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才也说了,我们需要有我们的舆论核武器,所以米国的三口径模式其实是值得借鉴的,因为这是舆论核武器的技术原理。
再看我们现在的处境,别人已经打过来了,所以我们现在既要保住国内的舆论城池,还要加速布局国外的舆论版图。
我相信今年领导们特别在意舆论这个问题,也是因为看到了受到西方舆论围剿后我们国内的舆论变化,因为看到了就是会有华夏人相信西方的那些鬼话,再加上国内这几年越来越猖獗的一些所谓的公共知识分子,高举着为国家提意见的旗帜,干着破坏内部团结的勾当,可见外部舆论势力已然开始渗透。
至于国外的情况那就更不用说了,那么我们现在有什么?从目前来看,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力量这一块,我们华夏是占优势,包括风信,包括钉钉,我们其实已经在互联网舆论上占据了一点小小的先机,而且这个优势是涵盖国内国外的。
而在专家这个领域,我们风信多年前开始跟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还是比较成功的,我们现在有很多深受大众喜爱的科研工作者,我相信至少在国内,他们是有能力打碎公知们的谎言的,但在国外,我们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还没有什么影响力。
至于我们的官媒,或许是最薄弱的一环。”
领导们对视了一眼,孟谦继续翻动ppt,“我们可以看看米国的官媒,这是米联社和路透社在msn上的表现,我做了一些简单的截图,各位领导可以看一下。
米联社和路透社首先做到了一个国际媒体的标准,那就是时效性,他们总能第一时间掌握全球各地的热点新闻,这是他们的实力,也是我们国内媒体需要加速改进的地方。
同时,米联社和路透社在msn上的新闻发布模式是非常亲民的,路透社的粉丝甚至超过了米国一线明星,而人人日报在我们风信上的粉丝数量一直都处在中游水平。
再看米联社和路透社对互联网媒体帐号的管理,毫不扩张的说,小编24小时轮值上班,积极回应网友评论,大量运用网络语言,路透社甚至还经常搞抽奖活动。
作为米国的官媒,米联社和路透社至少在msn上的表现是非常下沉的,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下沉,吸引着大量的网民,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这种下沉也确实破坏了米联社和路透社曾经给大众带去的严谨认知,甚至有时候会发布一些错误的信息,但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就是一个可以好好斟酌的东西了。”
几位领导小声讨论了一会儿,示意孟谦继续。
“所以对于如何建立我们的舆论核武器,我有六点建议。
第一是加快我们的媒体海外基地布局,除了在各个国家成立分站,我们也可以学习霓虹国,通过收购西方媒体来加大我们在西方的基础舆论力量,在今年的次贷危机之下,各行各业都受到了重创,媒体行业也是如此,据我了解欧洲现在有十几家规模中上的媒体正在面临破产,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出手。
第二是寻找舆论盟友,米国之所以能能在国际上通过舆论如此污蔑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拉拢了欧洲媒体,在这件事情上,他们达成了舆论联盟。十几个国家都报道一样的情况跟一个国家报道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哪怕这个国家是米国。
我们华夏舆论力量到目前为止都显得单枪匹马,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寻找我们的盟友,形成舆论联盟,这是一个效果倍增的事情。
第三是官媒下沉,互联网就是一个拉近人与人距离的技术,距离感在互联网上或许存在天然的相悖性。
第四是加速专业媒体的发展,在更多领域推动专业媒体的布局,形成对应领域的专业生态,提升华夏在各个领域的全球专业形象,形成我们的专业影响力。
第五是反击机制,我们可以不干预别人家的事情,但我们不能一味的防守,我们可以不主动出击,但我们可以反击,因此我建议成立国际舆论研究中心,随时跟进国际舆论的发展方向,掌握并挖掘出舆论话题,当别人攻击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对应的反击,打造我们的舆论威慑力。
最后就是加大文化输出,我是认可一个观点的,为什么西方这么喜欢拿我们华夏做文章,因为他们老百姓一点都不了解我们,他们甚至都搞不清楚华夏具体在哪,到底有多大,连一个最基本的认识都没有,所以华夏对于政客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政治敌人,可以肆意的抹黑,反正老百姓啥都不知道,也没多少人会选择来华夏工作学习,更不会有多少人定居。
所以舆论战的基础其实依然是综合国力,但在综合国力就是这样的时候,文化输出就是一个很好的武器,我们没有办法通过综合国力来让世界认识我们,那我们就通过文化输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夏。”
“现在文化输出最好的渠道,也是互联网吧。”
“可以这么说,这几年互联网带来来很大的变化,但我认为未来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只会更大,所以我们应该好好重视互联网的力量。”
“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有领导提出看法,“我们也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网络文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注意到网络文化中充斥着暴力,犯罪,sè_qíng等元素,这在我们内部也是争议非常大的一个东西,这些元素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来说很可能会起到错误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