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网络游戏>网游之武安三国>383历史上徐州分析

说道徐州,这里同样不得不提一下,徐州当地的世家,就如同荆州世家差不多,陶潜因为年事已高,更加无法掌控这些徐州世家。

而徐州世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曹家和陈家。

曹家的代表曹豹、曹宏,曹豹自陶谦上任以来,到196年被张飞斩杀,期间一直可以说是徐州本土军事力量的代表人物,而曹宏也让陶潜留下了亲小人远贤臣的典故。

而陈家的陈、陈登父子两更是把到徐州的几个诸侯,像陶潜、吕布、刘备,甚至曹操都玩弄于股掌之上。

即便曹操攻克徐州,把徐州委任给臧霸,但陈登依然担任广陵要地的太守,屡次抵挡住江东孙氏的进攻。

可以说是如果世家出身的陈登,其目光不局限于自己这一亩三分地的话,甚至有可能日后取得的成就不下于那些王佐之才,而不会像历史上那样玩弄诸侯,结果自己最终不过一太守职位。

因为这些徐州世家导致徐州军队面对并不强大的曹操军队时,居然一败涂地,把陶潜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气的没捞到安享晚年,直接郁闷离世。

甚至让陶潜三让徐州给刘备,对众人说出了自己两个儿子性格懦弱,难成大事。

不少人认为陶潜三让徐州给刘备,是因为刘备能力过人,而且当时徐州面对曹操的威胁,所处的环境也不是很好,所以才有让徐州给刘备。

首先来讲陶潜儿子问题,如果相对于沙场老将陶潜来说,别说自己两个儿子,哪怕那些名士诸侯,相比之下大部分人都算懦弱。

如果陶潜儿子真的不堪一用,又何必多次一举呢?

不过历史上并没有找到陶应、陶商的事迹,最起码说明这两人非常听从父亲陶谦的话,再联想到陶谦武将出身,自己的两个儿子怎么可能不学文识字,甚至学点兵法、武艺。

也就是再不出众,混个小官当当也是没什么难度的。

另外也要从陶谦本人的出身考虑,陶谦乃徐州丹杨人,而丹杨在当时最出名的就是丹杨精兵,有句话叫“天下精兵出丹杨”。

大部分人分不清丹杨、丹阳,当然也是因为史料和各种转载笔误,把徐州丹杨郡和扬州丹杨郡都写成了丹阳郡。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三国鼎立三家和丹杨兵都有一些很重要的联系,比如刘备前来帮助陶谦,陶谦便分四千丹杨兵给刘备,可以说刘备真正混出名声的资本就是这些丹杨兵。

而历史上曹操在讨伐董卓最后阶段,追击董卓被徐荣伏击基本全军覆没,也是跑到丹杨募兵,不过路上新兵炸营,曹操击杀叛军后,仅得余部一千余人,这一千余丹杨兵就是后来曹操起家的根本。

甚至江东霸业的奠基者孙策准备南下江东时,早先结识的好友周瑜便带着士兵去支援孙策,而这些士兵哪来的呢?当时周瑜的叔父周尚为徐州丹杨太守,因此周瑜带的自然是丹杨兵。

当然另一个证据是江东不给孙策南下,如果是丹阳兵而不是丹杨兵,周瑜如何带着兵渡过长江,北上支援孙策南下江东……怎么也说不过去。

关于丹杨兵的记载,甚至考究到李陵进袭匈奴时期,便是以五千丹杨精兵抗击匈奴八万精骑,击杀上万人,差一点就跑回汉界。

如此说来,陶谦都能分给刘备四千丹杨兵,自己岂能没有一支丹杨精锐?这些丹杨精锐岂能不认识陶谦的两个儿子?不过就连陶谦加上丹杨兵都无法控制徐州局势,更不用说两个儿子。

陶谦不想自己儿子们被当挡箭牌推入火坑才是儿子不仕的根本原因,而不是两个儿子懦弱无能。

至于陶谦让徐州这事,历史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至少可以肯定刘备刚到徐州而且陶谦身体健康,陶谦是不存在让徐州的想法,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屯小沛,这是什么行为?

建安六年(201年),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往投刘表。刘表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遂屯于新野。荆州豪杰都前往归附刘备,引起刘表的猜疑,刘表暗里提防刘备。

拿陶谦的行为对比一下刘表就知道了,这两个诸侯采用的其实同一个操作,刘备对于刘表来说和张绣并无太大区别,但刘备此人相对来说却有很大的野心,一直喜欢结交豪杰,就拿糜竺就知道了,刘备在徐州时也必然拉拢当地的一些势力。

而陶谦在病重之时,知道自己不久于世才向糜竺说可以让刘备担任徐州刺史,并没有《三国演义》中的三让徐州的佳话,至于陶谦是否出于本心,谁也不能保证。

不过糜竺在陶谦死后迎接刘备,刘备却并没有同意,等到孔融和陈登出面,刘备这才同意,孔融和刘备之间有py交易,只不过给刘备正名而已,不算什么。反而是陈登的出面,相对于富商糜竺,陈登则是代表了部分徐州世家,如此之下才有了刘备接任徐州刺史的结果。

后来的结果证明,刘备也是被徐州世家给利用了,或者说欺骗了,担任徐州刺史一年后,刘备率军抵挡袁术的时候,老巢居然被苟延残喘的吕布端了。

至于吕布偷袭下邳,按照历史记载张飞留守时杀掉曹豹导致徐州混乱,历史上张飞可不是有勇无谋,不可能平白无故的杀曹豹但曹豹身为徐州大世家,刘备自然对其不薄,其中的原因想必有很多,让人无法猜测。

总的来说,如果把吕布算客将的话,那么吕布反占领徐州,可以算是三国为数不多的下克上


状态提示:383历史上徐州分析--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