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贞观俗人>第1178章 夫唱妇随

洛阳。

高句丽使团焦急万分的再次入洛面圣,这已经是高句丽今年派出的第五个使团了。

这一次,国王高建武派出了世子高任武亲自前来请罪。

自今年齐王李祐在黔中东宁起兵谋反被杀后,皇帝似乎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他再次将朝廷军政事务全都交给太子监国,自己移驾郊外洛水南岸的显仁宫。

太子在东宫摄政监国,军国大事由政事堂决策,议好了再呈奏东宫太子。

中书令长孙无忌、侍中马周、左仆射房玄龄、右仆射高士廉四位重臣领衔政事堂群相刘洎、褚遂良、崔敦礼、李绩等。

在政事堂,长孙无忌如今是大权独揽,早已压过了房玄龄。许多重要军国事务,都以他意见为主。

高句丽使团再次入朝,鸿胪寺负责接见,然后上报政事堂。

中书省内政事堂上,

赵国公、太尉、中书令、平章事长孙无忌看过高句丽使者递上的国书之后,冷哼一声扔到了一边。

去年皇帝御驾亲征,连下高句丽十余城,不仅攻破了其辽东千里长城防线,还将其辽东军团的主力几乎尽灭,赶在渤海封冻前皇帝班师凯旋。

牛进达留守辽东,亲镇鸭绿江北乌骨城。

在经过了一个寒冬的休整之后,开春后再次发起攻势,这次更是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迅速扫荡了整个辽东地区。

高句丽诸山城堡寨苦苦支撑,许多都没能撑过青黄不接的五月,最后只得投降。而那些手里还有点粮食,依然顽抗的高句丽堡寨,却也在唐军的扫荡下,根本无法恢复耕种。

苦苦撑了一天又一天,鸭绿江对岸半岛上的高句丽国王却根本不敢派兵来。此时虽然高句丽手中还有十来万人马,甚至在去年又紧急征调了大量新兵,可高句丽面临的问题也十分严峻。

这些兵马战斗力不强,士气更低落,尤其是辽东几乎沦陷,失去了东面的战略防御支撑,高句丽人现在只能被迫把那仅剩下的一点兵马留守半岛,防守都城,根本不敢再派去辽东。

就算派出去,也过不去鸭绿江。

更别说,唐军在辽东展开攻势的同时,牛进达也没忘记骚乱半岛沿岸,派出了李海岸、郑仁泰、王文度等几位副将,不断的率水师战舰在没海登陆袭击,高句丽人苦不堪言,唐舰数度出现在了平壤附近,搞的王城一日数惊。

这种情况下,高句丽人还怎么救援辽东?

只能眼看着牛进达在辽东扫荡围困,逼降了一城又一城。

此时高句丽人面对大唐的强大攻势,国内出现了两股声音,一股是以国王高建武等为代表的投降派,鉴于局势危险,辽东几乎沦陷,所以提出弃辽东保半岛的策略,向大唐请罪投降,将辽东半岛割让给大唐,双方以鸭绿江为界,以换取大唐的休兵罢战。

他们的理由还是如今高句丽主力尽丧,辽东防线尽失,而唐人又拥有控海权,他们实在是无力对抗了。

只是他们想投降,有人却不乐意,那就是渊盖苏文,这位高句丽大对卢坚决反对投降,一来他认为唐人在如今这种局面下,根本不会见好就收,一定会一鼓作气直到攻入平壤彻底灭亡高句丽为止。

所以求降也不会有效,倒不如拼死一战。

还有一个理由,就是渊盖苏文家族之前一直掌握着辽东地区,握着辽东军团,这是他们家族占据大对卢这个宰相之位的底气依据,如果现在按国王之意投降,割让整个辽东给大唐,那渊氏一族就什么都没有了。

国王没了辽东,手里还有半个禁卫军团,而他渊盖苏文可就没有了半点资本,而渊盖苏文跟国王高建武的关系向来不和,以前渊氏实力雄厚,不把国王放在眼里,而如果现在投降大唐,一旦战事停息,渊氏肯定是第一个被国王清算的。

毕竟现在大敌当前,国王也不敢轻易搞内讧。

为此,渊盖苏文反对投降,并建议向南面的百济割让十三座城,以换取百济结盟出兵,协助对抗唐军,不仅要守平壤,还要打回辽东去。

渊盖苏文不顾国王与大臣们的反对,直接派出了使者去百济联络,同时派使者去倭国,那十三座城本属于国王这边的地盘,渊盖苏文说送就送。

高建武非常不满,于是他听从大臣建议,立马任命自己的儿子高任武为莫离支,这原也是渊盖苏文担任过的职务,是宰相之职。渊盖苏文兵败辽东,带着败兵撤回平壤后,请辞了莫离支之职,保留大对卢之职。

本来原来只有大对卢为百官之首,后来渊氏在大对卢之上设莫离支,自任莫离支,现在辞职莫离支再任大对卢,实际上也还是不肯放权之意。

而高建武任命自己儿子为莫离支,然后派他前往大唐出使,请罪投降议和。

双方各干各的。

“高句丽现在挺乱的啊。”

中书侍郎褚遂良如今是长孙无忌的心腹,马上接话道,“亡国之象也。”

“这泉盖苏文狂妄至极,居然还想联盟百济和倭国一起对抗大唐,痴心妄想。”

左仆射房玄龄却道,“泉氏虽失辽东,但其家族在高句丽影响依然很强,我听闻泉氏自辽东兵败,纠集了两万多人马退回平壤,兵马就驻于平壤城外,将国王和高句丽朝廷置于其控制之下,如今他执意对抗到底,大唐需要考虑这点。”

“高句丽想做困兽之斗,但国王都不肯打了,而且百济与倭国又岂会为他们火中取栗?”长


状态提示:第1178章 夫唱妇随--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