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隋蛮>第55章 自以为是

“可以,天恩庄建大棚种菜事情,就由你全权负责,对了,那边可以驻扎一些军队,不要让有心的闲散人靠近,特别是杨氏的人……”

杨广想建自己的私库,顺便把大棚蔬菜给推广出去,开始的时候他没打算把利益和别人分出去。

所以象这样的大棚,他打算先遮掩着。

至少不能让杨氏一族的人知道。

而小六子那边,带着这一次卖掉庄子和粮食的五十万两银子见杨素。

脸上有些委屈。

“老爷,因为这批货太多了,许多人都吞不下,因为没那么多现银……”

小六子说到这里,又忍不住夸自己聪明。

“咱们的粮食和庄子,算是卖到了高价,我听说,别的府邸也有三个这样庄子,里面有上好的良田一千亩,成交的价钱和我们差不多,都说今年的年景好,粮食大丰收,所以不管是粮食还是庄子,都卖不起价钱来,这还好我见机快,要是在晚拖几天,说不定又要少而二万两银子……”

“哦,这么说买你那些粮食和庄子的买家是个傻瓜?他难道不知道那庄子都是荒地?或者是不知道,今年粮食大丰收?”

杨素扬起了眉头,看着那抬上来的一箱箱的银子,心情还是非常的不错。

这小六子办事看是靠谱的。

虽然银子有点少,但好歹拿到五十万两的现银,有这笔钱就可以去买盐了,那些盐的利润才是最高的。

所以杨素对小六子还算满意。

“那些布匹更是连问的人都没有,就是扔给那些布庄里,人家都嫌弃占地方,我实在是没法子,只能当成添头送给人家买主了,这样一共卖了五十万两,还是挺划算的……”

“……”

杨素在看小六子,总有些不舒服,摆摆手示意他下去。

这杨素并不知道,他们免费送出去当添头的那几匹布料,却是比那些粮食和庄子更重要,有了这些布,解决了萧山的大难题。

而且几车的布,如果按照杨广的

计划,他们可以建造很多个暖棚,有这些暖棚生产出来的东西,到冬天的时候,新鲜的瓜果和蔬菜,那都是天价!

比起那不要钱的添头,这些暖棚产生的效益会大的惊人。

可惜,这些杨素都暂时不知道,而小六子则领着命令,赶紧去盐井那边等待着出新盐。

说来也让人高兴。

这一次盐井那边的官员,不但没有敲小六子的竹竿,而且按照原来的盐价钱,比原来的速度快了几个月,不过短短一个月的功夫,就给小六子准备好了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的盐。

而这些盐里面,就有王朝贵一直盯着,用新法子煮出来的盐。

那些盐的产量可真高呀,原本一个盐井一天只能产出一千斤盐,但是用了那新法子后,一天足可以产出上万斤盐,而且全国盐井还不少。

这要是全部都用上这种新的产盐的法子,这每年产出的盐比原本产盐的量,几乎提高了十倍,十倍!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就是说原本大隋的盐给朝廷提供的赋税,虽然高,但是因为产量低,只能占据所有赋税的十分之一。

但是用新的产盐的法子后,这盐的价格要是不降低,光这一项,全国的赋税就直接翻一番,这对于天天叫没钱的大隋的官员来说,简直就是天下掉馅饼,直接能砸晕人的那种!

想都不敢想!

而王朝贵这些天吃住都在盐井上,因为他的地位高,在这盐井上,加上那小吏的帮忙,很快就建立了完整的煮盐系统。

看着白花花的盐,瘦了许多的王朝贵满脸的笑容。

“启禀王侍郎,杨小六的一百五十万的盐已经凑齐了,这是银子……”

有人来禀告王朝贵小六子的银子已经送来了。

而一百五十万两银子,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那足足有上百个箱子一字排开,几个钱粮师爷都在不停的对账,看银子的成色!

现场一片忙碌,在不远处更是有不少士兵守着这些银子。

盐井这边每年的银子都是由特定的护银队,直

接送往洛阳城,而像今年这样,一下子这么多银子,还是很少见的。

盐井这边上下都不敢大意,还特意让人写信去洛阳城,像兵部求助让增援一些人来,而且王朝贵还特意给杨广写了密折。

“银子清点入库交接,然后通知那些拿着银子等着盐的盐商们,这三天盐井上要清点,三天以后再放盐……”

王朝贵这意思就是,这三天就是拿着盐引都不卖盐出去。

这消息传出去后,那些盐商哀嚎一片。

他们太倒霉了,来这里等盐碰到杨家的人,只能等人家把盐都买光了,听说人家一次性买了一百五十多万两的银子。

这让不少大盐商心底都慌。

每年的产盐量其实有一定数量,今年这杨家的人突然加大了购买量,这就会让流通到大隋的盐会变少。

盐少了肯定就会贵起来。

这样就要越发多囤一批盐,可这王大人真是可恨,这边刚好等着杨家的人买完盐后,他们排队等着买盐,人家却不卖了。

要等三天。

莫非是杨家提前得到了消息,这盐要涨价?

而且,接下来就是梅雨季节,按照以前的惯例,梅雨季节的产盐量会降低一半的产量,那个时候盐产量低,但还不是最差的时候。

最差的是到冬天,那个是盐的产量更低。

没盐,那些大盐商急的都要


状态提示:第55章 自以为是--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