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混在抗战>第543章 给美国的诱饵

中国最大的对手不是日本,是美国。

日本虽然貌似强大,可如果中国真正的统一了,那两者也相差不了多少,甚至中国的总体实力还要稍稍强过日本。这一场世界大战就是中国真正统一的前奏。那些曾经给中国造成巨大灾难和无数麻烦的军阀们都撑不过这一场世界大战,就算撑过去了,也最终会在经历了强风大雨之后而愈加强大的中央政府面前最终垮掉。而日本先天不足,同样也撑不过这场世界大战。所以,在东亚,最终的胜利者只会是中国。

而日本战败,欧洲各国更是两败俱伤,苏联也因为种种算计而损失惨重,甚至还失去了在亚洲的重要领土,那么,最终能够跟中国成为对手的就只有美国。

秦卫很庆幸自己之前是写历史文的。因为他写历史,所以才会对历史有所了解,也才能在历史中得到一些感悟。

他知道,美国的崛起虽然不像其他国家那样充满了荆棘,可它同样也不是一帆风顺地发展起来的。曾经,它饱受了英国政府所主导的自由贸易的切肤之痛。它痛定思痛,决心转型,结果却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强大阻碍,并因此而承受了一场更加巨大的阵痛:南北战争!

那场在对美国影响巨大的战争的起因是什么?许多人可能会说是为了解放美国南部的奴隶主种植园的黑奴。其实这根本就是狗屁,不过就是美国佬儿给自己的脸上抹金罢了。那个时候的美国或许有那么几个同情黑人的废奴主义者,可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主流,甚至连末流都算不上。要不然,在经历了南北战争之后,黑人不可能一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依然饱受白人的歧视和欺凌。那时候距离南北战争的爆发已经有一百多年了,注重效率的美国人居然还不能真正的“解放黑奴”,这太不符合常理。

所以,南北战争跟黑人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战争爆发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自由贸易的、农业的、农奴制的南方,与贸易保护的、工业的北方之间的战争。战争的起因是农奴制的南方要求自由贸易,来促进和保证他们的烟草和棉花对欧洲的出口。而中部和北方各州为了保护他们的工业,则要求高关税。因为1812年,第二次对英战争后,英国的工业品大量涌入美国市场,严重威胁美国刚刚起步的工业,于是美国掀起要求国会保护国内经济的浪潮,并于1816年由美国国会通过第一个保护主义的关税法,从此。保护主义日渐高涨。保护主义立法不断。到了1828年。美国关税法更是规定,进口商品的关税平均提高到商品价格的百分之五十到六十。结果这激起了南方的激烈反对,因为这样高的关税,势必招致欧洲各国在进口关税上的报复。使得美国南方出口至欧洲的商品价格水涨船高,美国南方的出口势必受到打击。南卡罗来那州宣布该法在该州无效,并且禁止联邦政府在该州的港口收税。这,才是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索。

林肯最终决定发动战争的初衷根本不是所谓的“废除奴隶制”,而是为了发展本国的工业。之所以要打出这个“废除奴隶制”的口号,无非是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黑人奴隶加入北方军队,从而赢得战争。事实上,黑奴是为美国北方的工业资本家们充当了炮灰,是他们为美国的工业化扫清了拦路的石头。是他们解放了美国北方的工业资本家们,是他们维护了美国的统一。而绝不是什么美国人“曾为少数黑人的自由和权益而发动一场规模巨大的内战……”,这是本末倒置!

如果不相信,那么请看一下美国在战后的安排就知道了:表面上奴隶制度的庄园经济被废除,可在战后。美国的那个联邦政府又把大量的土地和财产归还了原来的奴隶主!那些在战争中流血牺牲的,被“解放了的”黑奴,并没有获得土地,他们要想得到土地,必须花钱购买。然而,战前他们就是奴隶,是没有积蓄的,哪来的钱买土地?!最后,他们还是回到原来的奴隶主的土地上,仍旧被那些奴隶主奴役剥削!堂堂皇皇的《解放奴隶宣言》也并没有涉及美国南方土地的问题,换句话,黑人在这场战争之后的出路,根本不在那个白人利益至上的政府和那个林肯总统的考虑之中。

当然,美国人也是有理由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么!国家打仗,并不代表就要侵吞私人财产,这不合规矩。

秦卫其实也不关心南北战争,更不关心美国的黑人到底是怎么个生活环境,就算偶尔注意一下,也就是当个热闹在看。他关心的是美国由地方性大国到全球霸主的时机终于到来了……此时的美国,依靠高昂的民族主义和长期的贸易保护主义,已经具备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和资本。而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唯一战胜国”,获得全球霸主的地位之后,它很快就会发现,曾经对它造成巨大伤害的“自由贸易”将反过来成为它手中最锋利的一把长矛;再然后,它会将这把长矛投向所有人……

大名鼎鼎的“马歇尔计划”其实就是自由贸易的产物,而它以复兴欧洲之名,最终使得美国控制了欧洲的经济,并且将这种控制一直持续了很久。要不是欧洲各国的实力还算可以,要不是欧洲各国领导人也知道美国人的目的,在经济恢复过来之后就努力摆脱了这种控制,欧洲各国恐怕后世都还是美国的小弟和予取予仓库。而这一点,光看看日本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了。想当初,日本人一边


状态提示:第543章 给美国的诱饵--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