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军事历史>大秦工程兵>第213章 尚在谋划

杨端和会这么分配兵力是合理的。

秦军用于攻楚的一共有二十七万人。

其中十万是杨端和带领的秦军,另十万是蒙武带领的秦军,剩余七万则是沈兵带领的大梁军。

三支军队毫无疑问是沈兵带领的大梁军最弱,就算是大梁军有狼筅有鸳鸯阵也不例外。

尤其狼筅更适合野战,到了攻城时……抱着这一根毛竹而且还是带着枝叶的毛竹只怕连攻城梯都爬不上去。

再加上大梁军又没有配甲,防御力又减一分。

于是不用多想,分别由蒙武攻城父而杨端和所领的主力则攻汝阴。

沈兵的大梁军自然就用于二线。

然而却没有人知道,沈兵心里其实有另一套计划。

在这套计划里,大梁军及黑甲军才是主角。

项燕这边,他总算是赶在蒙武大军赶到城父前将曹州兵拉回防线。

另一边江东八千子弟兵及一万水军也适时赶到,项燕当即着手在汝水一线布置防线。

汝阴在南城父在北,两城相距两百余里,其间由汝水相连在寿春以西形成一道天然屏障阻挡着秦军。

项燕一赶到城父,马上就对水军进行改革。

他对领军的项伯说道:

“所有战船都装上拍竿并抓紧时间训练,务必要在数日内学会使用。”

“另外,在汝水东岸增设弓弩手及投石机,秦军所用配重式投石机!”

项伯应了声就去心急火燎的带人去布置了。

项燕的安排是没有问题的。

这道防线的漏洞并非汝阴也非城父。

因为汝阴与城父两城经过楚国数十年经营已坚若磐石、固若金汤,何况楚军兵力还在秦军之上,且有更多的操作空间。

便若之前所言,秦军一路占领城邑必定兵力不足。

项燕甚至都准备好一支数万人的骑军随时准备突袭秦军补给线。

在这情况下,秦军或是死攻汝阴或城父,必定只有损兵折将一个结局……

汝阴、城父两城与其它城池不同,这两城均是以汝水为护城河,秦军若要攻城便得跨过汝水。

如此不但兵力不易展开还极易为楚军反击。

项燕也考虑过秦军是否会像水淹大梁一般水淹两城。

但这一点几乎不可能,因为汝水上游在楚军手里,秦军无法筑堤蓄水。

反观楚军,其两城却可以沿水路互相增援互为掩护。

所以,楚军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秦军以无敌水军也就是沈兵的黑甲军攻破汝水断了两城的联系再各个击破。

这也是项燕调来江东一万水军的原因。

这一万水军可不是楚国一万水军可比,且其战船上还装有拍竿,再加上岸边又有大量投石机和弓弩手掩护,谅那黑甲水军也无用武之地。

项燕考虑的这些还真是那么回事。

黑甲水军更适合打的是水战,也就是两支水军对阵。

就算是江东水军上阵也不一定能讨得了好,原因是黑甲军有车轮战船。

车轮战船的好处就是速度快,而战场上速度往往可能决定胜负。

因为从相对运动来说,若一方速度快另一方速度慢,几乎可以认为是两者速度求差之后,速度慢的一方静止不动。

于是速度慢就只有被动挨打,到时车轮战船可以很灵活的绕到楚军战船后部拍竿死角处再靠近发起攻击。

问题在于楚军还在岸边布设了投石机和弓弩手……只要车轮战船一进入其射程,就会遭到多方位的打击。

这与其说是水战还不如说是抢滩登陆战。

所以即便是沈兵的黑甲军再加上车轮战船也讨不了好。

好在沈兵从一开始也没打算这么做。

此时的项梁已将部队驻扎在汝水,然后奉命轻骑亲往寿春汇报战况。

这是项燕的命令。

按说临战将军不得离开驻地,但项燕却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为此时楚国内部意见还不统一,各贵族依旧各自为阵拒不出兵。

项燕派项梁去寿春,正是为了说服一众贵族并给他们一些危机感。

项燕这一着是下了心思的,因为项梁打过一场败仗,甚至右臂还有道箭伤……这一路风尘又是伤又是血的往那殿内一站,立时就有了战争的紧迫感。

项梁在一众衣冠整洁的大臣中向楚王负刍报告道:

“大王,大将军遣末将还都禀报:因淮南诸军尚未尽数抵达,不能还都与会。”

“敢请大王立即派谴得力大臣,向汝阴、城父两地输送粮草。”

“并着力筹划大军兵器箭镞!”

楚王负刍有些紧张的问了声:

“据闻……我军先败一仗?”

项梁倒也不回避,大大方方的回答道:

“正是,末将乘夜带兵偷袭秦军。”

“不想秦军却以毛竹结阵阻我攻势,我军折损三万余人。”

这话立时就在殿内引起一阵哄动,贵族们更是脸色煞白。

这项梁的本领他们是知道的,项氏子弟个个擅长用兵,其中又以项梁为最,这也是项燕命项梁独自驻守的陈城重地的原因。

然而,项梁领兵偷袭秦军,居然能让秦军打得大败而归……这秦军是厉害到什么程度?

项梁没有细说原因,更没有辩解。

其实这也是项燕交待的,就是要吓他们一吓。

贵族们原本的心思还是:说不定项燕带着楚王负刍这三十万兵就能挡住秦军,那么他们这些贵族却无需耗费一兵一卒就能坐享其成。


状态提示:第213章 尚在谋划--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