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言情总裁>八七暖婚之肥妻逆袭>第1117章 回家(二)

最高的表演境界应该就是让人只看得到角色本身,而忘记演员。

但这样的她却拉不到投资。

要不就是委婉拒绝,要不就是提条件让贺怡安接下什么角色。

都以为演员很厉害,但在投资人,真正的资本面前,什么都不是。

甚至有时候,他们都没有选择权,会被迫接下烂片。

人们不知道这背后有多少事,会骂演员,说他们为了钱没有底线。

他们没有办法就只能打落牙齿含血背黑锅。

都看演员挣得不少,但在电影市场中,他们就相当于是员工。

不过万幸的是投资弄到手后,电影《回家》可以正式启动了。

没有找到合适的演员,贺怡安便自己来,相当于她自导自编自演。

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女人在她的女儿被拐后踏上寻女之路,在这其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

其中人物的情绪需要处理的很好,才能让人们产生共鸣。

比如找不到孩子的焦急,不懂法律错过了寻找孩子的最佳时机错过了孩子的悔恨和自责,明白孩子彻底丢失后的那种崩溃。

寻找孩子时那种平静的压抑,以及爆发后疯狂。

这期间有人骗她,有人帮她。

她还救下了一个小女孩儿。

都以为女孩儿是被拐卖了,但其实是她的父母遗弃她了。

还没有看最后的成片,反正光是剧本已经让黎珞哭得不行了。

她觉得这部片子一定可以成功。

也许票房会不理想,但口碑一定不会差,因为它绝对能够触动人心。

后来成片出来果然跟黎珞想的一样,特别的震撼。

别说黎珞了,就是大男人都哭得稀里哗啦的。

这样一部好片子不应该被埋没。

黎珞决定一定要帮贺怡安做好宣传。

那些商业片用明星效应来做宣传,但宣传不只一种方法。

以后的点映,路演他们都可以借鉴。

然后看看能制造什么话题出来引起人们的兴趣。

不是明星绯闻,也不是明星之间的恩怨,但这个话题还得特别劲爆。

想了半天都没有合适的,黎珞灵机一动。

其实可以不用想,或者本身电影的题材就是话题。

而且他们还需要透过现象去抓本质,无论什么话题,都得由媒体来负责宣传的,所以他们如果能搞定媒体,那还愁什么宣传。

只要宣传到位的话,这部电影就不愁没有人去看。

以后点映会让专业影评人去看,他们的评价一部分观众会参考。

但现在人们主要就看明星了。

首映礼都弄的和晚会一样。

整个投资下来一点儿都不低,和外国大片差不多的成本。

但出来的效果简直是天壤之别。

也不怪人们喜欢看外国大片。

同样的票价,外国大片的时长更长,画面更好,演员的演技也更好,还有故事的叙述和层次方面也更强,还有人们喜欢看的大场面和特效。

如果让她选,她也会选美国大片。

这不是爱不爱国的问题,而是谁都不是傻子。

娱乐业刚刚兴起,资本迫不及待的控制,导致市场混乱。

懂行的人没钱,而有钱的人不懂行。

从刚开始有电影的时候,国内就不缺乏好导演,好演员,但现在都因为资金受到了限制。

对黎珞来说,国产的一些电影更好看,故事更有深意。

外国影片更偏向个人英雄主义,不是不好,但她更喜欢国产一些片子的那种大义,更激愤人心。

讲故事这一块儿,她觉得还是国产导演做的更好。

既然想到了方法,那就去做。

黎珞免费让各个媒体,主流的报纸杂志还有网络的相关人员观看了电影。

又在各大城市的广场做活动宣传。

效果还是好的,等正式上映的时候,虽然不至于说场场爆满,但也能和贺岁档的影片有一拼了。

而且这还是第一次主流影片有这么高的票房。

本来贺怡安做导演,很多人都不看好,但她的这部《回家》交了一份十分优秀的答卷。

让业内人士刮目相看。

贺怡安的演技也再一次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票房代表了民众,那奖项就代表了专业。

《回家》拿下了好几个奖项,贺怡安获得了新人导演奖,还再一次夺得了影后。

小爱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出彩的角色,获得了新人奖。

当然这部影片最成功的的地方还是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了“拐卖儿童”这个社会问题上,人们也知道了“打拐联盟”。

有很多人表示愿意给予他们帮助。

相关部门还出台了相关政策,尤其是幼儿园中小学增加了对孩子们的安全教育。

在黎珞看来,安全教育对孩子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应该排在第一位。

但偏偏国内这方面一直都处于缺失的状态。

还有性教育也是如此。

安全教育觉得不重要,也不知道大人们怎么就会有孩子们都懂这方面知识的错觉。

性教育则是羞于启口,谈性色变,认为孩子们等大了自然而然就懂了。

结果这两方面教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都是空白的状态。

有些孩子大了,的确是自己懂得了,但通过的渠道不对,获得的知识也是错的。

还因此造成了一些心理问题。

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但错误的认知会让他觉得自己有问题,或者对


状态提示:第1117章 回家(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