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激情三水晚会”何去何从?
为此郭校长特意跟黄瀚交流,也算得上是问计,他心里期望黄颦能接过这负担子。
只可惜,黄瀚也无计可施。
他自己以前用心学音乐是为了打发多余的时间,弄“激情三水晚会”是玩票图个乐子罢了,从来没想过把娱乐当做事业来做。
他不愿意看到黄颦为了业余爱好浪费过多时间,认为以前黄颦那副跟着玩玩的心态蛮好的。
这几年“激情三水晚会”对三水市的发展贡献巨大,已经足够了,花无百日红,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台晚会而已,哪有可能红几十年?
黄瀚年轻时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必看,这几年刻意忍着,都没法坚持看完。
春晚的阵容多么强大?有多少大腕上赶着参加?获得作品的渠道何其多也?
即便如此都无法避免黄鼠狼生老鼠一窝不如一窝,今年差明年更差,越来越差。
由此可见!
一个县级市的晚会而已,绝无可能越办越好。
还好,黄颦没有思想负担,她甚至于不肯答应明年接管实验中学音乐团队。
她跟郭校长和老师们明说:“黄瀚团队”是因为有黄瀚才有团队,哥哥走了,团队就没了。
实验中学音乐团队永远永远替代不了“黄瀚团队”。
这个问题郭校长和老师们当然知道,但是他们知道又如何?
省里、大市里、市里、教育局三令五申,“激情三水晚会”这面旗帜不能倒!
实验中学要不遗余力培养接班人,整个社会都在进步,实验中学的音乐人才越来越多,新的音乐团队应该更上一层楼。
呵呵,郭校长唯有苦笑,他有先见之明,早就决定了,黄瀚高考之日,就是他离开实验中学之时。
能够拿到的荣誉都获得了,高考录取率的神话被他连续刷新。
到了事了拂衣去的时候!
怎么弄新的音乐团队?怎么更上一层楼?留给继任者头疼去吧!
虽然郭校长知道一个团队没有了灵魂人物,这个团队约等于死了。
但并不表示他会消极对待,他是道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之一,做人、做事有底线。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也得把钟撞响了。
黄瀚精选了参加春晚排练的团队成员后。
郭校长命令音乐老师选了十几个初中部的音乐特长生参加,目的是观摩、学习。
这些优中选优的音乐特长生都有两把刷子,有几个甚至于是五六岁就开始学音乐,水平确实高。
好为人师是黄瀚的习惯,这些少年跟着黄瀚还就真的能够学到东西得到启发。
尝试谱曲、填词的也大有人在,有些作品里还真的有能够入耳的佳句。
《宽恕》和《归去来》都是排练成熟的节目,每个星期再排练几次是为了熟能生巧,是为了表演更加自然。
被选上的同学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没人认为占用了学习时间,都表态大不了每天少睡半个小时把排练用掉的时间抢回来。
黄瀚也不认为一个星期花几个小时排练会影响学习,完全可以把星期天下午的时间当做特意放松神经、让大脑休息对待。
十一月初的星期六,孔老板给黄瀚家打电话了,约黄瀚明天三点钟在家里等他,他有要事商量,最好别有外人。
一个星期只有星期天下午几个小时不做题,还被预约了,黄瀚一声叹息。
他只得告诉钱爱国、成文阁,原定的一个小时散打对抗取消。
吩咐他俩通知团队的同学和老师,中午提前排练,他两点五十要请假。
下午,黄瀚急匆匆从实验中学跑回来时,发现孔老板已经坐在堂屋里的太师椅上喝茶,张芳芬在跟他聊天,黄道舟去首都参加排练了,不在家。
这也是黄道舟懂得低调做人,他为黄瀚争取到了在三水市排练的自由,自己愿意巴巴的跑去首都参与排练。
黄道舟已经位高权重,还声名赫赫,能够有这个态度,当然赢得中央电视台的领导括参与排练的职工一致好评。
黄道舟还特别客气,去的时候总不忘了带些特产作为小礼品,只要参与排练,都会请在场的所有人吃饭。
有地位、有名气、有能力、有水平还不傲慢,懂得团结干部和职工,黄道舟的形象无可挑剔,在中央电视台的人缘好着呢。
黄道舟这一次去首都参加排练后不立刻回来,他要去东北。
这是黄瀚指点他去的。
解放初期一直到八十年代末,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同时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
那时的东北不仅仅有地缘优势还有人才优势,拥有太多部属大厂。
然随着沿海城市经济带的发展,大量人才南下,东北工业基地开始没落。
黄道舟这一次去东北的目的是招募技工,只要是技术好的工人,都可以拖家带口来三水市工作。
这没有难度,三角债开始泛滥,东北有太多企业被拖累,陷入停工、半停工状态。
在东北国有企业大量破产倒闭前去收一二百技工,这些人就是种子,到了九十年代根本用不着再去招人。
那时被逼无赖只得下岗的工人,但凡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肯定会自己找来三水市投靠老乡,请他们介绍工作。
这又是阳谋!
因为三水市本地的劳动力已经不足以支撑起庞大的用工需要。
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