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温回城后一男子立刻迎了上来,这个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徐温二子徐博。
此出兵据夏徐博亦随军而行,如今的徐博身份尊贵乃是大梁皇亲,同时也是军中将领,不过却没有功勋。这次据夏梁帝便叫徐温带上徐博,使徐博建立功业,以堵悠悠众口。
本来徐温三战两负,但夏国退兵,意义上来说是胜利了,但徐温轻敌,以轻骑追杀夏军,中了夏军埋伏,一战损失惨重。之前的功劳也随着这次的失败而烟消云散。
“爹,您回来了。”徐博问道
徐温不答,点了点头。之前徐博问过士兵,知道其父是去了落风江边,也知道其父去落凤江边的原因。
徐平安投江之后的几月徐博夜夜做噩梦,梦中他在大营休息忽然铺天盖地的江水席卷而来,他要跑却怎么也跑不动,回头一看,水上站着一个水鬼,正是被他逼死的徐平安。
见徐平安死了这么长时间父亲还对他思念,一时心生怒意。以前的时候父亲就不看好自己,也不疼自己,反而对徐平安疼爱有加,就连陛下赐婚他也举荐的是徐平安而不是自己。
打小自己在他心里便比不上徐平安那个废物。
“爹,朝廷有人参了我们一本,说爹您刚愎自用,贸然追击才有此败。”
徐温大怒,一拍桌子:“这个无用的东西他们哪里知道前线的不易,整天就知道摇唇鼓舌,蛊惑陛下。”
“公主来信,说她已经对陛下说过了,陛下将参我们的那人斩首示众,看陛下此意是以儆效尤。”
徐博这话看似是在向其父禀告其实是在向其表现自己,公主是他之妻。言外之意便是要没有我徐博徐家就完了,我徐博才是徐家最有本事之人。
“为父知道了,你回去歇着罢!”
“是!爹!”
徐博刚要离去,这时一士兵领着一个老者进来,徐博也停下了脚步。
“将军,人已经带来了。”
徐温看向老者,这老者是个渔民,有六十多岁。看到徐温,老者有几分胆怯,直接跪拜,徐温起身扶起,笑道:“老人家不必多礼,今日请您来是有几个问题要向您请教的。”
老者一愣,徐博也不解,父亲有什么问题要请教一个渔民?
见老者如此徐温道:“老人家,我听说这有一个青龙庙,不知道在何处啊?”
“将军您是要去青龙庙啊!”
“是啊!当年犬子落入江中,我听说这个青龙庙很灵验,打算去上炷香,保佑犬子早日投胎作人。”
老者笑了笑,道:“将军,不行,不行。青龙是不管江里水鬼的,只管江里的鱼虾。我们每一次出江打渔都会去给青龙磕头,青龙就会保佑我们多打鱼,平平安安的回来。”
徐温点头:“原来如此啊!”
“将军不如多烧些纸钱,有了钱各处打点都方便,也不至于在江里受苦,被其他的水鬼欺负。”
“多谢老人家指点。”
说罢!老者又道:“请问将军的公子是因为什么落江的?”
徐温思考一阵,便道:“失足落江。”
“唉!有可能是江里的水鬼在寻替身啊!”
徐温不语,又问了老者几句便叫士兵给了他些银钱便送了回去,接着徐温便叫士兵多准备一些纸钱,上面写上徐平安的名字在江边烧了。
见其父如此,徐博愤愤不平。
“爹,要是让陛下知道了只怕不妥啊?”
“有何不妥?”
徐博不语,徐温又道:“平安虽有过,但是我徐家人,我这个做父亲的给他烧些纸钱都不行吗?”
“是孩儿失言,请爹责罚。”
“你也一块去罢!”
“是!”
徐温在给徐平安烧纸钱,徐平安是收不到的,且不说世间有没有鬼即便是有徐平安也收不到。
……
上京
丞相府中张如正在写着兵书,前两日太后叫他与商珏入宫,太后当面表示歉意。这传出去怕是会叫人瞠目结舌,太后向臣子表示歉意这种事情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张如行事谨慎,太后向他表示歉意他又岂敢做大,直言此事他并没有放在心里,余是太后放心。
同时太后对商珏也很是喜欢,说她是贤内助。
临走之时又送商珏一些金玉物件,并要求避其满后尽快成亲。
写完喝了一口茶,又思考起来。但见纸上密密麻麻都是字,仔细看上面写着: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山崩於前而色不变,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厉害,可以待敌。
意思是说:身为将帅,首先应当修治思想心志。哪怕泰山在面前崩塌,脸色也不会改变;哪怕糜鹿在身边奔跑,眼睛也不会眨一下。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然后才可能真正把握利害的时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对付敌人而取得胜利。
然后又写: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及也。非惟义可怒士,士与义怒,可与百战。
是说:凡是用兵打仗,都要崇尚正义。不是正义的事,即使对自己有利也不去做;因为不能只考虑这一次行动在当前会有什么样的利害,更要考虑到这次行动会不会造成将来长期被动而无法挽回的后果。只有正义才可以激励士兵,士兵出于正义而发怒,就可以百战不殆。
尤其是后一点,非常重要。什么样的战争是可以的?回答肯定是正义,正义的战争战之必胜。
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