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东晋小军将>第四十二章 平面玻璃

章道看着越来越近的船队,心中甚是高兴。自从去年秋开始,一品汇的胡掌柜向他订购了大量的药材,像是丹砂、汞、矾油、芒硝、胆矾、雄黄、碱灰、白矾、磁石、硝石、砒霜、炉甘石和马钱子等等,要的批量都甚大,而且都交付了定金,这几个月赚的钱比过去几年都多。一品汇要的很多药材都不容易搞到,多亏了他在这行浸淫多年,才有这么些门路。

今日到的是锡、丹砂和汞,这东西有毒,也不知道胡掌柜的要来做什么。

船只靠岸,章晋跳下了船,向父亲走来。

“一切都还顺利吧?”章道关怀到。章晋是他的长子,今年二十岁了,这几年开始替他走南闯北的进货,一直没出纰漏,算是已经入行了。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接替自己接手家里的生意了。

“顺利的很!就是他们要的量太大,一时备不齐,就在那里等了几天。”章晋笑道,“这里面不少东西有毒,也不怕别人偷了去!”

章道拍了拍儿子的肩膀,笑道:“不用卸货了,直接拉到刘家的工坊去,那里有人接货!”

章晋瞪着眼道:“那钱怎么办?还没付余下的钱呢!”

章道笑道:“当面交付。给刘家做生意就这点最好,从来不拖欠!快走吧,中午到宴喜楼给你接风!”

听到刘颂派人来说,期盼已久的原料已经卸货,刘牢之非常高兴。玻璃作坊的锡槽生产线早就修建好了,一直等着锡来下料,制作浮法平面玻璃。比起玻璃摆件和玻璃瓶,平面玻璃的用途更广,对人们的生活影响也更大。现在的木制窗户都透着风,到了冬天需要糊上纸,弄得屋里黑乎乎的;镀银玻璃镜的清晰度是铜鉴无法比拟的,更将会让广大爱美人士疯狂!刘牢之草草地和范进商量完评书话本,便带着人直奔玻璃工坊。

玻璃工坊如今已经有多种玻璃烧制出来了,从普通的钠钙玻璃到耐热的硼酸玻璃,再到透光最好的石英玻璃,应有尽有。制做平面玻璃有很多种办法,比方说压延法、提拉法等等,刘牢之让师傅们都试过,都能够做出来,但是玻璃表面的光洁度和透光性能一般。虽然在何增等人看来已经非常好了,但是对追求更高的刘牢之来说,效果是不令人满意的。

所需要的锡在其实在买铜铁的时候就已经买了一些,不过量不是很足,今日除了补齐锡的量,也有混淆物料的想法。现在有不少人在刘家的工坊外面探头探脑的,令人防不胜防,玻璃工坊的锡槽刘牢之便对外称之为汞槽。如果到时候有人用汞液制作浮法玻璃,将会造成很大的事故!

刚到工坊门口,刘颂便就带着玻璃工坊的管事何增等在那里了。两下里行过了礼,何增便领着大家往玻璃工坊预备的锡料槽走去。

还没进玻璃工坊,刘牢之便见到工坊旁边的一个小房间里,有几个人在那里磨东西。刘颂见刘牢之停下脚步,盯着几个人在看,忙解释道:“郎君,这是刚来的玉匠,在那里磨一些翡翠原石!”

“玉匠?”刘牢之愣了下,他是跟毛氏提过要玉匠,没想到已经送过来了。

“是,胡掌柜的把人送来的时候说,是毛氏送来换东西的,他们的身契也一并送了过来。”说着,便露出了为难的表情。

“怎么了?这个表情?”刘牢之奇怪的问。

“郎君,这些人是一品汇拿东西换的,这个价钱我们怎么结算?”刘颂问道。现在刘氏的工坊做出来的东西都有出厂价,一品汇只是负责贸易,两者之间是要结算的。每年各个产业之间的盈利是单独结算的,管理人员的分红也不一样,类似后世的分公司,是以刘颂要问清楚。

“交换的时候不是有约定的价格嘛,就照那个就行了!”刘牢之笑道。

刘颂点了点头,没在说什么。

“走,先进去看看!”说着便领着众人往里进。

进得门来,刘牢之看得清楚,屋子里面一共五个玉工,前面的筐里有几块儿玉料原石,三个年轻些的玉工正在磨玉料,还有两个在检视玉料。去年换红糖,有来自荆州、川蜀一带的商家用来自西域的玉石作为货款,一品汇颇收了一些。之前没有玉工,只能闲放着。

玉工们见有人进来,里面还有工坊的主管刘颂,忙上前行礼。

中国玉器的加工,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红山文化,当时玉石的加工主要是以石攻石,利用锐石打凿、刻玉、划线、磨玉成形,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后来人们采集或用硬度大的岩石制成“解玉砂“用来琢玉,利用石器、兽牙、木杆、骨片、绳线、皮革配合解玉砂进行钻、锯、磨、使玉材成形,这是史前玉器加工的主要方法。

用转动的砣轮加工玉是一大进步,而原始砣很可能始于良渚文化时期。人们用手拉弓弦(后用脚蹬)使砣轮转动,砣轮用石材制成,做成不同的砣头配合解玉砂进行琢玉。商代有了铜,铜制砣轮强度不大,自身容易磨损,做出的沟线浅而宽,断面多呈半圆形。西周末、春秋初有了铁,铁砣坚硬,能够做得薄而锐,提高了加工精度。可以刻出细细的线条,深深的沟。铁砣一直使用到民国初期,这种加工玉器的方法俗称为老工。

老工的工序如下:捣石、研浆(或采集自然砂)、开玉、掏膛、上花、琢玉、磨玉、打眼、上光。用人力和铁砣,转动速度不快,靠解玉砂磨玉,材料与设备同时磨损。


状态提示:第四十二章 平面玻璃--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