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青春校园>武布中华>第1224章出兵西域

乾朝和准格尔汗国趁着开战之前,各自拉拢着青海、乌斯藏等地的蒙古和藏人部落。

对于乾朝而言,只要这些部落不插手即可,可对于准格尔,则希望这些部落,同他们一起与乾朝作战。

很显然,准格尔除了与这些部落,同属蒙古一系外,在拉拢时,优势相当不明显。

就在僧格派遣出使者,出使乌斯藏和玉滋时,乾朝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时间到一六五九年隆武九年正月,西征军团所需要的粮食、草料、军械、军饷都已经送到关中。

此外,第一批前往西域屯田的军户,也抵达长安。

汉武帝征匈奴,中原大地上,到处都是运输物资向北的百姓,几场大战下来,击败了匈奴,可却也打空了国库。

准格尔无法与匈奴相比,不过他的距离却更加遥远,乾军的后勤压力,不比汉军轻松多少。

从去岁下半年开始,乾朝就从湖广、河南调集钱粮和物资,汉江边都是拉纤夫的汉子,运输船在河道内连成一串,络绎不绝。

在河南进入潼关的道路上,则是骡车、独轮车,遮道而行,场面极为壮观。

长安城外,高欢骑马驻立于山头,身边跟着孙传庭、高杰等人,看着眼前的一幕。

“这次抽调的民夫,以未婚配的青年为主,去了后,便直接组成军屯,就地屯田,可以节省返回所需要的粮食。”孙传庭只着队伍,解释一句。

这次运送粮草和辎重的民夫,都是响应乾朝建设边疆的年轻移民。

这样一来,乾朝就可以两件事,合成一件,不用再大举征调民夫了。

这些青年主要来自人口稠密的湖广,他们并非以家庭为单位整体迁徙,而是鼓励那些人丁兴旺的家庭,派出一两个儿子,参与西域建设兵团。

高欢微微颔首,“堵胤锡这个策略很好!如果一个地区的百姓,或者整家迁徙,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他们在家乡有宅有地,不愿意去开发边疆,不愿意从头开始,朝野强制迁徒,肯定引发不满。”

孙传庭附和道:”是啊!堵议政利用,每户分家后,兄弟之间的土地,会比父辈少,鼓励家庭中派遣一人,情况就不同了。”

高欢道:“湖广人口众多,土地国有后,严禁土地买卖,人均土地并不多。一个家庭,儿子一多,等分家时,土地就不够用了。这个时候,家庭中让一两个儿子,参与建设兵团,留下的儿子就能分得更多土地,百姓便能够接受,甚至鼓励自家孩子参与边疆的建设。”

孙传庭对于堵胤锡的政策,也比较欣赏,“堵议政真乃宰辅大才。”

高欢深以为然,这或许是今后,前朝解决人口资源问题的一个思路。

现在天下太平,各省人口增长,老子分二十亩地,有两个个儿子,今后每个儿子就剩十亩,再往下去,百姓分得的资源越来越少,就会越来越穷。

届时工业发展起来还好,能够吸纳一部分农村人口,缓解农家人均田地过少的压力,若是工业没发展起来,那天下必定再次陷入动乱。

因此将人口密集区域的人口,以分地为由,向边疆地区迁徒,或许是个缓解危机,为工业化争取时间的不错方案。

这种情况下,父母希望儿子以后能过得好,支持他去边疆分地,开枝散叶,自家兄弟为了能够多继承土地,也会支持自己兄弟往外走。

高欢原先还担心,百姓抗拒迁徒,没想到堵胤锡把事情办得这么漂亮。

高欢笑道:“不过,这批过去的都是青年人,且以未婚的为主,要是让他们在西域扎根,小伙子们的个人问题,朝廷必须帮忙解决。等朕收复了西域,朝廷还得鼓励十余万妇女,支援边疆建设啊。”

高欢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自己真是天下最好的皇帝,不仅给年轻人解决吃饭的问题,连对相都解决了。

……

时间到正月下旬,长安周围,已经集结了五万乾军精锐,其中步军三万,马军一万五千骑,炮兵、辎重兵五千人,此外还有十万民夫。

另外,在河套地区,还集结了三万归汉军,也就是新八旗。

多尔衮上书,声称“八旗”是个可耻组织,“八旗”的身份也让他和不少归化的女真感到耻辱,让他们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曾是个可耻的八旗。

他们想做大乾的子民,所以请求朝廷废除“八旗”这个可耻的番号,将新八旗改为归义军。

高欢看了奏疏后,觉得用八旗这个称谓,确实是在不停的提醒,那些已经归顺乾朝的女真人、蒙古人,不断的记忆起他们曾经的身份,不利于民族融合,所以同意了多尔衮的请求。

不过高欢觉得归义军,这个藩号比较神圣,让新八旗用归义军的藩号,有点侮辱西北孤忠了,所以改了个字,叫归汉军。

乾军这边这么大的动作,自然惊动了准格尔汗僧格,他探知乾军在关中大规模集结,一面告诫司马依和驻守叶尔羌的蒙古军队坚壁清野,严防死守,一面继续火速向周边蒙古部落请援,陈述唇亡齿寒的道理。

隆武九年,二月初一,正月刚过,高欢便在长安誓师出征。

大军在长安西郊设坛,高欢亲自诵读由议政院议政陈子龙操刀的《伐不臣复西域檄》。

在檄文中,乾朝一是痛斥,准格尔不服王化,刺杀乾朝皇帝,二是强调,西域之地,自汉唐以来就是中原领土,最后陈述准格尔在西域的暴行。


状态提示:第1224章出兵西域--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