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民国之钢铁狂潮>第692章 围殴第二舰队(十)

东京,大阪,名古屋,横滨,北九州,以及濑户内海那狭长的地带上,汇聚了ri本从明治以来建立的绝大部分主要工业设施。截止到1933年前,ri本全国半个世纪的积累基本都集中在这里。

也正是这些新旧不一、不成体系但总体规模不小的工业基础,支撑了ri本从一个渔民为主的岛国迅速壮大成世界数得着的强大国家。

作为其狭长国土的主要命脉核心,这里部署了数不清的防空武器,以及从德国进口、自己山寨或者研究的雷达,昼夜不停的对准天空海面搜寻,一点不敢放松。..

尤其是在今天,出动那么多的轰炸机对中国首都投掷炸弹,想而易见会受到应有的报复,尽管按照内阁和海军陆军两部的参谋们判断,中国是讲道理的,遭到打击后首先会选择抗议,投诉之类的,贸然以国家身份出动打击,这个可能xing不太大。毕竟,他们不是帝国那么善于灵活变通嘛!

想法是好的,jing备却不敢掉以轻心。此时,全国主要城市都进入灯火管制状态,那些连夜加班生产武器装备的工厂,也尽量将外面的灯光关掉,空中巡逻机不时的提醒下边不注意的家伙小心一些,免得成为打击的首选目标。

如此一来,从天空或者高空看下去,整个ri本四岛居然黑漆嘛乌的几乎没什么亮光,这要是贸然抹黑来攻击的话,还真说不准能不能找到目标。..

只不过朱斌一出手,根本不是轰炸机,而直接是斩首千里之外的导弹!

几个大城市发电厂的坐标早都被输入到导弹的制导模块当中,加上太空卫星的双星定位校准,和自身的主动雷达搜索以及主被动红外光制导。体格庞大的“长箭”导弹从太空再入大气层后基本没有偏离太多。

特别是那些发电厂无法遮掩的冷却塔和高大的锅炉车间,尽管灯光关掉,往外散发的热量却好似黑夜里的明灯一般显眼!

以超过7马赫速度大角度扎下来的导弹牢牢锁定目标,末端制导的地形匹配让它准确的找到要打击的点,如同战神投掷的长矛一般从高空闪电般扎过去,洞穿百多米的冷却塔。或者十几层楼高的发电主体塔架,轰轰烈烈的爆炸!

全部填充了金属氢和晶态烷基炸药的高能战斗部足足一点五吨的装药,单弹头直接冲击穿透十几层的空心结构一直到底,爆轰的力量把整座楼齐根撕成碎片,高温高压蒸汽随之澎湃的四溢,直径数百米的大火球和上千米高的火柱形成蘑菇云,将城市照耀的昏黄闪耀,如同火山爆发般壮观灿烂!

十二颗导弹,清一se的高爆弹头。没有一发偏离目标,把预定的六座发电厂主体全部炸毁!

东京的内阁会议正在连夜召开,五相全部到齐不说,海军部、陆军部各大部门的主要人员全部到齐,除了天皇裕仁为假装不知道他们在干嘛而躲在隐秘的地方之外,主要的头脑全都来了。

来自出征轰炸编队的报捷电文刚刚念完没多久,呆在南京的间谍反复确认了成功结果,甚至将老蒋召开的大本营紧急会议的部分内容都弄了出来。

特别是老蒋宣称要用轰炸机投放传单鼓动ri本民众的事情。居然也给说出来了,整个ri本内阁听完这个顿时哄堂大笑!

首相近卫文麿的脸se尤为怪异。他不主张开战。但也无力阻止军人们胡来,只好稀里糊涂的跟着走,撑到那天算哪天。反正他都不想干下去了,如果有人来倒阁的话,他立马顺便辞职。

以他的立场,完全无法理解老蒋作为一个中国领袖。怎么会作出如此荒唐的决策。如果中国当真弱的不堪一击,那么这样搞或许勉强能提提气。可问题是,各种战场的胜利成果都太多了,首都被人轰炸这等奇耻大辱,随便丢两章传单能影响谁啊?只会让人嗤笑!

但近卫文麿还笑不出来。不管怎么说,对方都是要把轰炸机开过来的,到时候备不住有忍不下那口气的暗中丢炸弹下来,到时候帝国的面子上,须不好看啊!

东条英机却不管不顾,哇哇大叫道:“支那人的胆怯懦弱已经尽显无疑!我不明白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把他们看的那样麻烦,连一国的首脑都胆怯的好像鹌鹑,我们为什么不直接强硬的干掉他们?仅仅是出动五百架飞机太少了,我看应该用一千架!两千架!彻底打掉他们可怜的勇气!”

不少陆军军官轰然响应,扩大攻击的叫嚣此起彼伏。

石原莞尔冷冷的道:“为了五百架飞机轰炸成功,我们付出了一千架的出动和伤亡!甚至包括三艘战列舰和四艘航母,这样的损失比例,没有人关心吗?”

不是比例问题,是损失惨重!整个ri本能有多少个一千架飞机?几年才能造出那么多的战舰?一下子损失掉三分之一个联合舰队,数以万计的海军官兵死掉,上千飞行员玉碎,这样的损失,还能来几次啊!

这冷水泼的真不是时候,陆军们刚刚热乎起来的脑袋,还有海军部一直黑着的脸,都好像被劈脸来了一巴掌似的,个个火辣辣的不好受,更是令人无法容忍的难堪!

这种打脸太伤人了!按照ri本的民族传统,有问题可以背后隐晦的提醒嘛!这样不顾体面的提出来,简直不像话!

东条英机当即暴怒,跳起来瞪着他叫道:“石原!你到底是站在哪一边说话?!难道帝国达成如此重要的目标不值得庆贺嘛?!”

石原莞尔懒得看他,闭着眼拖长了调子道


状态提示:第692章 围殴第二舰队(十)--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