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民国之钢铁狂潮>第1003章 热带惊雷(二三)包围!

按照朱斌的规划,除却当前已经稳固的中国边境线不谈,再抛开漫长的海岸线不说,最关键的问题在于,从缅甸到印度的交通线,和足足2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到底需要多少军队,才能够完成他理想中的包围呢?

以白崇禧的经验来计算,那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当前所知,英国人至少经营了四条通往印度的交通线,还有从孟加拉湾转运的海路---当前的联军相当部分的补给转运,都是从印度完成的,他们不是万不得已,才不会轻易的越过马六甲,到泰国湾来冒险。

那么,光是这一段区域,就不是十万人级别的部队能够阻拦的,朱斌,又哪里来那么大的把握保证这一切?列强别的本事不敢说,逃跑他们还是很有能耐的。

再者,联军如果发现进退无路的情况下,横下心来躲进宽广无边的热带丛林山地之中,想要把他们搜出来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困死?这就需要旷日持久,中国拖得起么?

种种疑惑,都让白崇禧等人实在想不通,朱斌哪里来那么大的信心。

只不过他们也不需要把问题问出来,朱斌用神棍般的口吻,无线狂热的宣称:“不需要担心任何事情,我既然有此决断,那就有必定能成功的手段。只要你们把当面的战斗掌握起来,剩下的,都交给我们的战略部队一体处理即可。”

……好吧。白崇禧是无可无不可的,今天取得的巨大成绩,不管是各种原因促成。他没有任何理由去抱怨,事实上,能够近乎兵不血刃的取得巨大的进展,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不知不觉中,整个战争的节奏重新回到朱斌的掌握中,按照他的意愿开始走向一个谁也预想不到的另类去向。

两天后,第一批空降兵部队按照总体指挥。从英帕尔平原的上空毫无预兆的冉冉降落。打头的,赫然是多次立下悍马功劳,曾经给了美国人巨大震撼的重装甲伞兵,以及拥有超高机动能力的伞降机械化步兵团。

以万人为单位,以空投武装geep车和步兵车。大量的重火力摩托为根基,配合身穿重型防弹衣的强壮士兵,从邻近东部山区的边缘地带趁着夜色成群结队的降落下来,等英军与他们控制的数万印度兵发现异常时,成建制的突击力量已经汇聚起来,在突然杀到的攻击机群掩护下。朝着广阔的平原地带,发起前所未有的凶狠攻击!

热带的人通常都比较懒散,尤其是印度人。从来都不为吃的东西发愁,哪怕在英国人的沉重压迫剥削下,按照种姓制度金字塔式统治的国家,奴性已经深入骨髓。即便是甘地这样的所谓英雄领导下的抗争,也都是“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按照一些人比较猥琐的理解,那就是,属驴的,不抽鞭子,丫的就不动弹。不拿刀砍他们。他们就不合作……这尼玛是不是犯贱啊!

理解错误?没关系,管用就好。大部分的印度兵都是打酱油的居多,真正爆发出激情和战斗力的还是极少数。在英国人大部分倾巢出动,到缅甸一些战场监督日本人拼命的时候,龟缩在后方看管辎重的那些家伙,平日里优哉游哉的,万没想到会遇到从天而降的可怕杀手!

这是一支经历过多次高强度战斗的英勇部队!在夏威夷,他们首先空降兵挑战数万美国大兵的防御阵线;在西伯利亚高原,他们冒着严寒深入俄国佬的心腹抢占城市;如今,他们重装上阵,继续挑战世界最强的国家和军队,勇敢而无畏的再一次身陷重围,用可怕的攻击力,给所有挡在前面的敌人,上一此毕生难忘的大课!

驻守英帕尔的英军和印度兵能够活下来的话,这辈子都难以忘记那挥之不去的梦魇!

寂静的夜色中,一簇簇的伞花在高空绽放,隐隐约约的运输机轰鸣声,只是引起一些应付差事一样的照明弹和高射炮的曳光,零零散散,根本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设置在中心地带的原始雷达天线,不知道什么时候都瘫痪了,看不到任何的信号,分散在山区把守通往缅甸公路要隘的士兵,还没等弄明白怎么一回事,黑灯瞎火的,就被一队队浑身裹满了装甲外壳的可怕敌人摸上来,搞死在被窝中。

天亮时分,一连串的据点被突袭占领,整个英帕尔地区的无线电通信被干扰阻塞,有限通信电线被割断,指挥中心不知道外围发生了什么事,遇袭的据点无法告知其他人,各个分别被击破,悄无声息的,被操控在袭击者的手中。

黎明,从四面八方汇聚来的上万伞兵幽灵一般出现在英帕尔的城市附近,一道道的防线给超高速的重装摩托在狂奔中突破,大量睡梦中的士兵惊醒后,目瞪口呆的看到大量的敌人收缴了他们的武器,然后调转炮口冲着城市中心发起疯狂的轰炸!

是的!他们根本就没有查宁或者获取补给的意思,而是纯粹的破坏!

英军得到美国方面的近乎无数的补给,在英帕尔堆积如山,驻守此地的一个师大兵,哪怕是天天吃撑了,几年时间都消耗不完,每一座仓库都塞得满满的,他们只需要发愁怎么运输到缅甸就好。

里面自然包括大量的武器弹药,以及各种口径的炮火。

而空降兵部队,搞得就是他们!疯狂的突击破袭下,一座座外围的炮阵地优先被攻克,随即大炮齐齐调转方向,在他们的操控下,冲着英帕尔城市和仓库区毫不留情的一顿狂轰滥炸!

当轰隆隆的爆


状态提示:第1003章 热带惊雷(二三)包围!--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