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最后一个北洋军阀>第八百五十五章 闹心的斯大林

现在伟大的窃国大盗斯大林同志很闹心,国内政局让他闹心,外国干涉让他闹心,更闹心的是昔i一直老老实实的波兰军队居然悍然向苏俄宣战了,两年前波兰军队攻打过俄国,占领了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现在这些无耻的波兰人又来了。更能让他气氛的是那些曾经臣服于伟大俄罗斯民族的拉脱维、亚克罗地亚等国也想俄国要领土了,他们是想要瓜分俄国啊。

无耻,太无耻的,斯大林一拍桌子,这简直就是内忧外患啊。

斯大林有些羡慕东边的那个邻居,中国,在他的桌子上放着一张照片,是王茂如的照片。这个男人,从一个地方军阀通过战斗,谈判,妥协,分化,打击,拉拢等等手段,最终将四分五裂的中国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让世界不再敢轻易地瓜分中国,的确是很有手段。最让斯大林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可以成为元首的情况下,他为了国家统一宁可放弃担任元首。这也是斯大林对王茂如最不满的一个地方,如果是他的话,就要先杀掉这些反对者,最多是晚一年两年,也总比存在反对声音的好。总之,斯大林对东方的这个男人很感兴趣,这个比他小八岁的中国人的一切都让他觉得特别神奇。

“报告。”

“进来。”

斯大林的秘书官波斯克列贝舍夫走进来,说道:“报告,斯大林同志。我国驻中国特别办事处联络官阿道夫.阿布拉莫维奇.越飞紧急电报。”

“有什么能比欧洲国家进攻苏维埃俄国还重要的事情吗?”。斯大林问。

波斯克列贝舍夫说:“鉴于白匪向东逃窜,中**方与今i开始进行军方最决策高层大讨论,来确定对我国的战略。是站在欧美国家一方对我国开战还是保持现在的和平状态,更或者与我国交好。”

“中国人是无耻的,中国民族是无耻的不讲信誉的。”斯大林说道,“但是,我们现在的军队全部调集到了西部,不能及时地与中国人作战啊。”

“是的,中国人也很犹豫。”

斯大林想了想。觉得这件事非常紧急,如果苏俄不立即想出对策,一旦中国决定站在欧美一方对苏宣战——据说。伊朗和英属印度也准备对俄进行蚕食进攻,那么苏俄的退路只有北冰洋和北极熊作伴了。

托洛茨基的电报也及时地发了过来,他奉劝斯大林要理智对待与中国的关系,尽量拉拢中国。最好能够以利益挑拨中国与沙俄残余势力交战。以此让双方两败俱伤。如果托洛茨基看过中国的三国演义,就一定能发现,现在的情形与袁家余孽投奔辽东公孙度何其相似也。托洛茨基的想法也是正确的,一百七十万俄国人逃向中国,如果让俄国人进入西域,这即将使得西域人口比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不可能接受俄国的政治避难请求,这其中包括近五十万的军队,中国岂能接受?

斯大林对着托洛茨基的电报思考一番之后。觉得他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是自己若是按照他的想法进行。则显得自己成了他的应声虫。斯大林很是头疼,忽然契卡的主席缅任斯基跑了过来,告诉他一件很严重的事情,契卡前任主席捷尔仁斯基批评斯大林的领导能力。捷尔仁斯基可是苏俄的高层领导人,他手下一大批簇拥,他不拉帮结派,生活自律,不近女se,不贪污受贿,不管是从他的个人上还是从他的行政上还是从他的威望上,斯大林对于他都忌惮无比。

“难道他投向了托洛茨基?”斯大林紧张地说。

“这倒没有,我们的人跟踪之后发现他没有和托洛茨基有任何联系,他只是单纯的表达观点。”缅任斯基说道。

斯大林长长地呼了一口气,要是这两个人联手,那对于自己的统治就太不利了。这也难怪斯大林紧张,托洛茨基是苏俄红军的缔造者,红军中百分之八十的将领都是托洛茨基提拔,尤其是在他全面掌握军权之后,几乎所有的红军高级军官对托洛茨基都表示支持。斯大林曾经以今年年初托洛茨基下令撤军战略xing诈败为借口,以列宁之口处决了两个托洛茨基的元帅,这更加激发了斯大林和托洛茨基两人之间的矛盾。

捷尔仁斯基和托洛茨基之间没有关系,这就好办了,斯大林忌惮的是捷尔任斯基的威望,其实尽管斯大林掌握了契卡,可是只要捷尔任斯基一句话,契卡可以完全不听现任契卡主席缅任斯基的话,重新掌握在他的手中。由此可见捷尔任斯基在契卡们心中的威望,斯大林也不敢轻易对捷尔任斯基下手,他害怕一旦他下令暗杀捷尔任斯基,那些契卡会立即回过头来杀死他自己。

不行,一定要让捷尔任斯基死亡,一定要掌握一支部队,完全效忠于自己,恰恰在此时,一个小人走进了斯大林的视野。这个人就是捷尔任斯基的前助手亨里希.格里戈里耶维奇.雅果达,这个仅仅受过小学教育的人是高尔基的童年好友,经过高尔基推荐给列宁。雅果达这个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特别受到列宁的信任,列宁以为他是自己的人,于是将他派到捷尔任斯基身边。

雅果达这人本来就是墙头草,不值得信任,捷尔任斯基没有看清楚他的面目,对他信任有加。不过这人也办了一件很不成功的事情,那就是处决沙皇一家不成,反倒让沙皇一家跑了,这才酝酿了了七年的俄国内战。此事之后,雅果达被撤职派到远东做农场主,负责监督政治犯。

雅果达在远东以残暴


状态提示:第八百五十五章 闹心的斯大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