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明政客>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之痛

已经过去半个月的时间了,皇太极依旧感觉到心痛,遭遇如此大的损失,这在他看来,不仅仅是损失了军士的生命,更大的担忧,来自于大明军队的强大。

成立大清国,登上了皇位,对于皇太极来说,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了,这也预示着,皇太极表明了决心,最终的愿望就是能够推翻大明朝,进而统一中原。有了这样的想法,大明内部的流寇sao扰,遭遇灾害,包括大臣之间的斗争,都是好事情,这些能够最大限度的削弱大明朝的实力,给予大清国机会,而且这些年以来,眼看着大明朝慢慢的衰败下去了,特别是朝廷难以养活军队,致使一些大明朝的军士,投奔到大清国了。

大清国的军士,入关的几次作战,都是满载而归,最大限度的打击了大明朝,给予大明朝重创,甚至到了大明军士躲避大清士的程度,只是由于大清国的实力还不足够,不能够全面入侵大明,推翻大明,再说大明朝的宁锦防线,也是一道牢不可破的关隘,皇太极可不敢倾尽全力去冒险,要是大清国的军士悉数绕开了宁锦防线,深入关内,一旦遭遇到变故,遭遇宁锦防线和关内明军的夹击,那就是亡国的危险了。

不过,小规模的入关,还是允许的,特别是这一次的入关,阿济格率领的是大清国十万jing锐的军士,目的是庆贺大清国正式建国,表明决心,给予大明朝最为严厉的jing告。

可这最关键的一次入关,阿济格率领十万军士入关,居然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损失。

这是一次惨重的打击,皇太极感觉到了危险,江宁营的名字,已经引入了他的脑海。

情报系统全面启动了,侦查江宁营的消息。不长的时间,苏天成的名字,不止一次的出现在情报里面了,苏天成的所作所为,令皇太极感觉到胆战心惊,他知道,自己遇见了强大的对手了。

短短几年的时间。江宁营一跃而起,伴随着的不仅仅是军队的强大,还有地方建设的成果,若是按照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大明朝慢慢的复苏,大清国就危险了。

应对的办法有两个方面。

一是挑拨离间。让大明朝的皇帝怀疑苏天成,剥夺苏天成的权力,进而夺取苏天成的xing命,这是最为妥当的办法。

可从目前的情势来看,想要使用这样的办法,可能xing太小了,大清不了解苏天成。也不知道苏天成平ri里做了一些什么事情,无法派人潜入到苏天成的周围,况且苏天成建立了这么大的战功,朝廷不会轻易的相信外来的污蔑。

二是奋发图强,建设好大清国,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壮大自身的力量,大明朝如同一个过了巅峰时期的老虎。虽然说实力还很不错的,但这头老虎已经慢慢的老了,衰败了,消耗也越来越多了,体力和实力都不济了,反观大清国,如同一头正在成长的雄狮。虽然说还不能够称霸森林,但只要努力,那一天总是会到来的。

皇太极的考虑,是双管齐下。

一方面加强自身的建设。一方面促使大明朝的皇帝怀疑苏天成,疏远苏天成,甚至是杀了苏天成。

已经成为了皇帝,皇太极对帝王心术还是有些了解的,苏天成一定是能人,这样的能人,容易遭遇到猜忌,只要有外力的推动,皇帝一定会疑心的,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谁知道某些能人强大起来了,会不会威胁到皇权,宋朝的皇帝赵匡胤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然,做这样的事情,不能够着急,需要慢慢来。

皇太极的手下,有着一大帮的人才,不过臣还是不多,而且都是以汉人为主的,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皇太极早就明白了,完全依靠武力来统一天下,那是行不通的,最终是要遭遇失败的,马上可以夺取天下,但马上不能够治理天下。

不过皇太极的身边,还是以满人为主,数来数去,权势显赫的大臣,都是他的兄弟子侄等,包括最为重要的七个人: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武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颖郡王阿达礼,这些人几乎都是武将,其中多尔衮还是有着一些谋略的,能征善战,颇为突出,至于说阿济格,头脑还是简单多了。

真正成为皇太极智囊的,还是汉人范程。

范程虽然只有生员的身份,但其才学,丝毫不亚于大明朝的进士,在皇太极的眼里,大明朝的殿试状元,都比不上范程。

不过皇太极也有恼火的地方,范程很是忠心,每每提出来卓绝的建议,立下了巨大的功劳,可是在大清国,满人从骨子里看不起汉人,就算是范程立下了诸多的功劳,但是面对诸多的亲王、郡王和贝勒贝子的时候,还是要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生怕不小心就得罪了哪位皇亲国戚,遭遇悲惨的命运。

这方面,皇太极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毕竟支持他的,还是以满人为主,他如今还只是满人的皇帝,并非是汉人的皇帝。

范程进殿的时候,内心有些忐忑。

阿济格遭遇败绩的事情,他全部都知晓了,而且也进行了一番的分析,内心有了一些想法,但有些话,他还是不敢说,自己比较是汉人,在大清朝廷,地位卑贱,稍微不小心,被满人权贵抓住了把柄,ri子就很不好过。

范程接受的是儒家思想的教育,深知政治斗争的残酷,自己身为汉人,投靠了后金,已经被视为汉jian了,不可能得到大明朝的饶恕,为今之


状态提示:第四百六十九章 大清之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