,我也好安心哪,这婚事你说看缘分,我都依你(心理道,先以退为进,等我有了合适的人选便由不得你了),可是这屋里没个伺候的人,祖母替你着急啊,太子的孩子都那么大了,你还是个愣头青。要不?”
老夫人的话还没说完,萧裕便明白过来,祖母她老人家这是要给自己安排个通房丫头了。萧裕赶紧打住,不自在的说道:“祖母,此番正是多事之秋,孙儿整日宿在军营,实在无暇分身考虑个人之事,孙儿答应您,等过去这段时间,遇到合适的马上成婚!您老别急。来喝茶”。
老夫人知道这是又油盐不进了,叹口气道:“罢了,罢了”萧裕赶紧陪个笑脸。祖母又忧虑的说道:“如今贵妃受挫,她多年旁据后宫,绝不是心慈手软之辈,你和太子一体,难免被她盯上,你可要出入当心啊。祖母不求你功名显赫,只要你平平安安便好。日后在军中,吃喝都得多加当心,如若天晚了不要单独回家,找几个侍卫常伴你左右。万事不可大意。这江山更迭时,都是血雨腥风时啊。”
萧裕连忙起身坐到祖母身边安慰道:“祖母,莫要忧心,孙儿定会小心谨慎”祖母拍拍他:“你劳累多日就先下去休息吧,午饭好了我再遣人喊你。”
萧裕便起身行礼:“那孙儿告退。”老夫人摆摆手,他便大步流星的退了出去。
连日的忙碌的确让萧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