铿——
一只硕大的利爪钉在结界上,四只密布鳞片的爪指穿过结界,劲力直逼白莲,众人正欲重新布下结界,利爪瞬间收缩,一道蓝绿幽光自残破的结界激射进来,尖啸过后,扑楞一声已啄在白莲之上。
可这白莲得天地气运,实为造物之精华,今者机缘巧合一朝得道,已是大日如来的傍身之物,岂会轻易就范,故而泛起万丈金光,成“卍”字护身之状,可这鹏雀乃开天辟地、启智生慧后的首批物主,力道天成,即使白莲一朝得道,但在刚才的破界搅局之下实力受到影响,更别提动物系对植物系的天然相克,故而还是硬生生啄下一瓣花来,冲击之下花瓣周围出现松动,又落下三瓣莲花。
善与恶、佛与魔、道与妖,往往仅一墙之隔,且愈是至善、得道的,愈是与恶、魔为邻。是故修行之路如同攀峰拾阶,越是身处高位越发需要谨慎修持,稍有不慎便会如卵石下山,万劫不复。
沙弥受此惊扰,自此难脱法相,终身只得以金身示人,自有怨气郁胸;又见这恶鸟噬破傍身法宝莲台,杀意一起,修行路上化去的诸多邪念恶意,悉数归来。转瞬之间,丈六金身被四面八方涌来的黑焰包围,肤色渐暗、唇齿渐黑,锃亮的头顶霎时长出三尺黑发,周身黑云鼓荡杀气咆哮,与这洞中的祥和之气显得格格不入,一直未有倒影的白莲,却也悄悄在池中聚起一朵黑色倒影……
此情此景,众人也不好插手,均在扫了一眼燃灯后,在这偌大的洞中布下结界,以备鹏雀遁去。燃灯兰指捏诀,狮子吼呼之欲出,防止爱徒被魔障噬心坏了根基。沙弥并未给燃灯施展“侍候醒神”的机会,便怒目圆睁的俯冲向正吃的津津有味的鹏雀,眼下之势鹏雀也来不及细品,极不情愿地一口吞下莲瓣,在暗黑沙弥将要近身的瞬间,由半尺大小暴长成十丈上下,巨口一张,整个吞下袭来的暗黑沙弥,复又得胜般的对着众人尖啸示威。
燃灯凝神思忖:天地之道修行到极高境界时便会万法空明,洞悉万物,知天时、晓阴阳、察因果、识轮回。但天地之大,自有超脱之物,得天地灵气的灵物,得天时地利的运物,得法门修持的练物,得单果点化的业物。以上种种,即使是后天的成道的首批圣人,也难以于掐指之间洞其行迹、察其因果,须得焚香七日,修持静心之后方可探察。故悉达此番奇遇及劫难虽已知晓,但具体是为何物,历劫多深实难忖度。
眼见爱徒身陷此劫,又被如此凶悍之物吞入腹中,心下焦急;护犊心切,却又不能破此定数,心生忧虑;贸然出手有失风度,袖手旁观又恐妖兽遁走,心有微惧。
于此情势,何容多虑?尽量折中已属不易。
轻捏伏魔法决,袖内金沙随手势流动,金沙之上如附有灵魂一般随心而至,均匀散布在鹏雀周围,霎时洞中金光流转,圆形的金色大球璀璨闪烁,蕴含着霸道的压制之力。鹏雀振起双翅、蹬起利爪,意欲挣扎着冲破金砂束缚,可在这圣人亲自施展的法宝下,显然只是徒劳罢了。眼见强行冲击难以奏效,鹏雀幻化身形,由十丈巨物化为半尺小鸟,但这金沙后发先至,如影随形的依据着鹏雀的身体自由变化大小。众人皆盯着激斗中的鹏雀,何曾注意这落下的三瓣莲花,只在水面停留了片刻,便消失在池中传来的点点气泡间,消失在柔软安详的涟漪里……
女娲看了一眼刚刚归于平静的池水,若有所思的看着白莲,盛开的白莲泛着淡淡金光,安静又宁谧,与此刻的喧嚣显得格格不入,自带一股“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禅意。
鹏雀的尖啸有种巨兽所特有的咆哮感,震撼着山石四野,响动着壑谷星空,可渐渐地这种不屈、坚毅的咆哮变成挣扎嘶哑的悲鸣。随之金沙屏障的膨胀和收缩变得不再规律,形状也变得不再规则,如此反复数次后,在裹挟着哀鸣的闷响中,一道金光穿出金沙,悬浮于笼罩着金沙的鹏雀上方,但见这沙弥金光耀眼,丈六之躯威严宽宏,肤色如金安静祥和,由光头生出的三尺黑发,如戒点香疤般分布于头顶,身上黑云不再,变成祥云朵朵,好一副佛祖尊容!
白莲在这金身的呼应下,渐渐脱离茎秆,花蕊处的莲台愈加清晰,在金色的主色调中附带着五色光晕,旋转变大,最终定格为直径九尺的莲台,飞在金佛脚下,托起这丈六金身。
燃灯大喜,眉目间自有压抑不住的激动之情,众人也皆是浅浅微笑、点头致意着向燃灯道贺。女娲微笑着朗声道:
“今日乔达摩悉达多观白莲得道,得天地无上大德,使后天圣人再添一员,实乃沙门之兴,亦是苍生之福。”
如来声如洪钟合十双手虔诚道:
“晚辈随恩师远涉东土,借贵地、瑰宝了此机缘,复得诸位圣师助力成佛,谢意拳拳。”言毕,于连台之上合十欠身致谢。
“道友过谦,闻道有先后,得道无高下,诸位皆身居圣位,自可以友呼之。”
女娲说的很平和恬淡,洞明空灵之态绝然于世。
且看这鹏雀,蜷伏于地口殷鲜血,背上赫然一个大血窟窿,蓝绿为主的五色光羽逐渐暗淡。燃灯合十双手,轻声叹道:
“这鹏雀凶顽成性,残害无数生灵,今有此劫也是善恶有报因果循环。善哉善哉。”
如来闻言接道:
“此物虽是凶顽,但身如鼎炉,化去我心中戾气,助我脱俗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