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中王纵队谋算着张小浪的伪军部队,那边冈村宁次可是按捺不住了。没办法,大本营催的紧,根本就不等他布置完善就要求他出兵。不过冈村老鬼子可不是个冒冒失失的小毛头,面对第一战区蒋鼎文、汤恩伯部8个集团军超出30万军队,他可不希望打成个僵持胶着的夹生仗来。那样太有损他冈村大将的威名,所以他必须集中能调动的全部兵力,狮子搏兔,一口气打垮支那军的一战区部队,突破黄河防线,实现“一号作战”的开门红!
这边日军忙着调兵遣将,集聚物资,策划作战计划细节,甚至各路大军都开始派出小股侦查部队探路了。真真是对一战区形成了泰山压顶、阴云密布的战略重压。
而反观中方的准备呢,却是不堪的很!
上回书说到一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早已腐化堕落,再也不是昔年北伐路上的飞将军了。但第一战区的弊端还远不止于此。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汤恩伯,是老蒋黄埔系的得力骨干,与司令长官蒋鼎文看不对眼,一个不服一个的,各拉各的弦,各唱各的调,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面对庞大的日军强敌,这哥俩根本就没有大敌当前和衷共济的胸怀,简直是把委座“精诚团结、和衷共济”的友爱精神抛到了九霄云外!
本来面对日军的庞大兵力就是相对弱势的一方,再加上思想上根本就没有重视,那么一战区的作战结局就是尚未开始就已经决定了的——必定是在日军强悍的攻击下,溃不成军,一败涂地!
但是出乎全国人民预料的是,这个一败涂地,实在是涂地的太不像话了:自1944年4月17日至6月19日,号称国.军精锐的“汤军团”被揍得毫无还手之力,“飞将军”成了逃跑的“飞将军”!居然创造了豫中37天连丢38城的败绩,简直就是一触即溃的大惨败!
实话实说,此时凭借一战区的实力与部队战力,是挡不住日军发起的这次有预谋、有准备的攻击的。毕竟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战略僵持,国民政府也几乎耗尽了所有的资材,各部队均存在武器严重不足、士气低落、训练底下的问题。也就是说。一战区落败是意料之中,可以理解接受的。
毕竟日军谋划准备了许久,又集中了15万精锐部队,尤其是一马当先的日军战车第3师团,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对于严重缺乏攻击装甲部队的中**队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般无解的存在。在一马平川的豫中大地上,面对敌人呼啸来去的坦克、装甲车,寒酸的中国士兵唯有组织敢死队,身上挂满手榴弹去拼命。可训练有素的日军战车第3师团,不仅有两个战车联队(战车13、17联队),还拥有机动步兵第3联队、机动炮兵第3联队、机动工兵联队、速射炮队等,步坦协同战术很是熟练,让中方士兵即便是想拼命也很难碰到战车,抵抗效果不是一般的差!
应该说,日军这一次的战术使用是极为先进的,是日本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投入一个完整战车师团参战。日军第3战车师团出动坦克255辆,其中大部分为97改进型战车。另外还有部分95式豆战车,老式97式战车和装甲车。
另外,日军在战场机动力也远远优于中**队,15万日军配备有6100辆卡车,平均不到30人配备一辆卡车,军车与人员比例甚至绝不低于德意两国的非洲军团,拥有较强的机动力。日军十几吨级别坦克非常适合当时的中国道路交通情况,直接一路穿插挺进,执行包抄封锁的战术意图。
在日军初期的攻势中,国.军官兵对日军突然采用战车集团冲锋的事情感到十分突然。85军直属炮兵营当时正在自登封向临汝转进中,途中官兵纷纷议论:“以往鬼子的坦克车都是用来掩护步兵攻击,从没听说过单独集合这么多坦克车来打冲锋,而且又冲得这么远,真是怪事!”该营第二连观测员以前听过自德国留学的邱清泉将军讲解过德军的闪电战术,他说这就是”邱主任讲的机动与火力密切配合,就是闪电战术,“也是现下最时髦的战术!”
而且小鬼子鬼的很,完全是把这支破锋尖刀部队当杀手锏来使用的:日军对该师团参战的消息严格保密,即便在12军召开各参战师团长会议上都没有公开宣布有战车部队参战的信息。4月17日晚,战役开始;但4月20日夜,秘密集结在新乡的日军战车第三师团才开始经过修复后的黄河铁桥南下。为了保密,日军全部在夜间渡河,渡河后的战车部队隐蔽在黄河铁桥南平汉路以西氓山各山坳中,隐忍不发!一直到4月29日,整个“豫中会战”打的最惨烈的许昌保卫战打响时,第三战车师团才奉命突击,迅速切断中国守军的联络,协助第37师团攻破许昌城。
本书这么说当然不是为了汤司令来洗地,而是想让读者大大们心目中有个真实的实力对比,体味到当年中日之间的国力差距,真正理解什么叫落后就要挨打的悲凉、无奈局面!我们且不说**八路军、新四军凭借着更原始、更落后的武器,甚至是冷兵器,都顽强坚定地和侵略者搏命。就说这次会战中的“许昌保卫战”,也是打的可歌可泣、悲壮英勇的:
南门守军新29师,面对日军天上飞机轰炸,地面坦克冲击,毫不畏惧积极利用老祖宗留下的城垣工事,和鬼子反复拼杀,数度展开激烈的白刃战,逼退敌军。从下午三时一直打到深夜兵疲力竭才奉命撤离。像如此拼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