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玄幻奇幻>战国千年之女帝天下>第80章凌皓的美食经

如此过去了半个时辰后,那一贯喜欢“刁难”人的陆老伯终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因为他又在凌皓这里学会了新的食材制作工艺。

这个世界里的人居然还讲究一些像孔子提出来的“不耻下问”原则,而这陆老伯便是这样的一个人,每天都像个学生一样准时来凌皓这里请教“红烧肉”“糖醋鱼”“干炸里脊”什么的……

凌皓又不好意思说自己不想教,只能是教给他一些后世家常菜的简易做法,没想到这老爷子来得更加勤了。

好容易打发走了这老头,凌皓又把自己先前在雍城时住着便开始酿造的几坛荔枝酒给搬了出来,准备来检查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发酵成果了。

说起荔枝,就不得不提一些关于荔枝的栽培历史了。

荔枝,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成熟时至鲜红色;种子全部被肉质假种皮包裹。花期春季,果期夏季。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

分布于中国的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广东和福建南部栽培最盛。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有引种的记录。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

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因性热,多食易上火。荔枝木材坚实,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

最早关于荔枝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文中写作“离支”,割去枝丫之意。

很早以前,古人已认识到,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假如连枝割下,保鲜期会加长。

对此,明代李时珍也认可。《本草纲目·果三·荔枝》〔释名〕:“按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大约东汉开始,“离支”就开始直接写成“荔枝”。

荔枝在17世纪末从中国传入缅甸,100年后又传入印度,大约在1870年左右传入马达加斯加、毛里求斯,1873年由中国商人传入夏威夷,1870-1880年又从印度传入佛罗里达,并于1897年传入加利福尼亚,1930-1940年才传入以色列,1954年由中国移民带入澳大利亚。现荔枝广泛种植于中南美洲、非洲的一部分及整个亚洲,当今世界荔枝主产国为:中国、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及泰国…

荔枝在亚洲东南部也有栽培,非洲、美洲和大洋洲还有引种的记录。

不过凌皓看见这荔枝,反倒是想到了另一种处理方法,他把这些荔枝的果实取出来之后进行发酵,想把荔枝酿成果酒来饮用。

荔枝虽然贵为“果中之王”。但也确实就像白居易所说的那样“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这也从侧面印证出了荔枝的保质期委实不太长,

在古药典籍中有记载:荔枝有生津止渴、理气益血之功效,“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也是古人用来称赞荔枝的。荔枝酒是以优质新鲜荔枝为原材料,清洗、沥干、剥皮、去核、榨汁、在放入发酵罐内低温发酵精酿而成,全过程控制在30分钟以内,这样既保证了荔枝的清新香味又防止了荔枝营养价值的流失。

荔枝酒的做法其实不太复杂,以这个世界的条件来说,确实不算太复杂

第一是要挑选出上好的荔枝,荔枝是可以带着籽粒一起酿酒的,这就是为什么后世研究都说喝果酒比吃新鲜水果吸收的营养还要多。

2.荔枝剥皮,一层荔枝,一层白糖,放到广口瓶子(要干燥,不要有水)6、7分满就好了(酝酿的过程会产生气体,太满会把瓶盖顶出来。)

3.往瓶子或坛子里倒入高粱酒,度数高的就会比较醇,然后封紧瓶口或坛口,置于阴凉干燥处静置浸泡三个月以后就可以饮用了。

这荔枝酒,从凌皓穿越以来就开始酝酿了,也算是自己没有契约商店给自己开挂之前,为数不多的能在这个世界里找到原材料,从而催生出来的产物。

虽然高粱酒的产量不高,但凌皓开办的酒肆自然是不缺酒的,直接拿烈酒来酿果酒,虽然饮用之后的冲劲儿可能会很大,但酿出来的果酒也会更加香醇。

“公子,红烧豆腐已经做好了。”高蓉这时候忽然提醒了一句。

“哎哟,差点忘了,光有酒,没有菜也不行啊。”凌皓说着便进了厨房,将之前做好的红烧豆腐和羊杂面给端了出来。

红烧豆腐是一道经典的特色名菜,豆腐作为一种在后世非常传统的、大众化的一种豆制食品,在一些古籍中都有记载。

豆腐作为食药兼备食品,具有益气、补虚等多方面的功能,现代营养学证明豆腐属于碱性食物,对改善体质十分有帮助。在五代时,人们就称豆腐为“小宰羊”,认为豆腐的白嫩与营养价值可与羊肉相提并论。因此,古人们便开动自己的脑细胞,从而发明了多种红烧豆腐的做法。

而羊杂面则是一道具有延缓衰老功效的药膳面食,补心益肾。所需原料有面粉、羊舌、羊腰子等。这道药膳适用于虚劳赢瘦、心肾不足、腰膝酸软、心悸怔忡等症。

这东西还适用于虚劳羸瘦、心肾不足、腰膝酸软、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开胃健力、补益产妇


状态提示:第80章凌皓的美食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