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刘娥嗦嗦问个不停,寇准很是不耐。
他懒得跟个女人费口舌,直接向赵恒说道:“陛下,苏州乃是粮赋重地,治水乃当务之急,倘若年年水患,拖上一二十年便是赈灾也得上百万贯,这可是百年大计,乞陛下准奏。”
赵恒还未开口,刘娥却道:“台湾岛远在海外,一片蛮荒,我大宋子民怎可迁徙至那等地界,让天下人得知,岂不说陛下是弃苏州百姓于不顾。”
李迪和寇准一时语塞,大宋以圣人之言治天下,须得勤政爱民,明知这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可与道理相悖,亦是不可为之。
寇准更是懊悔,刚才一时兴奋,竟然忘记询问台湾岛之详情。
正在此时,赵祯的声音响起:“陛下,大娘娘,台湾岛并非荒原,沃土千里。”
刘娥正暗自得意,把两个素来看不顺眼的大臣噎了个结实,谁知半路杀出个赵祯,明面上却又不好甩脸色,当下笑着问道:“桢儿,你是如何得知这台湾岛的,说来与陛下和吾听听。”
赵祯眼珠子滚动了两下,抱拳行礼道:“大娘娘,臣在资善堂时常翻阅古籍,曾在某处古书里见过记载,臣已曾抄录一份舆图。”
赵恒看向赵祯满意的点点头,吩咐道:“周怀政,你且去拿太子的舆图前来。”
赵祯接口道:“问陈坤即可。”
周怀政心领神会,领命而去。
赵恒又道:“雪盐经苏州州衙试用一年,去岁年底亦曾送入宫内,确比青盐更佳,朕思虑陕西路、河东路土盐如此之多,可否也用这法子制成雪盐,可怜西北的军民都在吃那苦涩之盐。”
寇准和李迪都陷入了沉思,他们还未曾考虑到此事,皇帝说出来了,作为宰执大臣,势必得拿出个主意。
寇准思维较快,片刻后他拱手行礼道:“陛下,此事暂不可为。”
赵恒诧异道:“此事惠及民生,卿为何言及此事不可行。”
寇准答道:“陛下,党项一地,错综复杂,赵德明虽臣服我大宋,私下里却是国中之国,我大宋与党项虽无大事,小冲突却是不断,党项一地以青盐与我大宋的布匹、茶叶私下榷货,如若雪盐进入陕西,青盐必一塌涂地,党项本穷,失去青盐便无以榷货,势必入大宋境内抢掠,久而久之,一场大战将不可避免。“
赵祯问道:“寇相公,莫非我大宋只可被动挨打,不可主动出击么?”
赵恒笑道:“太子,你尚且年幼,不知其中缘故,大宋若是主动出击,契丹将会如何?”
赵恒一提醒,赵祯想到了问题的关键,党项就是契丹和大宋的一个平衡点,类似于古代的三国,谁打谁都不敢全力施为,不然就会让第三方捡个大便宜。
李迪启奏道:“陛下,臣附议寇相公,当下并非雪盐进入党项的最佳时机,须得从长计议。”
赵恒点了点头,看到周怀政已经回来,便搁下了话题。
周怀政将地图和一本册子递给了赵祯,赵祯在赵恒的御案上摊开地图,扭头道:“请二位相公上前一观。”
寇准和李迪走上前来,刘娥也凑过来瞅着地图。
赵祯指着台湾岛说道:“陛下、大娘娘、二位相公,此岛即为台湾岛,原名夷州,约有五千万亩方圆,南北长约800里,东西宽约300里。”
说罢又指向长江的出海口道:“此岛离大江出海口仅一千三百里,离福建路仅有几百里,海船顺风两三日即到。三国时吴国国王孙权曾派水军去过此处。”
顿了顿又道:“据闻这台湾岛上仅有几万蕃民和大汉朝的闽越移民,还未开化,不会炼制铁器,以游猎为生。”
刘娥问道:“这苏州移民若是前往垦殖,如此之远,朝廷日后如何制之,定要移民,为何不前往荆湖北路。”
李迪知道寇准是不会回答刘娥的,连忙答道:“启禀皇后,荆湖南路蛮人太多,民众皆不愿前往,朝廷若是定要移至此处,须派驻厢军守卫,费用甚多。移民台湾之费用则由商贾承担,朝廷勿须费心,此处离大宋本土甚远,当以羁縻之州约束。”
(羁縻相当于少数民族自治的意思。)
刘娥不屑的笑道:“二位相公,朝廷如何能让大宋子民去那蛮荒之地,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寇准昂立不答,李迪无奈,继续接口道:“皇后有所不知,自汉唐以降,我汉人子民流失海外者众多,台湾亦是我华夏子民占据,朝廷若是不费一钱一粮便得五千万亩疆土,下官以为幸事。“
寇准对刘娥频频发问早已不耐,当下接口道:“陛下,自澶渊议和之后,大宋与党项争执不断,李德明步步蚕食,我大宋疆土日益狭小,长此以往,何以复汉唐荣光?
陛下,苏州的吴梦吴昕颂,可是屡屡立下大功,从灭蝗之法到煤球炉,再到这稻麦复种,可谓是大宋百姓的一大救星,他提出的法子,臣以为断然可行。”
这句话真是搔到了赵恒的心痒之处,他一直以澶渊之盟为耻,作为一个皇帝开疆拓土那是无上的荣光。
天书封禅作为一个闹剧已到了收尾的时候,想想这一生确实没有拿得出手的丰功伟绩,如果弄个海岛回来总好过没有。
赵恒正在犹豫间,一个侍忽然上殿行礼道:“陛下,进奏院呈上苏州急报,言道苏州数日连降暴雨,水患成灾。”
周怀政急忙上前,接过奏疏转身走上御阶,躬身递给赵恒。
赵恒拿过奏疏三眼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