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极品校长>第二十六章 中国的民请教师

李军打老婆打儿子是很有名的,现在可能上了些岁数,儿子也大些了,有所克制收敛,但虎势还是常显不隐,说话张力可畏,一贯强势作风,已经深入家人的骨髓里。

但应该承认一点,儿子在他的高压政策之下,人为做事,学习成绩都不敢怠慢,几个儿子都先后考了出去。而他弟弟的几个孩子都学习不行,是老师叫家长的常客。对弟弟和妹妹他承担着责任,可弟弟和妹妹不爱学习,也学不进去,他都无能为力,对侄儿侄女他没有责任,有人管理,用不着操心。

自他贿赂村支书当了民请教师以后,他就决心在这条路上开辟自己的人生道路。在当时,这是一条农村人通向公家人,端起公家饭的重要途经。

中国的社会现实,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又从漫长的封建社会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落后,文化落后,能读起书的人,比例极小,大多集中在统治者阶层。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又增加了动荡不安、饥饿、生灵涂炭、流离失所,和外部强加的掠夺、不平等,决定了当局者和社会更是没有资金、精力、愿望,投资于教育,文盲人数急剧增加,少得可怜的学府,也面临着资金短缺,存继为艰的境地。

在民族存亡之际,为数不多的学府里的精英们,摇旗呐喊,鼓动民众,为民族存亡敢洒热血,拯救深重灾难的中华大地。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一穷二白的烂摊子上建设新中国,困难重重,人材奇缺,读过书的人都被请出来,为国效力。

教育仍是最大的短板,没有资金,没有校舍,没有教师,于是一个新名词随之而诞生——民请教师。最初的民请教师,不但要筹集资金,还要修建校舍,可以说勤工俭学,兼学别样。

这让人们想到党领导民众闹革命时的初创时期,因陋就简,土法上马,膝当桌,枝当化教育的空前绝后的丰彩历史。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教师没有固定者,有一技之长者都可以为师。可见民请教师的命名和实践者是孔老夫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荣的传统,千百年来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文明,发扬智慧的有效手段。千百年来用这种形式延续了多少优秀文化,中国的近代革命史,把这种形式的传授发挥到极致,应用到再无潜力可挖的地步。

工人识字班,工人夜校,农民讲习所,夜大,随军学校,抗大,都没有固定的教师,有智者都可以上台讲,讲阅历,讲体会心得。

在人数众多的中国,学校凤毛麟角,因陋就简办学,随时随地办学,以解决燃眉之急,解决实用问题就成为必然。

在文化革命前,现代意义上的民请教师很少,因为政府忙于巩固政权,学校也很少,各大学校毕业的学生,基本上应付对教师的需要。文化革命期间和后期,及改革开放一段时间,政府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也意识到知识对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在经历了知识无用论,到知识有用论,政府提出加大办学力度,各大村子,或几个小村子联办学校。

于是学校到处开花,教师需求成倍成倍地增加,政府的教育部门只能一个学校委派一两个公办教师。而这些公办教师也是前不久转正的民请教师,学校不足的老师只能由所属村子派遣。因学校是他们村子的,自己的学校自己不派人谁派人,自己的孩子自己不教育谁教育。一个学校百分之八九十是民请教师充当主角,教师的水平良莠不齐。

民请教师有转正的机会,有可能成为公家人,所以村支书和村委会成员在派遣民请教师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孩子或亲戚。学校成为村支书和村委会成员争相耍权的部门。至于他们的孩子或亲戚的孩子能不能胜任,他们不管,也不懂,只要占据名额,没有过关的标准,也不上报教育单位考核验收,试讲面试。

下面讲一些民请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趣闻轶事,惊心触目,发人深思。

鞋(xie)读第二声,但北方人,特别是陕北人方言读:hai读第二声。民请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脚上穿着(hai),第二声,怎是(xie)第二声!在教的时候,xie,声母和韵母都读的比较正确,但在落声时归结到hai读第二声。

地理课上的火山,火岩浆,如铁水似的,高温流动是它的独特特征。民请教师却用比喻,如人拉肚子,哗啦啦!哗啦啦!全班学生哄堂大笑,要笑破肚子。

民请教师文明言语差,不分场合地点,语言粗鲁,甚至下流话都在课堂出现,脏话骂学生。

一个女学生,也许初来月经,坐立不安,臀部左右移动,被老师看见。老师走到跟前,让学生站起来,老师抹了一下凳子面。老师随即骂道:“没有求呀!耐上求了!”全班学生笑了,这个女学生却哭了。再没有认真听课,直至放学,仍然很悲泣。

女学生回到家,悲悲泣泣。家长问遇到什么事了,谁欺负你了?女学生哭泣不语。在父亲出去之时,才向母亲叙说了原委。家长非常愤慨,赶到学校告状,学校只能给当事老师发火,你怎能如此粗野!这是学校,这是课堂,不是自由市场,不是为所欲为的地方!

学校想辞退,但这是村支书的孩子,有情为重,村支书是农管会的,得罪之后,学校别想正常过下去,许多东西是要不来的,只得作罢,批评教育,不了了之。

民请教师承担着


状态提示:第二十六章 中国的民请教师--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