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最强区小队>第六百零四章 水遁伤情

“嗵嗵,嗵嗵,嗵嗵嗵——”密集的炮击声震颤四野,胡大康快反大队百多门炮,一致发起打击。炮弹落处,屋倒墙摧,硝烟弥漫,活埋了不少鬼子兵。

“命令近藤大队,必须要死守住战线。擅自后撤者,杀无赦!”尽管已经得到了松本进的电报,知道会有过来接应,但镇目武治大佐还是悬着一颗心:能不能挡住八路军的进攻,为水上大队争取时间,尚不敢保证呢!——今天的土八路也是玩了命了,一上来就是猛烈的炮群轰击,欺负皇军的飞机没法参战呢!

不错,这是一个阴雨菲菲的深秋日,浓密的铅云里,居然还不时亮出一两道闪电,那低沉的轰鸣声似乎在呼应着炮击声,让人心惊肉跳。这样的日子里,飞机是没法起飞作战的。这也是天时在凑巧帮忙,没了空袭,让进攻的八路军少了一层顾虑,打得格外顺手了。

“命令,组建挺身队,我们一定要撑住这条战线!”近藤中佐看了看四周低头不语的军官们,提出来残酷的命令:挺身队,也就是支那人口中的敢死队,不惜以命相搏的死士。一连问了三遍,近藤中佐有些不高兴了:“怎么?难道还需要抽签决定吗?”

仗打到现在,不用说这些军官了,即便是任意一个士兵也知道失败是在所难免了。提心吊胆的艰难了好几天,吃不饱,睡不好,体力透支严重,精神也处于崩溃的边缘了。即便不是为自己作想,也得为手下的士兵们考虑考虑吧!空着肚子做挺身队,委实差强人意啊!

抽签的结果,是一个剩下大半的小队担负起责任。相对于整个联队的战损比,这个还剩下27个士兵的小队,还算是不错的。

“屋嘎撒——,撒有哪啦!”一行倒霉的鬼子兵额头扎着月.经头巾,齐齐向东南方向跪下,泪流满面的呼喊着。每人六枚手雷,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冲进八路进攻的队伍里,与敌人同归于尽。所以,这最后的诀别仪式还是挺悲壮的。

“杀呀——!突突突,哒哒哒——”二十分钟的炮击后,正东面的突击团率先发起了冲锋:在重机枪的压制支援下,一队队战士边跑边射,逐步靠近了鬼子的战线。

“勇士们,为了天皇陛下,板哉——!”挺身队的小队长起身狂呼着,拔掉了手雷的拉环,就等冲进敌阵,敲击爆炸了。

“啊呀,小鬼子的人.肉炸弹!快,不能让鳖孙的过来!”带队进攻的一个排长,看到癫狂红眼的27个鬼子敢死队,哪里还能镇定?挥手狂呼道:“弟兄们,上啊!抓住狗日的,和他们拼了!”

呼啦啦,三十多个干部战士冲出大部队,一盯一的拦截鬼子敢死队。勒脖子抱腰的,迎面一把抱住滚在地上的,哥几个协力按住鬼子手脚的......总之一个目的,必须把鬼子拦在半道。

“轰隆,轰隆——”一团一团的爆炸接连不断,几乎是一比一的搏命交换,让鬼子的这次挺身行动,基本白瞎。

“全部退守村庄,阻挡支那人的脚步!”挺身队的作用还是被近藤中佐利用起来了,他进一步收缩了部队,整理了战线,依托占据的小村庄继续顽抗。

......

“龙二,给你三个小时,你要是拿不下桂树湾,俺可是要换将的!”前敌总指挥谢大柱把电话打到了突击团团部,语气很是不客气了。突击团,突击团,你突不进去还能叫这么拉风的名字?面糊团么!

“哼——,副指你就瞧好吧,俺保证两个半小时拿下这鸟树湾!”龙二憋了一口气,语气冲冲的对三个营长喊道:“全大队的炮兵都给俺们了,俺再联系他们轰一把,再打不进去,你们自个儿看吧!”

桂树湾一战,被誉为最激烈的一战。突击团最后花了两个小时五分全歼了这五百多鬼子,自身损失也达到了三百多。后来被纵队长陈龙狠狠的批驳了的:敌人都被捂锅里了,何必急在一时?慢慢用炮火磨也磨死了啊!

尤其美中不足的是,最后村庄里查到的最大鬼子官只是一个少佐,大队部的一干官佐全部脚底抹油溜走了!

.....................

时间退回到两个小时前,猫耳山阵地承受了松本旅团剧烈的炮击。百川联队再次集中兵力发起冲击,与守军一次次的恶斗在一起。

就在这混乱的战斗中,池田船队趁乱溯流而上,在四艘巡逻艇的护卫下,十二只机帆船冲破了中条河上简易的木桩阻挡,突入了包围圈。

镇目武治大佐还算是有良心,命令三个大队所有小队以上官佐,务必立即赶到砂石码头参加紧急会议,所有防御要求指定负责的官佐指挥——一个死命令就是必须死守三个小时!

“咔咔,最多只能运送四百人,不能再多了!”池田一口回绝了镇目武治大佐要求他运送伤兵的命令。说实话敌人的炮弹都能落在码头门口了,哪里还能答应再来跑一趟的要求?池田立功升官的心思是热切了点,可也得有命去承受吧!

“八嘎,我们怎么能丢下伤兵不管?”镇目武治大佐对池田这家伙怒目而视——海军的马鹿果然是冷酷无情!

“咔咔,请您先一步带着官佐们上船吧。有你们在,至少225联队还有架子在,稍加补充兵员,就会具备战斗力的。”跟随来接应的松本旅团参谋长濑谷荣一不好把话说的太难听,点拨道:“请多多替长野阁下考虑吧,他......真的很担心225联队的!”

“呼——”镇目武治大佐沉默良久


状态提示:第六百零四章 水遁伤情--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