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民国之钢铁狂潮>第810章 解放东北(十)战定

这只是整个战场中的一个普遍存在场景,一如上村清太郎中将自我觉悟的那样,大局都崩坏了,徒留他一个人、一个师团的奋战,其实做不到改天换地,不过他总算是无愧于心,做到了战斗到最后一刻,死后必定是可以上神台接受供奉的---假如那时候,大日本帝国还在的话……。

整个辽河防线,曲里拐弯的平原阵地上,数以千计的大炮组成数百个大大小小的阵地,三分之一主攻,三分之一跟进打击,三分之一则负责反炮击和补射,在统一战场数据链的指挥下,进行的有条不紊。

上村清太郎和所有日军上层都无法理解,中国的炮兵到底是怎么做到如此变态的打击能力的,开火就意味着暴露并被迅速摧毁,这样的情况在战史上没有先例啊!

日军崇尚进攻,是从开始建立就已经确定的风格。操典上,几乎都围绕“进攻”在做文章,尤其是野战,那更是他们一直掌握主动权为特色,可偏生这连番恶仗,他们都被迫做防守的一方,各种不适应就没法说了。

关东军上下普遍对野战防御不熟悉,土工作业的水平虽然不错,奈何对方的火炮和飞机好像长了眼睛一样,不管怎么折腾都藏不住,再深的堡垒也能摧毁,简直令人匪夷所思啊!

其实不难理解,日军的战术装备几乎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一战时期,脑子里想的还是对付那个连步枪都凑不齐的落后中国武装,所以每次打仗,他们可以毫不在意的把大炮都提前布置好,对准对方辛苦构建多日的阵地一顿狂轰滥炸,然后在飞机、战车的掩护下小跑进攻。一路摧枯拉朽,省事,直接,有效!

现在正好反过来!日军在山野之间辛苦构建防线工事,一开战挨一顿铺天盖地的打击后,对方的直升机、俯冲攻击机、超远程大炮先定点拔除火力点堡垒。然后是装甲集群冲锋!

日军从上到下都挺苦逼的,他们的武器唯一能对付的,只是暴露在外的步兵而已,可偏偏对面的家伙们,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钢铁怪物,一路都是装甲部队在打头阵,步兵,还都是乘坐卡车和步战车的,不过是扫尾的角色。意图的大量杀伤,成了奢望!

此消彼长,光看到自己这边的伤亡,对方却安然无恙,不打击军心士气,才怪!

这是普遍的现象,非止一端,上村清太郎自问兵法不差。指挥也得当,奈何战略战术和武器装备全面的不合时宜。失败,只能徒叹奈何!

短短半个小时内,第24炮兵联队的所有有生力量被对方已远程大炮拔除,紧跟着一群攻击机贴着树梢过来,用机炮和火箭弹洗地,将三千号上下的士兵打得死伤惨重。才施施然离开。

正面战场,重装甲的坦克集群肆无忌惮的横扫平原阵地,把第24旅团的防御冲的支离破碎后,并没有急于攻打县城,而是转身横向穿插切割。截断日军的后路,再配合突进来的步战车与士兵分割包围,一块一块的吃掉、清理干净!

便在坦克的压阵之下,步战车提供密集火力支援,履带式、轮式迫击炮、火焰pēn_shè器等一起上阵,从远距离对坑道防线做精确清理,最后的步兵一个个穿着防弹衣带着防弹头盔,每到一处战壕,二话不说先一堆手雷砸进去,爆炸后再用突击步枪和轻机枪顺着壕沟扫射。

那些跟老鼠洞一样的据点洞口,则丢进去单兵云爆弹和催泪弹等玩意,再不然直接上火焰pēn_shè器冲,总之把里面躲藏的日军搞得受不了窜出来,迎接他们的就是疾风暴雨一般的子弹!

短短半天,辽中北部战场上的日军全部被歼灭!

上村清太郎从发出决战命令后,就安安稳稳的回到了地图桌前,端正姿势做下来,一边听旁边的人报告战况,一边在洁白的纸张上奋笔疾书。当24旅团确定被干掉的消息传来后,他手底下的文字也基本完成,抄起厚厚的一沓子中国产上等白纸,他的脸上出人意料的露出一丝淡定的微笑,点点头轻声道:“扫戴斯乃!原来支那军用的是这样的战术!”

那一叠纸上,是他精心收集开战以来的各种资料后,分析出来的中国部队战术总结,现在,凭着自己指挥的最后力量的实际较量,和亲眼目睹的整个过程,总算是搞明白了一切。

按照他的命名,这种战术应该叫做“纵深作战”。其核心要旨,就是以绝对强势的装甲力量和空中力量以及自行火炮力量三者合一,形成一个铁拳头,对准敌军貌似最强的防线之节点,以坚决而勇猛之姿势迅速凶狠的打过去!轰出一个缺口之后,利用装甲兵的快速优势一冲几十公里甚至更多,切断前后防线的链接,然后快速向两翼展开,配合后面跟进的机械化步兵分割包抄,快速的干掉前后失去统属的敌对力量。

这种战术不只是部队多了的大会战有效,其实在早起的长城山地防线作战时,中国兵团也是用的类似手段,不过他们每一股力量更小,有些甚至只有一个营,每次突进的距离不过三五公里的样子,但无一例外,都是如此。那情形,简直如水银泻地一样的蔓延,令人防不胜防---你无法确定他们的攻击焦点,因为每个锋尖,都可能是中心!

此种战术非常有效!但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完美执行的。其关键一点在于,作为攻坚破开缺口的拳头,是否足够有力,只要他们打不开,一切休提。

但很显然,中国人对这一点准备的十分充足


状态提示:第810章 解放东北(十)战定--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