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执魏>第十一章,初见木兰不知名

刘盛看着这女郎,忽然想起这大周村为何耳熟了,皆是因为,这里是花木兰的故居啊。

如此想着,刘盛缓步来至女郎身边,凑过身去,问道:“娘子可是喜欢?”

女郎扭过头来,看着刘盛,她眉头一皱,也不搭话儿。

刘盛一看便知道为何了,苦笑道:“娘子可是认为我是奴子?我乃这商队的主事人,特来向娘子问一事,这步摇簪便做报答之物,娘子意下如何?”

女郎歪着脑袋想了想,柔声道:“好,你且问吧,若我答不上,你这簪子也要送与我?”

刘盛道:“送!”

说着,刘盛便开口问道:“敢问娘子此地可有花姓人家?”

这女郎抿着小嘴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摇头道:“无花姓!”

刘盛眉头一皱喃声道:“怎会无花姓?”抬起头对女郎道:“娘子可是想错了?那魏姓可有?”

女郎双目一瞪不满道:“我怎会想错?无便是无,魏姓也无。”

刘盛又道:“那娘子可知是否有名为木兰的娘子?”

女郎眼皮儿往上一翻,抬眼望天,小嘴一嘟,说道:“无!”

刘盛听此,叹息一声,对其抱拳道:“谢娘子了,这簪子便送与娘子了。”

回过头,刘盛便对看管摊子的人说道:“阿弟,这簪子便送与这娘子了,你且给包起来。”

这人应道:“是,少郎主。”说罢,便拿起簪子包了起来。

女郎一看,扭过头,对刘盛道:“我是不知,你可再问下他人,谢郎君了!”

如此说着,喜滋滋的接过步摇簪,扭头便走,边走边嘟囔道:“我是没打过花姓的,合该是没有吧?”

刘盛听此,也问了下其他人,也皆道没有花姓,没有魏姓,没有木兰……

他却不知,他已经和木兰碰了面……名曰:丘穆陵兰。

孝文帝后丘穆陵改姓为穆,为穆兰,至于花姓,花姑娘姓也姓花……花姑娘穆兰……花穆兰……(姓氏争议后面讲)

若非他穿越而来,估计此时便要和那赵俊生订婚了。

三日已过,费乡老也回来了,走走关系,把众人安置在虞城附近经商互市。

这次,刘盛嘱咐他们不在行事,安稳互市七天便走,要做给那些宗主豪强看,也有一原因是拓跋焘改政在即。

之前行事刘盛有恃无恐便是因为律令不明,即使发现了,对他这军事贵族惩罚也不重,反而还得感谢他除了几个宗主豪强那,主要还是那些宗主豪强会报复。

若拓跋焘改政后再发现,刘盛有几个脑袋都不够砍的。

安顿好诸人,刘盛再次带着五十人往县城赶去,在县城租了个宅院,把书籍规整,放置书房。

这天,刘盛在院里对柱子道:“柱子,我明日便往朔州,虞城便要你来主持大局了,待七日后启程来朔州寻我。”

柱子也未问为何,便道:“是,少郎主!我且去为您准备三日干粮!”

“哦,对了,注意下阿豪!”

往外走的柱子一听,停下脚步,凝重的看着刘盛道:“可要……”

“无须,尚且仅是怀疑,先去吧!”刘盛心灰意懒的挥手道。

看着已走的柱子,他嘟哝道:“传说便是传说吗?莫非,这并不是历史上的北魏?但拓跋焘,拓拔嗣皆证明此时就是北魏!难不成我这小翅膀已经起了效应?”

如此想着,刘盛眉头紧皱,良久,刘盛才回过神来,嘟囔道“说不得429年便遇到了,希望,历史有其人吧!”

……

第二日清晨,收拾心情,带上柱子准备的三日干粮,刘盛骑上战马,一路向西北赶去。

度过虎牢关,没有导航的时代赶路是很困难的,没有方向,只能根据太阳辨识,还需要不停问附近的人。

好在北魏流行的语言有鲜卑语,还有汉朝时期的官方语言汉语,类似现在的普通话,不然听方言,谁听得懂?

不过,刘盛还是迷路了~

“顺着黄河走,应当无问题吧?”刘盛想着。

朔州很大,而刘盛要去的是朔州西北边地,因独孤部落便是在此,此地就是后来的怀朔镇,太武帝拓跋焘即将建设的北方六镇之一,位于大青山和乌拉山(北魏称拔那山)交接处。

刘盛想到:“木兰辞里有暮宿黄河边,暮至黑山头,也就是两天时间。”

看了看自己的枣红马,心道:“我这马儿是顶尖的战马,时速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啊,一千公里,也是两天。”

“应是南北向的黄河,哎,估计花木兰也是迷路的傻姑娘!”刘盛自我安慰道。

遍调转马头,往西奔驰而去!

时至午时,颠簸一路的刘盛终至黄河,河对岸目前是胡夏国的领地。

看着波涛汹涌的黄河,吃着干粮。

给马儿喂过草,吃过干粮的刘盛休息了片刻,便顺着黄河一路向北……

一路上……

“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保卫黄河,保卫华北……”刘盛放声高歌,把内心的郁闷一扫而光。

哼着歌,骑着马,兜着自然风,一路奔波,随着马匹上下起伏……

夜晚的黄河美吗?有人说美,刘盛也这么认为,但特么的睡不着啊,神特么的暮宿黄河边。

“那迷路的傻姑娘怎么睡着的?”刘盛躺在马背上,被水流声吵的怎么也睡不着,心想着。

于是,他决定,真的不做肝帝了,珍惜生命,远离黄河……

第二日,下午,到了几字


状态提示:第十一章,初见木兰不知名--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