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民国之钢铁狂潮>第822章 接战!伪装日军的三国王牌!

朱斌提前把战争形态往前推进了太多,引起的连锁反应便是,各国海军提前许多年真正确立了海军航空兵的重要位置,而不再有航母和战列舰到底谁为主的争端。之所以继续建造战列舰,要么是之前就定下的决策,另外则是出于某种巨舰大炮精神内核的影响,不那么容易彻底的去掉。

当然也有一些被朱斌给误导的成分,那就是这些年来,他三番五次的凭着超乎想象的防空能力,把日本海军飞行兵活活的折腾死了足足两代精英,让各国海军发现,只要防空火力足够密集,对付飞机还是很有用的!只要抗住了前期的轰炸打击,双方逼进之后,决胜负的,还是巨舰大炮!

应该说,这种想法也没有错。因为在双方的雷达都很落后,没有卫星,却都能以空军侦查的条件下,双方对阵,只要没有在第一时间突袭全灭对方主力舰,那么只要纠缠起来,彼此互相发现就成为必然。尤其在相互距离不过二三百公里的时候,缠斗过程中,足以让双方主力舰接近,那时候拼个你死我活,靠得还是看大炮管子粗和多啊!

错觉一旦造成,想扭转就不那么简单。如果没有技术跟上也就罢了,偏偏美国人跟着弄出来了近炸引信!一下子,就把他们广泛装备的127高平两用炮的防空能力直线提升,配合更多更密集的火炮,结果就让改进和新造的战舰,总体防空能力暴增五到十倍!

如此一来,当初验证的飞机密度,根本不足以干掉重型战舰!甚至在混合编队的状态下,多条战舰联合防空。甚至可以组成火力墙,从十公里外的距离就用大口径炮弹精确轰击,然后弹幕遮盖,威力十足啊!

如此矛与盾的纠缠仍然会继续下去,却让海军不得不两面加码,美国佬财大气粗。随便丢出点钱来就能全部换装,毫无压力。没有相关技术却严重缺钱的英国日本就没那么舒坦了,多造一艘战列舰都苦逼啦啦的。

正在全力推进的三国海军超级混编舰队,还不知道朱斌已经提前摸清了他们的底细,在作为旗舰的“北卡莱罗纳号”战列舰上,亲自带队出战的赫斯本德.金梅尔上将板着脸,桀骜不驯的气质溢于言表,犀利的目光让日本舰队司令南云忠一和英国皇家海军司令飞利浦中将感到身上沉甸甸的压力。

中国远洋舰队的在一次警告被转播到舰桥指挥室,金梅尔捏着烟斗当空一比划。淡淡的道:“将军们,你们应该知道,美利坚合众国以这样的方式出动,是冒着很大风险的!如果没有总统先生的特别关照,我甚至不会理财你们所谓的计划!作为海军,既然想要作战,那就堂堂正正的发出邀请,而不是这种偷偷摸摸的行为。说实话,我很不舒服!”

飞利浦中将保持英国绅士的典范。不过被这位以桀骜不驯出名的上将如此数落,心里头不是很痛快。

但没奈何,谁让大英帝国如今被德国人压得死死的,该死的德国海军编队居然一改历史作风,数十条战舰相互配合,拧成一股绳来搞破交。几乎把美国和其他方向开往英国的船舶给全部拦截,英国局势一日紧张似一日,全国的战时管制体系下,连国王都要节食了,这样的耻辱。海军首先就受不了。

但为了保证缠住德国人,派往远东的力量实在有限,能够独当一面的,也就是一艘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一艘无敌号航母、一艘反击号战列巡洋舰,外加四条新驱逐舰组建新远东舰队,简称“z舰队”,来配合作战。没错,是配合,因为无论是日军还是美军,规模实力都数倍于这个可怜的编队。

但即使是这样,出发之前,他们还是收到了丘吉尔热情洋溢的讲话鼓励:“先生们,我们要出去自找麻烦了!希望过不多久,就能听到小伙子们胜利的消息!”

首相先生诙谐自嘲的发言中,却带有十足的自信和鼓励,让呆在新加坡大半年的整个舰队上下爆发出一片激烈的欢呼声!

是的!他们真的是去自找麻烦!中国跟英国关系一直没有彻底破裂,哪怕朱斌公开要驱逐英国殖民者,取消租界,赶走随意进出的船只,但表面上的体面,大家都遵守的不错。

这一次,英国联合美日突然冒出来,只要战斗一开,一切的伪装都告于无形,以朱斌带领下激进的青年糙性,宣布敌对开战几乎板上钉钉。

再者,中国海军已经不是谁都可以藐视的软柿子,可是已经彻底击败了日本联合舰队,踩着世界第三爬起来的强大力量!甭管人家资历多么短,至少也是存在了半个世纪的(从北洋水师时代开始),历史也好,传统也好,一支海军的精神大略也能成型,加上那可怕的主力舰规模,谁说就一定好欺负?

如果这次作战失败了,那么接下来可以预见的,中国将豁出去跟三国在亚洲范围内展开正面争霸,想要干掉中国人,就必须拥有比他们强大的实力。但那真的是不简单,有一点可以肯定,英国在中国百年经营,彻底完蛋!

这真是个大麻烦!

所以明知道被讽刺了,飞利浦中将也不发怒辩解。

反倒是心高气傲的南云忠一,连续失败两次后脸皮也变厚了,当即低头鞠躬,恭谨的道:“嗨!我们给美利坚国添麻烦了!实在是不好意思!”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堂堂舰队司令鞠躬低头了,金梅尔再怎么桀骜不驯也不好上杆子继续抽,只是脸色仍旧不怎么好看,勉强点点头。


状态提示:第822章 接战!伪装日军的三国王牌!--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