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离开偃城向东走了一日后,顾道远又突然发现赵青儿不见了踪影。
但她却留下了一封书信,信边还有张字条,写明请求顾道远将信交给她的父亲赵之海。
顾道远这才明白,赵青儿是知道萧坤无法说服萧子硕后便想亲自前去营救萧槿,而之所以她会跟着自己回秦,多半的原因便是赵青儿想掩盖自己的行踪罢了。
顾道远虽然心急如焚,但他也确实没有了办法,总不能为了赵青儿再将兵马调回东京吧。
左思右想之下,他只好派出些亲兵折返回东京城去找寻赵青儿,自己则带着大军继续回秦了。
一个月后,顾道远一行顺利的回到了秦国。
一万秦岚军在钟旭的带领下回到了绥北,而两万河西军则在江户的率领下一进燮玉关便直接北上回到了上党。
顾道远则和方恒心二人来到了西京复命。
此次入齐
,秦国虽然实现拥立萧子硕为齐君的目标,但是并没有想到这其中却是一波三折,若没有凭空出现的萧槿的话,恐怕现在齐国已是萧子堰为君了。
所以顾道远等人的脸面上自然没有什么光彩。
况且萧子硕就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完全没有当初在秦国为质时的谦卑与恭让,这是让秦国人始料不及的。
但是,对于秦国来说在客观上让齐楚两国交恶的目的也算是完美的实现了。
不仅如此,楚国的令尹被抓,十万深入齐国的大军怕也都是凶多吉少。
依着楚国一贯的强势,齐楚之间爆发大战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若是萧子硕不想亡国,自是会求到秦国人头上。
再有一个多月便是齐国新君的继任大典了,由于楚国不可能会派使团前去恭贺,所以秦国便决定派出使臣携带重礼去向萧子硕表明支持齐国的立场。
原本雍叔召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在臣子中他是右更,百官中的爵级最高者,在公室里他是当今国君的叔叔,德高望重,所以齐怀公的丧礼便由他代表秦国前去吊唁。
但此次出使,赵之海却破天荒的主动要求赴齐,虽然雍叔召和方元恒都觉得有些诧异,但见秦公点头,二人也都没有再说些什么。
虽然三人平日里争权夺势,但彼此之间对于对方的能力和对秦国的忠诚却是没有一丝怀疑的。
赵之海要去齐国,自然有他去齐国的理由,虽然二人始终觉得蹊跷,更不明所以,但他们仍旧给予了赵之海最大的尊重。
此次出使,自是不可能再像上次那样派兵深入齐国,但必要的震慑还是要有的。
方元恒当殿承诺将派河西八万大军以及朔方四万大军全部调往上党一线,陈兵十二万在黄天渡口蓄势待发。
而距离东京更近的燮玉关一线,雍叔召也从守卫京畿的十万大军中抽出一半,与五万守军合兵一处,为赵之海出使摇旗助威。
当距离萧子硕登基只有一月之时,赵之海便带着顾道远、赵之梁、钟旭、王敏等人领兵五千,正式东出燮玉关,进入了齐国境内。
使团一行在齐国走了十余日,沿途各地官员也都以最高的规格接待着秦国来使,只不过让赵之海有些困惑的是,齐国河东郡的守军似乎并不太多。
虽然他们事先早就已经知晓原本河东郡的守军中有五万人马随着廉闵南下了,但一路所见下,只有一些颇大的府县还驻扎着不多的兵马,其余的小县城竟然组织起了地方百姓在守卫城池,这让赵之海等人还是觉得有些诧异。
在与地方官员的一番询问之下,赵之海等人这才知晓,原来齐国在之前的一个月间竟然举国都在追杀楚国人。
据说与楚国相邻的泸云、通南两郡的百姓竟然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被杀了数万,而两郡有近百万百姓在巨大的恐怖中相继逃入了楚国和天子王畿。
楚国因令尹芈枭被抓,十万兵马尽陨齐境,原本打算再派二十万大军北伐,但却因为齐国百姓南逃而变成了收容难民的主力,北伐之事则在短时间内无法实施了。
但是齐国却因为楚国陈兵北境,便调集了全国的大军南下与楚国对峙。
所以河东以及北川等郡的兵马也于不久之前被尽数调去了南方二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