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占领金陵,多尔衮大肆封赏有功之臣和金陵降臣。
随后,任命莽英为征南大将军,命其分派各路人马,迅速夺取更多城池。
鲁王朱以海在右佥都御史张国维、刑部员外郎钱肃乐、吏科给事中熊汝霖、兵部左侍郎朱大典以及江南名士黄复州等人的拥戴下,在绍兴以“监国”名义,抗击清军。
得知鲁王即将成为下一任大明皇帝,蚤黾豨大喜,急忙说服陈八两招兵买马,并大张旗鼓地放言要起兵勤王。蚤黾豨本意是想给自己造些影响,没想到却引起了莽英手下小将图里安的注意。
图里安是莽英的亲侄子,随伯父征战江南,一直被伯父拴在身边,寸功未立,正想捞点功劳。听说清风寨里有股土匪正在招兵买马,要起兵勤王,图里安马上找到伯父,请一支将令要去扫平清风寨。
莽英知道清风寨里有股土匪,千八百人,不足为虑,也有意锻炼一下侄子,便派了一位心腹将官协助图里安。
图里安率领三千铁骑,神不知鬼不觉地突然出现在了清风寨山脚,把个陈八两立马吓懵了。什么什么?清军?他们从哪儿来的?天上掉下来的吗?这家伙自占山为匪以来,不过就是打家劫舍,小打小闹,哪见过这么大的阵势?再看蚤黾豨,他还不如陈八两呢,早吓得体如筛糠了。
这翁婿俩一合计,干脆,投降清军吧。图里安刀未出鞘、血未染刃,白捡了一千多人马。
这一千多人马被图里安单独编成了一支队伍。“清风,大清,与我们还挺有缘,干脆就叫清风营吧。”图里安心血来潮,给这只降军起了个名字。
随后,莽英派出一万人马攻打宁集,清风营被纳入了先锋营。
……
留给郭济庭和高赞的时间不多了,是继续对峙,还是化敌为友?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郭济庭也曾就是否投奔鲁王进行过深思熟虑,但是思来想去,他还是不看好朱以海。原以为可以划江而治、保住半壁江山的长江天险,竟然被清军轻而易举地突破了,江北、江南连失重镇,南都金陵瞬间便被占领,看来,大明宗室已经无力回天了。原来幻想的像南宋一样划江而治,是不可能了。遍观朱家现存的诸王,没有一个可堪大任。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当然是给自己寻找一条稳妥的后路。
第一步,要确保自己在孙彪军中的领导地位。郭济庭非常清楚:南都朝廷完了,孙彪所部便成了散兵游勇,接下来,这只军队会成为诸多力量的争取对象。如果自己不尽快掌握这只军队,就会被孙彪、孙振牵着鼻子走。而且,现在的自己非常危险,孙振肚子里一直打着小算盘,自己很有可能会被他们排挤出这只军队,弄不好,还有性命之忧。好在军师侯若愚与自己的关系越来越近了。有他的支持,胜算还大了一些。
第二步,靠着这只军队,可以游刃于各方势力之间。除了咄咄逼人的满清,大明残存诸王、大顺余部、大西政权张献忠……都已经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那就不妨像条泥鳅一样,先巧妙地栖身于当下这堆烂泥中,不到最后关头,不做出最终的选择。
南都朝廷的垮台,让郭济庭和侯若愚开始调整策略,原来他们幻想的招降高赞,现在变成了联合高赞。不要小看“招降”与“联合”两个词汇的区别,这等于是自我降低了身份,示好的程度更加强了。
最最重要的是,这两只军队合二为一后,郭济庭才更容易发挥他的平衡作用。
郭济庭这边做出了策略调整,孙彪、孙振那里也有了变化。当初来到宁集,孙彪、孙振只是不想和高赞开战,一来为了保存实力,二来是真不想向当初的亲戚朋友开刀,自相残杀,怕是到了阴间都没有脸面见列祖列宗呀。对于郭济庭的招抚策略,孙彪、孙振是不以为然的,因为即便招抚了,那也是各过各的日子。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南都朝廷没了,如果把高赞招抚过来,那就只能一个锅里抡马勺了,那我们哥俩的地位不就更低了吗?
带着郭济庭的密信,姜毅再次来到了宁集。先是找到关观,关观带着他来见高赞。
郭济庭在信中分析了当前形势,表达了双方联合的诚意。高赞看后,很随意地把信放在了桌案上,高赞这个细微动作让姜毅心中一紧。
果然,高赞提出了自己的顾虑:“姜……姜公子,”高赞本想称呼姜毅为“御前大人”,可是南都朝廷已经没了,他这“御前行走”的官职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看他那么年轻,叫他“大人”也不太合适,这年轻人玉树临风的,干脆称呼他“公子”吧。
“姜公子,郭将军在信中提出了两军联合的建议,说实话,我对这个建议还是挺有兴趣的。但是,联合以后呢?谁为主?谁为次?他可是没说呀。”
对于这个问题,来之前姜毅不是没想过,但他没好意思问郭济庭,现在人家高赞提出来了,姜毅只好又将球踢了回去:“高将军,可否说说您的想法?”
高赞道:“真人面前不说假话,若论两军人数,可能是你们超过我们,不过,也仅仅是多了两千人而已。若论实力,我高赞不是吹嘘,我们要远远胜于你们。姜公子,你说呢?”
“嗯……”姜毅略一沉吟,道,“高将军,据我所知,莽英已经派出人马向宁集袭来,当前形势下,满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我们应该赶快联合起来,携手御敌。如果在联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