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重生汉末当天子>第五章 反对

天色已经完全暗下来。新丰城中,已亮起星星点点的灯火。

城中一座宅子的某间屋子中,几盏油灯一同将昏暗的屋子照亮。

几名年龄不一的男人聚在这里,其中一人正是伏完。

其他几人分别为,太尉杨彪、司徒赵温、侍中刘艾、黄门侍郎钟繇、尚书郎韩斌。

杨彪位于上座,其他人分成两列,坐于下方左右。

伏完按照刘协的指示,去联络值得依仗的大臣。所以将这些人聚集在一起,伏完觉得这些人都是全心忠于汉室、忠于刘协的。

杨彪看向伏完首先说道:“不知,执金吾将我等聚集起来,所为何事?”

其他人也都看着伏完。

伏完亦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今日完去拜见陛下,将我军即将击破郭汜叛军的好消息告知陛下,但陛下听了这消息之后非但没有高兴,反而满是忧虑……”

伏完将今天下午与刘协的谈话一一道出,听者众人随着伏完的话,脸上的惊讶之色渐浓。

伏完一口气将情况全部说出之后,屋子陷入安静中。

良久之后,杨彪首先出声:“谁又知道关东诸侯和二杨无董卓之心……”

杨彪明显是在自言自语,回味刘协所说的话,但是也率先打破了房间的安静。

声音一开,其他人便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

赵温道:“杨定和杨奉,一心护陛下东归洛阳。关东诸侯又曾联合讨伐国贼董卓。这都是忠臣之举,陛下应当是多虑了。”

伏完道:“不管陛下是否多虑,吾认为南下益州、荆州是可行策略。益州牧刘璋和荆州牧刘表都是陛下宗亲,定会全力辅佐陛下。依托两州力量定可以扫平司隶众逆贼,到时大汉可兴!”

伏完话音刚落刘艾便出声道:“但迁都乃是国之大事,怎可说南下就南下?此次陛下得以成功从贼人手中逃脱,还都洛阳,已是祖宗保佑。吾以为,实在不可再生事端啊!”

赵温紧接刘艾的话又说道:“侍中说得对。陛下突然想南下,定是脑袋一热犯了糊涂,执金吾怎么也跟着陛下一起犯糊涂呢?我等身为臣子,就当在陛下犯糊涂的时候,直言劝诫。”

“这……”伏完顿时语塞,不知说什么,其实是还没想好用什么理由说服赵温和刘艾。

先不说伏完是否也觉得刘协突然想南下,只是脑袋一热。他心是向着刘协的。

伏完语塞之下,将目光投向杨彪。杨彪与赵温同为三公,地位不在赵温之下。若是杨彪同意南下,这事就还有回旋的余地。

杨彪虽注意到伏完投过来的眼神,但却没发表看法,而是看向坐在末位的中年文士,说道:“元常,你对此事是何看法?”

元常,钟繇的表字。汉献帝得以成功东归,钟繇出力不少。这也是伏完把他视为可依仗之臣的原因。

钟繇应声起身向杨彪施礼说道:“陛下之担忧虽不无道理,但繇以为兖州曹操,乃是心向汉室,忠心大汉之人。今陛下东归洛阳,可借曹操之力铲平盘踞在长安的西凉军,进而中兴大汉。南下借助刘表和刘璋的力量只是多此一举而已。”

钟繇话音落,坐在他斜对面的文士也起身向杨彪施礼说道:“太尉,元常说得对。何况正因为刘表和刘璋都是陛下的宗亲,所以更应多加防范才是。”

这名文士与钟繇的年龄相仿,名为韩斌,一直与钟繇交好。在长安时,韩斌有同钟繇共谋让献帝东迁。

韩斌支持钟繇,钟繇并未多说。倒是赵温说道:“尚书郎此言有理。”

刘艾迎合赵温,同觉得韩斌说得在理。

伏完皱眉忙道:“司徒和尚书郎所言未免太过了吧?如今正是国难之际,刘璋和刘表身为皇室宗亲,又怎么会不顾大局对陛下不利?”

韩斌看向伏完眉毛一挑朗声说道:“当年关东诸侯起兵共讨国贼董卓,荆州与益州便未出一兵一卒,如今又怎能确定他们到底是作何打算?”

“这……”伏完再次语塞,他对刘表等皇室宗亲没有起兵讨伐董卓的原因,基本不了解。

这时候,杨彪突然出声:“陛下如果执意南下,只怕会动摇大汉根基,所以吾也不赞同南下。只希望陛下只是一时脑热,才生出此想法。郭汜叛军既然已经被击破,明日吾便向陛下建议,立刻启程东行。”

“太尉……”伏完看着杨彪,皱着眉头。伏完现下非常焦虑,因为刘协交给他的任务,看来是没办法完成了。

如今杨彪与赵温都不同意南下,而朝中的公卿大臣如今大多都以他们两人为首,所以多半也不会支持南下。

伏完更加觉得刘协南下的计划不可能实现。

赵温见伏完这样,便对他说道:“执金吾也当多多劝说陛下,让陛下打消南下的念头。”

“但是……唉……”伏完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毕竟他也不具备,单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说服杨彪等人的技能。

顿了一下,伏完只能接受现实,他说道:“既如此,吾就这么回去向陛下禀报了。”

杨彪闻声点头道:“若执金吾不能说服陛下,我等也一定会劝诫陛下。”

听了杨彪这番话,伏完突然想起刘协的嘱咐。他忙说道:“陛下嘱咐过,南下之事除了我等之外,不能再让其他人知道。所以请太尉切勿张扬。”

杨彪闻声眉头微皱了一下:“吾心中自有衡量。”

杨彪声音落,伏完想说什么却没来得及说出口,就又听杨彪说道:


状态提示:第五章 反对--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