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两边城墙靠在一起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发生的,方志文还没有傻到那种程度,自己这边毕竟是要塞营地,城墙怎么可能比对方的更高,若是距离太近,怎么看都是对方占便宜,甚至还能顺势发动反击。
方志文的营寨停在城墙的三里之外,然后,方志文开始挖掘壕沟了,对付坚城,这种东西最管用。
一开始,方志文只是在营地周围挖,目的是防止司马防的骑兵随意靠近营寨,特别是晚上,这些骑兵没事总是在营寨周围跑来跑去的袭扰,很是烦人,一贯喜欢用骑兵去袭扰敌军的方志文也终于被敌军给袭扰了一把。
壕沟挖成之后,敌军的骑兵很难再靠近了,特别是黑夜之中,你不会知道这些纵横交错的壕沟里面,什么地方会埋伏着要命的狙击手,在吃了不小的亏之后,敌军的骑兵终于不敢靠近了,方志文在夜里也能消停一点。
接着壕沟开始向着城墙方向延伸,方志文构筑壕沟的水平非常高,壕沟的布置不但能有效的防御从天而降的巨石、巨弩,甚至连油罐火攻也都做了相当的准备,至于普通的弩箭,是很难攻击到躲在壕沟中的目标的。
开始的时候,司马防尝试用骑兵来破坏和阻止方志文的壕沟蔓延,不过很快他就发现,除了自己不断的损失骑兵之外,几乎达不到任何的效果。
接着司马防出动了重步兵,企图夺占方志文已经挖好的壕沟。甚至打算顺着壕沟反攻方志文的营寨。
不过方志文依托壕沟稍作抵抗,就一股脑的将将士都撤回了营寨,放任司马防的步兵占据了壕沟和周围的地面阵地。方志文则利用寨墙的高度袭杀地表的敌军,在黄忠、方志文、文聘这样的高级射击指挥技能面前,任何成建制的部队暴露在射程内都是极为悲剧的一件事情。
至于壕沟内的部队,他们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方志文只用了很少的投石机,向着固定的几个地方不断的用火油火球攻击,就成功的截断了司马防企图顺着壕沟反击的企图。就算有部分不怕死的冲了过去,后面还有狙击手和敌将的技能在等着他们。
白天撞了个头破血流,到了夜晚就更糟了。方志文的狙击手神出鬼没,从壕沟、地面向着任何暴露的敌军偷袭。司马防发了狠,尝试趁夜大举进攻了一次,结果发现方志文那不规则的营地设置得非常诡异。自己的部队根本就没法展开。能投入进攻的部队相当有限,进攻损失极为惨重,一次进攻就在方志文的营地前面丢下过万的尸体,特别是损失的基层将领数目更是惊人,谨慎的司马防再也不敢尝试反守为攻了。
而方志文则坚定不移的挖着壕沟,任凭司马防父子出尽法宝计策,方志文就只有这一条,挖沟、杀人!
司马防仔细统计过。不管自己用什么办法,只要自己进攻。损失都超过了十比一,这种结果让司马防父子百思不得其解,方志文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关键就在于司马防的进攻,进攻与防御方的交换比取决于双方的将领、士兵和防御设施,千万别小看了地面上这些简单的壕沟,这些壕沟用得好比高大的城墙更有用,而方志文在瀛洲战场上已经是大师级的壕沟战专家了,对付没有经过壕沟战训练的司马防,自然是占尽了便宜。
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伤害比的问题,司马防的进攻确实能给方志文的部队造成一定的伤害,可是,由于壕沟的存在,给了方志文自由撤换受伤战士的主动权,伤而不死,在游戏里等于白搭。而司马防却没有这样的便利了,事实上,方志文部队的基层指挥力量很强,他们的经验也很丰富,从来都是追着受伤的敌军朝死里打,这就是双方高交换比的秘密。
因此,战场的情况就变成了方志文一方老老实实的埋头挖沟,司马防心急火燎的智计百出,但是结果占尽了便宜的反而是什么都不做、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志文,战斗打得非常精彩的司马防,却是损兵折将。
无奈之下,司马防也消停了,他干脆打定了主意,我看你能将壕沟挖到城里来不成?要知道长安城可是有着护城河的,到时候壕沟靠近了护城河,司马防打算直接用水灌进壕沟里,看看方志文还能怎么办?
不过方志文并没有将壕沟挖得那么近,距离城墙三百步,距离护城河也还有两百步,方志文的壕沟还是向着两侧蔓延,转眼之间,在长安城宽阔的东城外,一眼看去全部都是纵横的沟壑。
为何是三百步呢?因为在这个距离上,方志文的基层将领的技能已经能够射到城墙上的守军了,阶位高的甚至能射到城墙后面去,不过那只能盲射了。
接下来司马防就知道什么叫做只能挨打不能还手了,方志文一共有五万两千将士,其中的基层将领将近两千名,这两千名将领分成两班,轮流到壕沟前面朝着墙头的目标扔技能,就算一个技能只能杀死一名守军,一天下来,司马防这边也得损失数千好不好,这可怎么行!?
这无疑是个相当笨的办法,可是这个办法却切实有效的在一天一天的消减着司马防军队的数量,司马防剩下的四十多万部队,也不过是一两百天的事情,反正又没有时间限制,方志文淡定的很,慢慢磨就是了,不着急。
相反,司马防父子很着急,可是急也没有用,方志文四平八稳的,根本就无懈可击,这就是堂堂正正的好处,你很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