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隋蛮>第43章 拆东墙补西墙

小六子这一次不但要大量进盐,而且还得比往年多进一倍的盐,别的东西也许没有利润,会有些突发情况。

但是盐,对于北方草原来说,那可是硬通货,比粮食都值钱的好东西。

杨素在这里不动声色,心底已经有了主意,而朝堂之上的王朝贵,自然是知道隋炀帝有什么打算。

看陛下的意思,是想暂时保密,当时他在宫里曾经说过,这制盐之法子,只有他们几个知道,要是传出去,那是要杀头的。

他还想更进一步,可不想就这样被砍掉了脑袋。

所以在朝堂之上,王朝贵只是遵旨办事,却丝毫不提制盐的法子,而说到大运河的疏通,朝臣们都同意修运河。

可是,修运河需要银子呀!

一说到银子,户部尚书杨富就开始叫苦,一笔笔一项项,都是伸手要银子的,可是朝廷赋税一年就只有那么点钱。

到处都要用钱,这钱从哪里来?

一提到钱,朝廷上所有人都不吭声了,只有杨富跪在地上请旨。

“陛下,国库空虚,户部的天天有人来催银子的,边关的粮草,还有运河的疏通,这些都需要大笔的银子,我看当务之急,只有提高五成的赋税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杨富说到这里的时候,偷偷的看了一眼杨素。

这个提议其实已经经过杨素的同意,他们商量着赋税肯定能加,但是一下子加五成肯定反对的人不少。

到时候就退一下,加到三成左右就不错了。

到时候千牛卫的兵器都能换下来,然后他们还有更大的用处,这些都得早点实施才才行。

杨富是杨氏一族的人,是杨国公那边的干将,他这一提议,朝堂之上倒是有不少人在响应。

兵部尚书更是大咧咧的站出来。

“启奏陛下,边防的将士们苦呀,都是饿着肚子和敌人打仗的,这粮草不足的话,真出了乱子,你就是杀了我都没用……”

这兵部尚书也是杨素的人,这会也在像隋炀帝施加压力。

要钱,都的要钱,钱都从什么地方来,自然是增加朝廷的赋税!

“不可,不可,今年年景不好,年初已经加过一次赋税了,这不能在加了,再说,一次加五成的赋税,这,这是大忌……”

萧国公一下子站出来,抢先反对。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赋税太重,百姓都要饿死了,与其饿死,他们甚至会拼死一搏,大隋朝本来就叛逆四起,这要是在增加五成赋税。

不是逼那些老百姓造反吗?

天下人要都反了,这大隋朝的江山也就完蛋了,这是杀鸡取卵,根本就不客气。

“那边关的粮草怎么办?还有金吾卫千牛卫兵器的发放更换,以及大运河的疏通,这些都要钱,户部可真没钱,不增加赋税,萧国公你替陛下分忧一二……”

杨富站出来咄咄逼人,户部没钱,这朝廷都知道。

那个部门去户部要钱,都非常的难,哪怕是陛下下旨,不跑个十多次都休想拿到钱。

户部的官员,每天都是在拆东墙补西墙,想办法变出一点钱来。

而增加赋税,无疑是最简单粗暴而有效的法子,无怪乎被杨富提了出来。

很快,朝堂上变成了二派,一派坚持要增加赋税,另一派却坚持赋税太多了,但是也没完全反对。

这税怎么加,加多少,觉得应该商量一下,至少一下子五成的赋税是不行了。

有官员提议,可以增加二成的赋税,暂时缓解一下户部的危机。

这倒是有不少官员点头。

隋炀帝坐在龙椅上,一直没有说话,却在观察大殿之中那些官员的表情和话语,看来对于增加赋税,大多数官员在心底还是同意的。

当然了,朝廷不管怎么增加赋税,他们的田地都是不用交赋税的。

真加了赋税,那就是人祸了。

难怪往后几年农民四处起义,实在是朝廷没有给那些人活路,能吃饱穿暖有房子住,谁愿意提着脑袋造反?

隋炀帝冲着李山使眼色,而李山咳漱一声,走到了大殿的中间

,示意大家静一静,不要在争辩了。

隋炀帝这才站起来了,众臣这才安静下来,齐齐的看着隋炀帝。

杨素这时候也主动站出来。

“启奏陛下,国库空虚,户部确实有难处,一下子提高五成的赋税,确实太高了,我看不如提高三成赋税,等到国库充盈后,这个赋税可以在降下来……”

杨素脸上带着微笑,显得无比轻松。

那神情就像是他只是提议,中午吃条鱼,或者加一碗米饭那么简单。

可是隋炀帝知道,只要自己点了头用了旨,这大隋的百姓今年就要比往年足足增加四成的赋税。

因为年初的时候,已经增加过一成。

四月大旱,八月后又是阴雨连绵,今年的收成并不好,赋税还要增加四成,这不是逼那些农民快点造反吗?

“陛下,万万不可呀……”

萧国公很着急,他没听到一点风声,这杨富就这样提出增加赋税,这可是大事,不像小孩子过家家。

一旦朝廷的旨意颁发下去,也不知道多少人家要卖儿卖女。

杨素心底一松,面色大喜,按照隋炀帝的性格,十有八九会答应他的提议,最后下旨增加赋税。

真要是那样,他就能得偿所愿!

“今年已经增加一沉赋税了,这在增加赋税的提议,众卿家就不必在议了,至于国


状态提示:第43章 拆东墙补西墙--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