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仙侠修真>太一仙道>第364章 德元洞天

太白山的地貌类型决定了其充分发育的河流有十条,其中最主要的四条河流是:湑水河、石头河、霸王河和黑河,均发源于太白山。

太白山是我国最大的山字型构造体系——祈连山、吕梁山、贺兰山的弧顶。太白山也是一座道教名山,据《云笈七鉴》卷二十七记载,太白山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即德元洞天,周回五百里。

《初学记》载:太乙山,西去长安二百里,山之秀者。

中有石室灵芝,常有一道士不食五谷,自言太乙精人。

在大太白海东南峭壁上有一神异山洞——雷神洞,其内有万年不融之冰。

此时正值孟春,山林吐芬芳,鸟语伴歌行,可谓:

嫩绿初染千梢鲜,山花情怀更烂漫,万紫千红锦绣展,粉杏红桃如帛绢。

黄棣如锦,梨樱团团,鹅黄的棠棣、蒲公英,紫红色的紫荆花、丁香,金色的报春花、叶上花、水百合、金银花。

几十种杜鹃、绣线菊、乌头花,点缀如星。

红白粉紫,色彩斑斓,似云霞落地。

沿途之上,林茂草丰,莺歌燕舞,溪水飞溅,蝶翻鹞翔。随着海拔的增高,气候变幻莫测。

古诗云:朝辞盛夏酷暑天,夜宿严冬伴雪眠。春花秋叶铺满地,四时原在一瞬间。

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谱系建立起来的庙宇建筑群,即所谓“十里一寺,五里一庙”。

四人先路过太白庙,现有道教殿堂三处,分别是延福宫、王母宫、太白殿。

此道观住持是全真派龙门第三十一代弟子倪世玄道长。倪世玄道长,山西曲沃人,自幼慕道,一九九五年出家于太白山青牛洞道观,拜杨兴泰道长为师,现负责太白庙道观的修建及宗教活动事务等事宜。

太白庙历经风雨,急待修复。

又过灵官台、老庙子、将军庙、跑子梁到达大爷海。

大爷海道观的主持是杨兴泰道长,毕业于中国道教学院首届坤道班,16岁入道于太白山拔仙台道观,拜任法融道长为师。

多年来,对道教信仰虔诚,深悟玄机妙理,被广大信众颂称为“太白女神”。

目前,杨兴泰道长正致力于修建太白山大爷海道院的首期工程——太白殿。

还有一位李信龙道长,四川大竹人,一九八五年出家于太白山青牛洞道观,拜孔诚忠道长为师,现任太白山文公庙道观主持、大爷海道观主持,负责相关的宗教活动事宜。

和三位道长聊天的过程中,谈到现在许多年青人,到网络上认师父,或者以为有皈依证就算皈依。这种观念实际是错误的。以下为三位道长的谈话摘录: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人本身就在道中,但又为什么要皈依呢?皈依是什么意思呢?皈是指回到家中,心有所归。现在人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如同落入茫茫大海,心灵没有归属,精神没有寄托,人生没有方向。

皈依三宝以后,心里就会对生老病死,人生诸苦求得解决方法,通过修炼自己,获得心灵的宁静。

皈依道教的人,不受年龄、经济、地域、民族的限制。皈依,是修道的开始,目的不是在于取得道士资格证,可以进道观里混日子,也不在于你是某大师的弟子,可以出去炫耀身份。

皈依的目的不为名不为利,甚至也不为解脱病痛之苦,而是求得心灵的解放。

学最上乘发最大愿,渡已渡人。

诚心持戒,一心向善,即可称为道门弟子,而不在于一纸之凭。

道是大智慧、大清静、大慈悲。皈依于道,就是抱着道心去修行磨炼,永脱轮回,走向解脱之路。皈依于道是最根本的,是皈依的本体。

皈依有什么好处呢?经文里有句话:一入大乘路,不计年劫多。皈依后要守戒,远离恶业,清静自己,减少yù_wàng,增长福慧,发出世之心,再完成自己的社会家庭责任后,修出世之法,成为真正的道人。

三人听得暗暗佩服,确是得道之人的肺腑之言啊,依依告辞之后,又登上顶峰拔仙台。此处相传殷周之战结束之后,是姜子牙封神之地,故名“拔仙台”。

拔仙台孤高峥嵘,参天入云,现留有拔仙台庙宇遗址十六间,分前后两院,高石墙,铁瓦房庙建立在三面凌空,一面高旷坦荡的高山平原之上,十分险要,拔仙台四周悬崖峭壁,雄险无比。群山围揖其下,如众星捧月。

南北气流翻越之时,头顶霞光万道,瑞气千条。放眼望去,千山竟秀,万壑藏云,峰如海岛,岭似飞舟,时隐时现,景象万千。足下白云飘浮,夕阳独照,雾气彤彤,云涛汹涌,向阳峰岸一片赤红,观者魂魄飞扬,衣袂飘飘,四人互望,感觉立时有成仙之幻。

拔仙台庙宇正殿供奉周武王,旁供三太白、姜子牙、护法力士、救命药王等都是铁铸木雕,神像底坐背后铸有明万历十三年、清道光、清光绪等字样。

由于历史的原因,道、佛、儒三教在太白山相融相通。拔仙台曾有一座三圣殿(三圣:老子、孔子和佛祖),门上的楹联开宗明义。

上联:植松树栽桃李树栋梁九州昌盛万木荣

下联:想忠恕念慈悲思感应三教同源一心境

在拔仙台的东南,有大殿三间,雕梁画栋,气势不凡。这就是九霄天宫第一门──南天门,海拔高度3112米,站在殿前,向北遥望拔仙台,高耸入云,南望群山起伏,如九天骏马奔腾,悬崖沟壑绿树葱茏,


状态提示:第364章 德元洞天--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