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蒙毅。
作为大秦君王的郎中令(跟班),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从到大都没有改变过。
一开始是——调侃太子,然后是——调侃大王,最后是——调侃陛下。
我八岁那年,大秦即将迎回来一位长公子,听此人出生时象大变,吓得邯郸人人自危。
这实在是有趣得紧,好想快些见到这个人,我要做他的侍卫!
阿爹拗不过我,于是乎我就跟着冯劫和李钰一道去了赵国,见到心心念念的大秦太子。
见到他的第一眼,我就深深的爱上(??),不是,是为他的表象所震撼。当即就告诉他:“参见太子殿下,我是蒙家世孙蒙毅,日后就是你的贴身侍卫!”
我本以为太子会对我刮目相看,然后双手将我扶起,感慨一声:“得卿乃本太子之幸事也!”
然而他好像挑了挑眉,十分怀疑地看着我。
“你确定否?”
听到我心碎的声音了吗?
反正我是听到了。
不对,这一定是太子对我的鞭策!他想激励我成为一名优秀的臣子,为他所用。
于是从那之后,我刻苦习武,虽有所成,但终究不似大哥蒙恬那般武艺高强,年纪轻轻便到北境去独领一军,抵御胡人。
我的武功,在咸阳诸公子之中,算不得差,亦算不得好。
这样怎么做太子的侍卫?
灰心之际,我在一个人身上找到了希望。
王贲。
这个长我一岁却不是很成熟的男子。他的武功是真的很厉害,即便对上大哥亦有几分胜算。
但他的脑子不太好使。
这促使我发现我的脑子还是很好使的。
于是在太子的鞭策(?)和王贲的激励(?)之下,我日日苦读史书典籍,迅速成长为一名文武双全的大秦优秀青年。
许多年来,没什么人走过我这个路子,或许有点野,但是回报也很丰盛。
太子继位那年,我一举成为了他的伴读兼侍卫,虽然其中也有祖父和阿爹的功劳,但引用王贲的一句话来,就是——先率前,后乘胜。
显然,大王对我这名伴读很是满意,他从不叫我做过多的事,只要跟着他读书便是了。不过这时候的大王,与太子时候的他相比实在差别太大了。
他变得杀人成瘾。
我有些难过,亦不知道该如何帮助他,毕竟……一切的起因是王太后,是他的阿娘。
有一,他打发我回家。
“为什么?”我不敢相信,我明明那么优秀。
“你心性纯良,寡人不打算重用你。”他直截帘地道。
这是生而带来的性情,我很是不服气,道:“我会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你确实是难得一遇的才少年,不过寡人要的不只是这样。”
“如何?”我很着急。
“杀伐果断。”
我突然明白了。
“给我一些时间。”
看着他深棕色的眼睛,我知道自己的任务空前艰巨。
我会向你证明,我可以将心性纯良与杀伐果断兼顾。
我是唯一一个完全亲眼见证大王由少年到及冠亲政的人。近十年来,他挑灯万卷,破晓习武,没有一是例外的。每当我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他总是会耐心给我解答。
与其我是他的伴读,倒不如他是我的伴读……
我愈发奋力读书习武,暗中募集杀手,在他的帮助下扩大势力网,多次重要关头之时,处理掉一些意图刺杀他的人,手上的人命越来越多,性子亦越发沉稳。世人眼里,我是最受秦王赏识的少年郎中令,多年来一直相伴他身侧,而实际上,我手里沾满鲜血,杀人不眨眼。
我不后悔。
因为我的初心,从来都是这个值得我穷极一生去追随的人。
后来,民间便有了我与大王“入则同席,出则同舆”的法了,这亦是我总喜欢拿到李信、王贲那些公子面前炫耀的资本。放眼整个大秦,谁有这个待遇?
谁让我文武双全,这么优秀呢?
这下似乎没有他看不明白的事,我一直认为,那个象和预言一定是真的。
我自认为智力不低,但他是一个极其恐怖的存在。但凡遇到我不懂的事,只要问他,都能得到解答。
除了《诗经》。
这也成为我屡次以下犯上调侃他的名目。
结果就是,我将这本巨着抄写了不下百遍。
六国联军,生死一战。他指挥若定,反将一军。可是他中了毒,我恨自己没早些看出姬丹的意图,没能保护好他。
宫里的御医束手无策,我只得极速传信回咸阳,令臣子们速速寻找下名医。
他最后的期限,就要到了。
我甚至想,若他这么死了,那我以后该会如何?若是信仰破灭,那我还能提起精神做些什么?
后来,那个他从赵国带回来的姑娘郑言蹊,带着夏无且前来,终于救了他的命。
我安心了。
战事结束,大王崭露头角,我知道他的时代即将到来了。
后来,他为姑娘推迟了冠礼,再见到蹊妹的时候,她有了翻覆地的变化,与我一样,为了她的信仰从荆棘中杀出一条血路,最终含笑而归。
我很喜欢她,并非男女之间的喜欢,只因为她与我是一样的人。大抵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她,没有哪一个女子会真正为大王着想了吧。那些女子贪恋的不过是他的外表与权势,死到临头的时候,还不知道会做出什么事来,唯独蹊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